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手足口病

>

日常板蓝根防“手足口”不对症?

日常板蓝根防“手足口”不对症?

  随着手足口病通报病例不断增多,各大药店的板蓝根等清热抗病毒中成药又像“非典”时期一样走俏起来,有的药店日销售量比平常增长50%以上,茂名、佛山等市甚至出现断货现象。但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板蓝根防治手足口病不对症,这令许多家长十分困惑:医生开出的防治配方中明明就有大青叶(板蓝根的叶子),难道搞错了?

  都说西医没有抗手足口病的**药,那么,该如何运用中医药进行防治呢?

  质疑

  板蓝根防“手足口”不对症?

  手足口病与感染湿热邪毒有关,而大青叶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我国汉代药物学名著《名医别录》里就有“疗时头痛,大热,口疮”的记载,所以被列入预防方子中,有它的道理;板蓝根清热解毒力也很强,但并没有明显的除湿作用,而且小儿脾胃较弱,长期大量服用这些苦寒清热药并不合适。

  因此,专家建议家长可到医院或药店给孩子配些简单的健脾化湿类中药,并通过合理的食疗来提高孩子的防病抗病能力,预防手足口病。

  释疑

  需按病情证型辨证施治

  手足口病属于中医“温病”的范畴,孩子易因感受疫毒时邪而致病,病位主要在肺、脾、心三脏。小孩子的脾胃和心肺都比较娇嫩,容易受到损伤。俗话说“病从口入”,病毒时邪容易从口鼻入侵到孩子体内,引起发热、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如果邪毒影响到口舌,口腔里就会长疱疹,孩子会感到口里痛,不想吃东西,容易流口水;影响到四肢,就会出现手足长疱疹;影响到体内多个部位,疱疹就会在身上各个部位“全面暴发”,这表明病症已经明显加重;如果邪毒进一步影响到心肺,甚至可引起气促、咳嗽、血淤、神昏、抽搐等危重的病象,严重的可合并心肌炎、肺水肿、脑炎、脑膜炎等病症,引起死亡。

  而从目前的临床观察来看,如果没有合并症,手足口病患儿多数一周左右可痊愈。西医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注意隔离、对症处理、积极治疗并发症。

  而中医则讲究辨证施治,按病情的轻重和证型来给药,早期辨证服用中药对改善症状、减少变证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优势。她称,在发病的早期,病邪刚影响到肺脾,一般可采用清热宣肺,解毒化湿的疗法:对肺脾积热的孩子,可用银翘散合凉膈散加减;对湿热明显的孩子,则可用甘露消毒丹加减。而在发病中期,治法以清热凉血、解毒祛湿为主,常用清瘟败毒饮加减。进入疾病恢复期,病孩常出现气阴两伤证,可用沙参麦冬汤或七味白术散加减。但对少数出现高热不退、气促、神昏、抽搐等变证危象的病例,应采取中西医结合积极治疗。 

手足口病在线咨询

更多

手足口和水痘的区别是什么

手足口和水痘二者主要区别是病原体、传播途径、流行季节、皮疹特点及抗病毒治疗均有所不同。 二者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病原体不同: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而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传播途...

1个回答

一岁宝宝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对于3岁以下宝宝来说比较普遍,这是手足口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如果宝宝不咳嗽不发烧,遵照医嘱治疗大概一周左右就可以痊愈。1、及时就医的同时,要进行隔离,一般痊愈后隔离2周。手足口也会传染给大人,...

1个回答

手足口病再次感染

这个病绝不会有抗体,得了仍然有再传染的机会。手足口病分三种病毒,得过之后,只会对此种病毒有免疫力。对其它种病毒则没免疫力,也就是说不能够排除再次患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对孩子的干扰很大,宝妈一旦发觉孩子的...

1个回答

手足口引起的原因

很有可能是患者饮用或者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手足口病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传染,尤其是在幼儿园小朋友特别多的场所,小朋友更容易被传染。引起手足口病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自家的宝宝不注意自己的卫生。也有可能是在公...

1个回答

大人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如果大人得了手足口病和儿童得了手足口病治疗方法是一样的,只不过大人是免疫力比较强,抵抗力比较强,在患有手足口病之后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而小孩子身体的抵抗力比较弱,在患有了手足口病之后会出现较多的症状...

1个回答

手足口 治疗

手足口病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1.首先隔离患儿,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对症治疗。 3.可服用清热解毒中草药,补充维生素B、C等。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