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软组织肉瘤

>

外阴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相关了解

外阴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相关了解

  概述 外阴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的肿瘤,以四肢的深部软组织为主,主要经血行性转移至肺。

  病理 肿块多呈圆形、椭圆形或结节状,常有不完整包膜,切面灰红色,质软,易破碎,常见出血坏死。镜检以血管纤维分隔瘤细胞成巢状为特征,呈腺泡状结构、实心巢状结构、花环状结构3种形态。瘤细胞有透明胞浆细胞和弱嗜酸性颗粒状胞浆细胞2种。HE染色可找到胞浆内PAS阳性的、抗淀粉酶的嗜酸性结晶体。电镜下证实结晶物为高尔基体内形成的分泌产物。免疫组化见部分desmin、actin、myoglo bin、MyoDl、myogenin为阳性,而S-100阴性。 Ladanyi等(2001)发现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中由于存在较特异的染色体改变-der (17)t(X;17)(p11.2;q25)而使Xp11.2上的TFE3基因与17q25上的ASPL基因融合形成TFE3-ASPL嵌合基因。用 FISH或RT-PCR方法检测该染色体易位或嵌合基因有助于该瘤的诊断。最近,Ladanyi等(2002)提出一种针对TFE3基因融合点的特异性抗体,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核中TFE3基因的表达情况来辅助诊断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临床表现 外阴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一般是在体检或无意中发现,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包块,病程数月至数年不等,可伴溃疡。3例患者分别见于大阴唇、右小阴唇和尿道口右下方,大小为2~4cm。

  诊断 可根据临床表现、症状、CT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

  治疗 对局部外阴块物,采用根治性外阴切除加淋巴结切除术多可获局部控制。Shen等(1982)采用根治性外阴切除,右腹股沟淋巴结切除和左腹股沟浅表淋巴结切除,术后随访2年,患者无瘤生存。何文翠等(1993)对1例合并肺转移的患者先予氟尿嘧啶和硝卡芥(消瘤芥)联合静脉化疗8天,外阴局部溃疡愈合,块物明显缩小,但肺部转移灶无明显变化。继续原方案化疗,并行外阴局部肿瘤切除术,术后第13天因急性重症肝炎,肝性脑病死亡。

软组织肉瘤在线咨询

更多

外阴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症状有哪些

外阴腺泡软组织肉瘤临床诊断罕见,其生长速度相对较慢。它可以被无意中发觉,并伴发溃疡很长时间。如果患者的总体情况良好且无远处岔开,可考量局部肿块手术加外阴切除术,并建议实施局部淋巴结清理。应当留意增强术后护理,术后多歇息,多消化营养以协助康复。如果通过仔细检查发觉体内残存癌细胞,可以考量实施一段时间的化疗或中药救治。特别声明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注意保持心情舒畅,不要着急和生气。

1个回答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怎么治疗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是肉瘤中比较常见的病理类型,肉瘤构成病发原因和机制不是很明确,恶性度高,容易浸润性的生长,肺部是最为容易岔开的部位,主要是通过血行岔开,所以明确后及时规范的救治,必选的救治是手术救治,术后需要有互相配合放化疗等救治,同时按时复查,但预后差。需要声明注意树立积极、健康、乐观的心态,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恢复。

1个回答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术(左大腿内侧)注意事项是什么?

肉瘤主要是来自于间叶组织的恶性种瘤,对患者的健康危害极大,恶性度很高,预后比较差,发觉的越早,救治的效果越好,手术以后需要有不定期的换药和灭菌,可以适度的下楼运动,切口结疤以后需要有互相配合放射治疗,化疗,中药等综合性的救治措施,可以有效的减低病发和岔开的概率。特别声明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多喝水,保持好心情。

1个回答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肺转移该怎么治疗?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这是属于恶性肿瘤,会有岔开的可能会,由于现在已经再次出现了肺岔开,都不是早期症状,可能会已经丧失手术的机会,现在可以采用化疗救治,也可以采用中医措施,需要有多留意消化含有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的食物,因为恶性肿瘤消耗性比较大。需要声明注意保持心情愉快,加强体育锻炼,增加机体抵抗力,预防感冒。

1个回答

什么是未分化肉瘤

未分化肉瘤实际上是一种性质千万别得恶性肿瘤,经常会发生向肺部转移的症状,肿瘤通常表现为大的单一的、明确的肝内病变,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囊性病变,较常见,单室或多室,含有乳头状或不规则的软组织影,出血,钙化罕见,多为病灶边缘针状钙化;另一种是实性病变,数量较多。在病变处可见的小囊肿。

1个回答

43岁能做试管婴儿吗

多发性骨软骨瘤的治疗一般是:如果肿瘤小且不产生相关的临床症状,一般采用观察代替手术治疗。对于肿瘤体积大的患者,由于邻近重要血管和神经的压迫,肿瘤体积大会严重影响肢体的外观,并导致缺血症状和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因此需要手术切除软骨瘤。手术过程中,应彻底刮去病灶,并在骨缺损处进行充分的植骨。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内固定治疗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