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是指12岁以下的儿童,小儿烧伤多发生在幼儿期和学龄前期,特别是1~4岁小儿。由于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在解剖、生理方面未臻成熟,烧伤以后,对疾病的耐受性较差,易发生休克、败血症、死亡等。
【治疗措施】
由于小儿在解剖、生理、心理等方面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治疗上就有其不同的特点。
一、治疗措失
1、因为小儿在解剖、生理、心理等方面发育不成熟,对疾病的承受能力差,而且在病情发展过程中易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对病情较重程度估计及治疗应予高度重视,尤其是小儿烧伤急救,要求积极稳定。
2、小儿复苏补液在其质和量方面有其特点:
1小儿烧伤后,失液量较成人相对多,在补液时,输液量就相对较大,尤其是伤后头8小时,所以在早期复苏补液时输液速度上应多加注意。争取既能合理补充液体,又不给病儿心、肺、脑等器官造成太大负担,避免发生心功能不全、肺、脑水肿等。
2小儿烧伤后,水电解质易发生比例失调,肾脏浓缩稀释及对钾的排泄功能尚不完善,所以在补液时一定要注意所补液体的张力,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陫调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碱失衡及水中毒等。
3因为小儿烧伤以后食欲差,进食少,创面大量渗出,虽早期补液张力较大,但在疾病修复过程中仍易发生血内电解质成分及蛋白成分普通低下的情况,所以应继续加强补液纠正,改善食欲,增加消化系统方面营养供给,从根本上消除电解质紊乱。
3、小儿烧伤后创面处理非常关键,在创面处理时,一定要轻柔、快捷、彻底,避免不良刺激及再损伤。在态度上温和,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使病儿感到亲切,为以后的治疗打下基础。
4、小儿烧伤修复过程中,营养供应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关系到整个病程发展及治疗效果。在治疗上应针对病儿营养状况、摄食及消化能力、饮食爱好、年龄等特点精心计算,选择营养丰富、花样齐全,色香味合适的食品,鼓励进食。如果不能进食者或严重营养不良者,可静脉高营养输液,或少量多次输鲜血或白蛋白。
5、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易发生高热、惊厥等,应加强预防或控制。
6、小儿正处在生长发育时间,功能部位的深度烧伤、烫伤或电伤要妥善处理,以免形成瘢痕,影响功能,妨碍发育,造成畸形,给病儿带来终生痛苦。
7、小儿心理发育不成熟,在治疗过程中注意发现心理问题,积极消除病儿心理负担,减轻心理创伤,培养和树立病人的自尊心、自信心,特别是因深度烧伤而致残、毁容的刚懂事的孩子。
8、注意后期锻炼。出院后治疗是住院治疗的延续,对功能部位的修复至关重要。烧伤愈合后应在医师指导下主动锻炼。小儿怕疼或因其它原因不愿锻炼,医生和家长应予说服指导。否则,某些部位会由于不锻炼,长期废用而畸形,功能出现障碍。
9、小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健全,创面感染和败血症发病率较成人高,治疗时一定要注意创面处理和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感染发生。
10、小儿各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用药时要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和小儿各器官对药物的承受能力,给药前应精确计算。
烧伤在线咨询
更多
烧伤后容易感染的原因是什么
烧伤感染的病因可能是因为没有及时的更换药物,也可能是没有按时服用消炎的药物,感染后要及时去医院进行二次治疗,避免病情出现加重的情况,严重的可以采用静脉滴注的方法,要定时给烧伤更换药物,也要及时更换纱布,能够促进病情的恢复。
1个回答
皮肤烫伤了怎么办比较好
当患者皮肤被烫伤后,首先要自行观察皮肤的抗伤严重程度。如果患者只是单纯的出现红肿或者有小水泡,可先用大量的清水对烫伤的皮肤进行局部降温,避免损伤深层组织。然后再到正规的医院就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涂抹烫伤膏进行治疗。
1个回答
脸部烧伤后为什么变黑
烧伤后皮肤变黑,可能是因为色素沉着引起的,属于一种正常的现象,不要过多的担心,结果一段时间,颜色变深的部位会慢慢变淡的。但是如果烧伤部位比较深,比较严重的话,可能会不容易去除,可以涂抹一些祛疤的药膏进行缓解症状。饮食方面不要吃颜色深的食物,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1个回答
特重烧伤应该如何诊断
特重烧伤的诊断是,烧伤表面可以发白、变软或者呈黑色、炭化皮革状。由于被烧皮肤变得苍白,在白皮肤人中常被误认为正常皮肤,但压迫时不再变色。破坏的红细胞可使烧伤局部皮肤呈鲜红色,偶尔有水疱,烧伤区的毛发很容易拔出,感觉减退。
1个回答
舌头烫伤后应该怎么办
舌头被烫伤后,首先您需要及时口含冰冷的食物,可以减轻疼痛的症状,另外可以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漱口,注意口腔的卫生,以免导致感染的症状出现。如果出现水泡,则需要在无菌的条件下及时抽出水泡中的液体。最近饮食要清淡,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1个回答
烫伤膏越涂水泡越多怎么回事
开水烫伤以后,需要注意及时处理,可以使用凉水反复清洗多次,局部降温,直到不疼痛为止,然后及时外用烫伤膏涂抹治疗。目前出现水泡,是正常现象,不要担心,注意水泡护理。水泡不大,不要刺破,避免感染,可以继续使用烫伤膏涂抹治疗,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