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手外伤

>

止血贴使用种种误区

止血贴使用种种误区

  阿温师傅退休后仍十分忙碌,脚不停手不闲地忙这忙那。然而,对自己很马虎,有次拇指溃烂,他只用止血贴一贴就完事。不料过了两个多月,用了几十张止血贴伤口仍长不好,才到我院外科来门诊。我问过病史,检查发现他的右拇指掌侧有绿豆大小的肉芽组织,经过创面修剪换药,四天后伤口愈合。

  胡女士人到中年,在厂里是个女强人,在家里是贤妻良母,每天从早忙到晚。一天下班后骑脚踏车回家,还没到家天已黑了,没留意骑到一凹坑处摔倒在地,右膝盖擦破了点皮。到家后用止血贴一贴就开始操持家务。用这种方法贴了十多天伤口一直没愈合,近两天伤口痛了起来才到我院就诊。检查发现右膝只有直径15厘米的创面,创面周围有一片红晕。治疗了几天很快就痊愈。

  邱老太是个耄耋老人,一周前因右肩背痛,叫她的儿子用红花油擦肩止痛,不慎擦破皮肤,她又叫儿子用龙胆紫外涂,儿子见伤口不干有渗水,就贴块止血贴完事。岂料,老太的肩背越来越痛,女儿见她半夜里直哼哼并伴有发热,才陪她来院。医生检查,见右肩背贴有七八条止血贴,揭开止血贴就可闻到一股臭味,见紫色伤口上已有黄脓流出。经精心换药用抗生素治疗才使创面愈合。

  止血贴又名苯扎氯铵贴,俗称杀菌弹性创可贴,使用简单而方便。如果合理使用,确实对小伤口的处理带来不少好处,减少伤痛,促进创面愈合。不合理的滥用,就会造成上述多种情况。阿温师傅受伤后没及时到医院清创处理,虽然伤口很小,因为创面长出感染肉芽组织,皮肤不能覆盖伤口,就使创面愈合不起来,后来经过创面修剪换药很快愈合。胡女士虽然创面很浅,也是因为创面细菌感染愈合不起来,如果一开始就到医院做彻底的清创,伤口几天就会长好。邱老太的伤口比较大,年老体质又比较弱,加上还有糖尿病多年,如果不到医院作及时处理,还会引起高热和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止血贴使用有讲究,不要滥用。

手外伤在线咨询

更多

去年3个半月内手外伤做了3个x光颈椎2个

月板伤损多由逆转外力引来,当一腿受力,小腿固定在半屈曲,外展位时,身体及股部猛然内旋,内侧半月板在股骨髁与胫骨之间,遭到跳跃压力,而致半月板撕裂。手术救治多指利用关节镜,拿出游离的半月板碎片,或摘除伤损的半月板。其中,摘除半月板是最后的手段。患者在摘除半月板后将失去或变弱旋转、载重等基本生理功能。平时的留意点;1、饮食上少食油腻,高脂肪,多食蔬菜水果,少食细粮,多食粗粮。2、上下楼梯时,必须全神贯注,且踏稳之后,再动第二步,才可防止外伤。需要声明注意睡觉时不要选择过软的床垫以及过高的枕头。

1个回答

手外伤肌键断裂漏诊属于医疗事故吗

这个属不属于要融合各方面的综合评价因素,主要的目的还是要以救治疾病为主要的目的,建议必须到正规的医院去理解许多正规的仔细检查之后再实施许多对症的救治,平时的时候也是要留意后期的许多护理,不能实施过多剧烈的活动,还是要好好的调养身体,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特别注意平时可以多晒太阳,能够促进微量元素吸收。

1个回答

手外伤应该多吃些什么?

手外伤可以在下涂抹许多消炎药,平时可以多喝温开水,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抽烟喝啤酒,可以多吃许多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平时留意多歇息,手外伤的话最好不要做剧烈的活动,惯良好的作息习惯,不要加班,受了伤部位要留意卫生情况,不要二次传染或者二次受了伤。需求注意要加强营养,多吃含钙高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等。

1个回答

手外伤感染该怎么办?

手瘀伤以后伤口有点传染化脓,大多数考量可能会是因为平时没留意规范解决,致使局部细菌感染比较明显,最好是要到医院外科检查和解决几下,救治上也可以决定外用许多抗菌消炎的药膏,具体用药请遵医嘱,最近这段时间饮食方面要留意忌嘴,而且暂时防止碰水,以免再次出现严重。特别声明遵医嘱,平常不要提重物,可以多用热毛巾热敷,同时配合按摩。

1个回答

手外伤结痂后伤口又裂开了怎么办

建议你可以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灭菌重新包扎解决来纾解目前的症状,再次出现有结痂又崩开的情况,也是属于正常的范围的症状,如果不随着其他的表现出,比如再次出现有疼痛以及再次出现有脓肿等情况,是不需要特殊救治的。目前伤口部位建议你尽量要防止沾水,因为这样是会容易引来细菌感染的。需求注意要注意清淡营养类进食,注重饮食卫生,不要暴饮暴食。

1个回答

手外伤拆线后有脱皮现象是正常的吗

手外伤后再次出现脱皮是正常的现象。因为外伤清创时需要有实施灭菌,会刺激皮肤。再加上外伤后重新包扎和手部长时间不运动,会使老化和角化的皮肤不能够及时剥落,在拆线取掉外重新包扎后,就会再次出现脱皮现象。患者要让皮肤自然剥落,不要撕扯,以防伤损正常皮肤引来传染。也可以涂护手霜,让皮肤软化,容易剥落。特别注意可以进行积极的功能锻炼,例如可以做一些肌肉的收缩活动等。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