25%~50%的健康人口腔、、消化道可带有念珠菌,但不发病;而非致病性念珠菌,在某种条件下,可转化为致病性的,故有人称念珠状菌为条件致病菌。在幼儿雪口病、托牙性口炎、口角炎、念珠菌性白斑病和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患者中,白色念珠菌的检出率分别为84%、69%、77%、84%和100%。
1.病原菌的毒性和类型
白色念珠菌为一卵圆形芽生酵母样菌,在培养基、组织中和分泌物中均能产生假菌丝,本菌为革兰氏阳性,2~3μm×4~6μm,延长的芽生细胞极似菌丝,故名假菌丝,假菌丝在结节处形成芽生孢子,有时在末端形成厚壁孢子,酵母菌属均不形成真菌丝。
念珠菌毒性的强弱,取决于毒性物质的代谢产物。在消化道或内寄生的酵母型念珠菌并无致病性,而当它发育为菌丝型时,才有致病性。白色念珠菌的毒素具有相当于的磷脂酶-A型的活性,以本菌的混悬液注入动物静脉中可致死。因此,病原菌的毒性和类型,与疾病力有密切关系。在健康带菌者中,唾液含菌量低于200/ml,因此,一般镜检法不能直接查见涂片中的病原体。
白色念珠菌病
白色念珠菌对口腔粘膜上皮有较强的粘附性,这是它致病作用的“立足点”,此种粘附性依靠上皮细胞表面的甘露糖甙蛋白部分,作为细胞的表面受体而发挥其粘附作用,因此,可破坏糖甙蛋白或相似结构物的都能遏制粘附的发生,这对探索新的治疗药物提供了一个途径。
2.宿主的防御功能
人类血清中含有一种抗真菌的成分(血清因子),能遏制白色念珠菌生长,在新生婴儿(1~3个月)体内就存在,但较母体为低,6~12个月时可达到水平。故半岁前,特别是未满月的婴儿,最易罹患口腔粘膜念珠菌病。此外,人体内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也有消化及杀灭白色念珠菌的功能。
3.药物及其它因素对机体防御力的影响
皮质类固醇激素(SH)的滥用,常引起念珠菌感染,SH能减弱网织内皮的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减少抗体形成;另一方面SH又能增加真菌活动能力,增强真菌的毒性,免疫遏制剂和抗代谢药物都有上述性能,因而造成了真菌繁殖扩散的条件。
广谱抗生素可造成菌群失调(如口服四环素20天以上,可有2%~3%的患者发生菌群失调),破坏人体消化道内细菌和真菌的平衡状态,能遏制有抗真菌作用的某些革兰氏阴性菌和能合成维生素B族的细菌的生长;维生素B族的缺乏,也可导致细胞氧化作用的辅酶受抑,使组织抵抗力降低,因而有利于真菌生长。
4.宿主的全身性疾病
先天性免疫功能低下(如胸腺萎缩)、接受较大量X线照射、无γ-球蛋白血症,以及影响免疫功能的网状内皮疾病如淋巴瘤、何杰金病、白血病等,都容易并发念珠菌病。血清铁代谢异常被认为是念珠菌病病因之一,这可能是缺铁而引起机体酶异常(铁是细胞氧化还原过程的有关酶如过氧化酶、细胞色素的组成部分)而造成免疫功能的缺陷。
内分泌功能低下,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爱狄森病、脑下垂体功能低下者,均易患念珠菌病。
糖尿病病人皮肤表面的pH值低下,含糖量较高,利于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和侵袭。亦有人认为由于糖尿病病人表皮角化层的脂肪酸含量较低,遏制真菌的能力减弱所致。
严重的免疫缺陷病,常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
5.其它因素
环境因素和工作条件均与白色念珠菌发病有关,如在高温潮湿的条件下工作,易于发生皮肤念珠菌病。慢性局部刺激,如义齿、正牙器、过度吸烟等,均可为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因素。接触传染,也是致病的重要因素。在产院婴儿室中,病原菌可来源于产妇的,使初生儿发生鹅口疮。由于产妇的感染,20天内的新生儿发生皮肤念珠菌病的也最多。
念珠菌病在线咨询
更多
念珠菌性阴道炎怎么样预防
主要的预防措施有:勤换洗内裤,经常保持外阴清洁干燥,不穿紧身尼龙或化纤的内裤。患病期间用过的浴巾、毛巾和内裤均应开水烫洗,浴盆亦应消毒。合理使用抗菌素及激素;糖尿病患者应特别注意外阴清洁,争取每次便后...
1个回答
念珠菌感染导致阴道炎的原因
正常的情况下,人体阴道内是有乳酸杆菌存在维持着阴道内弱酸性的环境,假丝酵母菌是女性阴道内一种常见的寄生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尤其是局部抵抗力下降,或者是假丝酵母菌毒力增强时,机体抵抗力弱于侵袭力,最终...
1个回答
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如何进行护理和治疗
阴道炎的原因是致病菌感染。一般都是不注意卫生导致的,注意勤换内裤等。阴道炎不需要进行手术,可进行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应保持心情不要紧张,尽量保持阴道清洁。勤清洗外阴,勤换内衣,需要禁食一些辛辣,油腻,...
1个回答
念珠菌性阴道炎需要治疗吗
念珠菌性阴道炎在明确感染源后,需要针对性的服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消炎杀菌,也可以选择阴道内放入消炎栓的方式治疗。并注意保持外阴部位的干燥卫生建议每天用温水冲洗,并注意勤换内裤。治疗期间饮食上也要注意做好...
1个回答
念珠菌性阴道炎怎么造成的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由于感染了念珠菌所造成的,大多数是由于平时的清洁卫生情况做的不到位,导致局部出现了大量的细菌滋生,从而导致出现了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现象,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持外阴的清洁和干燥,时常清洗外阴,...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