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尿路感染

>

哪些中药偏方能够治疗尿路感染

哪些中药偏方能够治疗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非常常见的泌尿系疾病,一旦患上后对泌尿方面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不管是正常的排尿和排便都会因此出现问题,给患者造成的痛苦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尽早发现尽早治疗是非常关键的,那么哪些中药偏方能够治疗尿路感染呢?相信大家对此也是充满好奇心的,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做个详细的介绍,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石韦茶治疗尿路感染

  偏方组成为石韦、车前子各60g,山栀30g,甘草15g。能够起到清热利湿的功效,在治尿路感染时可很好的缓解尿频、尿急、尿痛、尿量异常,尿道热涩疼痛等症状。

  二、清热二黄汤治疗尿路感染

  哪些中药偏方能够治疗尿路感染?偏方组成为黄柏、秦皮各1g,金银花、玄参、谷精草、木贼草、车前、萆薢各9g,生地黄15g,甘草6g。能够起到清热解毒的功效,在治尿路感染的时候对慢性尿路感染的一些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三、清热化瘀汤治疗尿路感染

  偏方组成为血余炭10g,地骨皮、车前子各20g,五灵脂5g。能够起到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功效,在治尿路感染的时候对小便热涩刺痛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四、车前木通汤治疗尿路感染

  偏方组成为车前草15g,木通6g,啤酒花10g。能够起到清热利湿的功效,在治尿路感染的时候对尿频、尿急、尿痛、尿量异常,腰痛身重,口苦口黏,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五、向日葵根治疗尿路感染

  偏方的组成为向日葵根10g。能够起到清热利湿的功效,在治尿路感染的时候对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六、瓦松浴治疗尿路感染

  选取瓦松60g,加水1000毫升煎煮后熏洗局部,每日一次,每次半个小时,能够起到清热利湿的作用,对治尿路感染非常有好处。

  以上就是本文的完整内容了。在文章中小编就“哪些中药偏方能够治疗尿路感染”这一问题,给大家带来六款民间常用于治疗尿路感染的中药小偏方,患者朋友们可以在咨询过医生以后尝试一下,或许对治疗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关阅读:
哪些食疗小偏方能够治疗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在线咨询

更多

尿路感染又发作了

患者尿路感染的情况,有可能和患者平时不注意个人卫生或者是性生活时候的卫生等原因有关系,所以建议患者平时要留意多喝水,清淡饮食,尤其上述两种方面必须留意。病发的时候可能会再次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的表现出,多建议动用许多消炎药和许多清热通淋的药物来救治,建议按照医生医嘱用药。需求注意平时饮食应该选用高热量的食物,给予身体适量优质蛋白,补充身体能量。

1个回答

尿路感染影响生育吗

尿路感染一般不影响生育。如果是下尿路感染治疗比较简单,能够治愈,但是容易复发。如果是慢性肾盂肾炎,治疗起来有时候可能比较复杂,需要在大夫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包括尿液细菌培养,有针对性的进行消炎药治疗。建议患者多喝水,增加排尿,有利于炎症的排出,同时应节制性生活,注意个人生理卫生。

1个回答

尿路感染性交痛

尿路感染性生活会引起疼痛,女性尿路感染未治愈前是不能进行性生活的,尿路感染主要原因就与不洁性生活有关,未治愈前发生性生活会加重病情,而且阴道口和尿道口很近,容易引起阴道炎,建议口服左氧氟沙星,三金片治疗,不要吃辛辣刺激腥发食物,禁止饮酒,多喝白开水,多排尿,保持阴部清洁卫生,未治愈前不要同房,祝您健康!

1个回答

尿路感染规范治疗

尿路感染治疗要根据感染的种类和部位来进行治疗。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感染原因又可分为细菌感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机会感染,性接触传播疾病感染。所有的感染治疗都需要留取中段尿标本或者尿道分泌物做尿液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连续留取3次,知道是什么细菌感染,对哪种药物比较敏感,采用敏感药物针对性的治疗,可以保证治疗效果,避免因为细菌耐药无效治疗。上尿路感染建议静脉输液治疗,下尿路感染可以口服抗菌药物治疗,定期门诊复查。

1个回答

尿路感染小便有血丝

尿路感染的患者是可以再次出现有尿中带血的现象再次发生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决定口服抗生素类药物来实施疾病的救治,如果口服药物效果不佳的话可以决定实施输液救治,平时需要有留意多喝水,增进尿液的代谢,还要留意生存中的防寒,防止在寒凉潮湿的环境中生存,有助于病情的纾解。需要强调的是建议你放松心情,注意不要熬夜,清淡饮食。

1个回答

尿路感染几天能好

由于女性尿道短而宽,且和阴道,肛门位置比较近,如果不注意生殖卫生,很容易引起尿道感染。如果只是尿道炎或者膀胱炎,经过正规抗炎治疗3-5天就可以有明显改善,1周左右可以治愈。如果是肾盂肾炎就需要抗炎治疗2-3周。如果是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尿路感染,就需要规律,足量,足疗程抗结核治疗,3个月至6个月左右才能好转。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