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肾炎

>

肾炎患者的饮食宜与忌

肾炎患者的饮食宜与忌

  肾炎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病症,生活中一定不要忽略食物对于肾炎的预防和治疗的作用,肾炎的发病大多迁延时间久,肾炎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有节,避免过劳过累,其实食物除了能够给我们提供每天所必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食物也能够帮助我们预防辅助治疗疾病,并且会带来奇特的效果,肾炎这种严重的肾部疾病就可以通过饮食来预防和治疗。

  肾炎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1.饮食要低盐饮食,要吃得清淡一些,忌食用酒及辛辣性食物,少食油腻及含动物蛋白多的荤腥食物(如肥肉、虾、蟹等)

  2.忌食豆类及其制品(如豆腐、豆芽、豆粉等)

  3.有水肿、高血压、心力衰竭者,应进食少盐或无盐饮食。

  4.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更要特别注意:

  ①禁食豆类及其制品,少食坚果(如:核桃、栗子、杏仁等)及腌制食品(如咸菜、酱菜等)。

  ②每日进食的高蛋白(如瘦肉类、牛奶、**等)应控制量。根据患者各人病情,一般成年人每日2-3两左右,并且分3-5次食用。

  ③肾功能衰竭期肾脏排水能力有限,需控制水的摄入,建议按公式计算:进水量=前一天的总尿量+500-800毫升。

  ④为了使肌酐(肌酐【译】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每20g肌肉代谢可产生1mg肌酐。肌酐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尿素氮能增加排出,就必须使大小便通畅,大便宁可一天两三次而不要两三天一次。冬瓜、西瓜、葫芦能利尿,赤豆汤、黑豆汤、绿豆汤、放糖喝,清热利尿。蜂蜜、香蕉、生梨、萝卜、胡桃肉、黑芝麻、能润肠通便,这些食物都可以配合药物,经常使用。

  饮食要点

  1、低蛋白、低磷饮食:

  慢性肾炎患者发病早期或者急性发作期应控制蛋白质的摄入,每天每千克体重给予1克蛋白质为宜。患者症状得到好转,水肿消退后,应及时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以补充大量丢失的蛋白质。

  2、充足的碳水化合物:

  慢性肾炎患者限制蛋白质摄入时,热能主要由体内碳水化合物来供给,充足的热能供给可减少患者体内蛋白质的消耗,减轻肾脏负担。因此,应适当提高饮食中的糖类,以满足患者对热能的需求。适宜慢性肾炎患者的食物有粉皮、粉条、土豆、藕粉等。

  3、限制钠盐:

  慢性肾炎患者处于稳定器时,不必限制盐的摄入,只要不吃过咸的食物即可。若患者出现严重水肿、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时,则应严格限制盐的摄入,同时还应限制摄入含钠的食品,如苏打饼干、碱面馒头、肉松等。

  4、补充维生素和铁:

  慢性肾炎患者应食用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及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及水果,以防维生素缺乏。慢性肾炎患者常伴有贫血症状,因此患者还应食用一些含铁质丰富的食物,如猪肝、**、西红柿、红枣以及绿叶蔬菜等。

  求医网温馨提示:不同的患者的肾脏病变程度不同,肾功能不全的程度不同,其代谢状况也不同,因此需要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不能用一个标准方案来代替。例如,有水肿及高血压的慢性肾炎患者应限制盐和水的摄入量,同时应限制食物中的胆固醇、饱和脂肪酸和磷的摄入。

  【参考文献:《肾炎肾病宜与忌》《肾病居家饮食与调养》】

肾炎在线咨询

更多

得肾炎怎么治疗

肾炎首先需要明确是什么类型的肾炎,再制定治疗方案。大多都要通过肾活检才能明确具体的肾炎类型。肾炎的常规治疗有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控制,优质低蛋白饮食,肥胖患者要减轻体重。如果血压高,需要降压治疗,可...

1个回答

扁桃体能引起肾炎

扁桃体炎是可以引起肾炎的。扁桃体炎感染的细菌多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而肾脏与扁桃体具有链球菌的相同或相似抗原,当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入侵后,体内产生免疫应答,应答后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到肾脏,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

1个回答

隐匿性肾炎是什么引起的

隐匿性肾炎的隐匿就是很轻的意思,隐匿性肾炎的表现是有蛋白尿或者血尿,或者蛋白尿和血尿同时存在,往往没有任何临床表现,只能通过体检发现。蛋白尿一般很轻,蛋白定量大概在1克以下,有的人会有0.5以下。而且...

1个回答

慢性肾炎治疗方案

慢性肾炎的治疗要针对免疫发病机制的治疗,常包括糖皮质激素及免疫遏制剂治疗。血液净化治疗如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有效清除体内自身抗体和抗原抗体复合物。针对非免疫发病机制的治疗,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1个回答

儿童肾炎引起原因

儿童肾炎是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一般情况下,儿童肾炎可能是因为总是无意识地保持尿液很长的时间并且不会排出体外,这可能导致炎症,通常与孩子的个人卫生习惯息息相关。许多儿童在小的时候免疫力相对过低,而且往往...

1个回答

肾炎的早期怎么治疗

肾炎的早期治疗要看病情和是否有原发性的疾病,如果有原发性的肾炎或者出现有急性的肾炎,这时候会表现为发热,而且容易有咳嗽寒颤等现象,这种情况就需要积极的进行抗感染治疗,要及时减少尿蛋白,以及要注意保护肾...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