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手足畸形

>

扁平足患者站久了会有腰痛

扁平足患者站久了会有腰痛

  一位病人向医生诉说,每当站立或行走时间超过1小时后,就感到两小腿及足部酸胀,并有轻度腰痛。在水泥路或石板路上行走时,症状加重,休息后减轻。医生开始考虑是腰椎管狭窄或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骨盆牵引、配戴腰围、骶管封闭等,但效果不好。后来作CT和MRI检查,发现病人腰椎并无问题,纠缠病人多时的腰腿痛竟是因平底足引起的。

  人的每一只脚除了足趾外,脚掌共有12块小骨,统称为附骨。它们由韧带、肌肉联结在一起,形成足弓。足弓像一座前宽后窄的微型拱桥,宽的一头有两个主要支撑点,分别在拇趾和小趾的后方;窄的一头支撑点是足跟。所以正常人站立时,并不是完全“脚踏实地”,在足的内侧缘与地面之间可插入一个手指;赤脚走过布满尘土的地上留下的清晰足印,内侧总有一个半月形的缺损。“拱桥”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身体的重量传递到足弓后,按一定比例分配到三个支撑点,同时发生轻微的变形,吸收震荡,保护脑、脊髓和胸、腹腔的器官。在高低不平的地面行走,三点可以维持身体的重心平稳。向上凹陷的足弓穹窿能够“抓”住地面,利于行走。

  足弓塌陷即称为扁平足。正常人体重经腰椎向下传至两下肢,直到双足。扁平足可使这种负重力线发生变化,步态沉重缺乏弹性,从而加重腰椎的负担。时间久了,可造成腰肌劳损、韧带弹性降低、腰椎骨质增生等病理性改变,引起或加重腰腿疼痛症状。双足由于缺乏弹性,长时间站立、行走后容易酸胀、疲劳,有时甚至发生水肿,弹跳和负重能力也差。塌陷的足弓还可能压迫血管神经,使足底麻木、疼痛、怕冷。年纪大了,又容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骨质增生,使关节间隙狭窄,更加重足痛,影响站立、行走。此外,扁平足也可以使髋关节和膝关节负重增大,受到损伤,发生腿痛症状。因此,在对腰痛患者进行腰部检查的同时,不要忘了脚上的毛病也可能是诱发原因。如腰痛确为扁平足所引起,除按一般腰痛进行休息、牵引、理疗、推拿、封闭等治疗外,要注意解决扁平足的问题。

  发生扁平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先天因素,如父母患有扁平足,他们的孩子发生扁平足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其次是后天因素。发育中的儿童如果营养不足,休息不够,站立行走超过限度,可能使本来不够成熟、坚强的肌肉、韧带发生劳损,支持不住足弓,渐渐塌陷,最终形成扁平足。此外,小儿麻痹症也可使小腿部分肌肉瘫痪或外伤,造成扁平足。

手足畸形在线咨询

更多

脊髓性动静脉瘘血管畸形怎么医

如果患有脊髓血管畸形,应积极治疗。脊髓血管畸形通常不适合血管内治疗,因为它病变小,营养动脉细,血流量低。可以选择外科手术,包括术中血管造影术来确定动静脉瘘并将其阻断。这是治疗ⅳA和ⅳB病变,特别是胸腰...

1个回答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症状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出生后一侧或双侧足显示程度不等内翻下垂畸形。轻者足前部内收、下垂、足跖面出现皱褶,背伸外展有弹性阻力,至小儿学走路后,畸形逐渐加重,足部及小腿肌力平衡失调,健康肌挛缩,加之体重影响,足...

1个回答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病因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真正病因不明,可能与下面的因素有关:1、遗传因素:虽然遗传是一种重要因素,但尚不能确定显性,隐性或伴性基因遗传的规律;2、胚胎因素;3、宫内因素:胎儿在宫内体位不佳,足部受压,长时间...

1个回答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康复治疗方法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又称先天性畸形足,是儿童常见的局部结构畸形,双侧常见。发病率约为0.1%,男性多于女性。个人认为这种情况不需要特殊治疗,可以选择继续观察,总之,即使有问题,六个月内也不需要特殊治疗,...

1个回答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表现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常见的先天性足畸形。由足下垂、内翻、内收三个主要畸形综合而成。以后足马蹄、内翻、内旋,前足内收、内翻、高弓为主要表现的畸形疾病。男性发病较多,可为单侧发病,也可双侧。畸形明显,一出生...

1个回答

孩子脚趾畸形怎么办

这属于多指畸形。多趾是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畸形。但多指并伴发多趾畸形者。较为少见。多指多见于拇指和小指。其次在中、环指。极少见于小指。部分患者有家族吏。赘生指(趾)形态和结构可以是一十球状的小肉赘。也可...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