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瘫痪

>

先天性小儿脑瘫的病因分析

先天性小儿脑瘫的病因分析

  小儿脑性瘫痪的直接病因是由于各种因素造成发育中的脑损伤或缺陷。导致脑性瘫痪的这些高危因素集中在3个时期发生,即妊娠期、围生期(妊娠满28周至出生后7天)、出生后(出生后第8天至28天至18个月)。下面由专家对患有先天性小儿脑瘫的发病原因进行一下具体的介绍:

  一、妊娠期

  由受精卵开始至妊娠28周,这一时期是脑中枢发育的早期,历经神经管形成——前脑发育——神经元增殖——神经元移行——组织过程即成髓鞘的开始。这一时期的高危因素可来自遗传疾病、母体异常及其他因素。这一时期发生的脑损伤往往造成脑畸形或脑发育障碍。

  (一)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产前就可明显致脑性瘫痪,在脑性瘫痪的病因中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已确认的有:

  1.痉挛-舞蹈症 包括:Lesch-Nyhan病,由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缺乏引起,以X-连锁方式遗传;家族性痉挛性截瘫,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Pelizaeus-Merzbacher病,这是少见的脱随鞘病,以X-连锁隐性遗传方式遗传。

  2.共济失调症类 β-脂蛋白缺乏症;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Friedreich共济失调。

  3.其他 还有一些遗传性疾病已越来越趋于明了,这些疾病不仅来自近亲结婚、家族性病,更多的原因是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基因突变。

  (二)母体因素

  1.母亲智力低下、癫痫、本身就患有脑性瘫痪。临床发现1例因母亲患有痉挛性脑性瘫痪,在她生育的3个女儿中就有2个患有痉挛性脑性瘫痪。

  2.母亲重度贫血、营养不良或有吸烟、饮酒、吸毒以及其他不良习惯。

  3.母亲患有泌尿系感染、梅毒、高热、哮喘、肿瘤、腮腺炎、流感、风疹、带状疱疹等以及其他慢性疾病。

  4.孕期使用利尿药、活血药、孕酮、雌激素等药物。

  5.妊娠早期先兆流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重症蛋白尿等。

  (三)其他因素

  所有的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放射性物质照射都可致胎儿脑损伤。

  二、围生期

  妊娠期28周至出生后满7天这一时期为围生期,是胎儿脑发育的高峰期,也是脑的易损期。

  (一)来自母体的因素

  1.妊娠中毒、高血压、子痫、重症蛋白尿、高热、哮喘、重症感染。

  2.营养不良及氧的代谢障碍。

  3.妊娠流血、胎盘梗死。

  4.母亲受外伤、中毒、休克等。

  (二)来自胎儿自身的因素

  1.未熟儿自身就有发育不健康的因素,如心、脑、肺及其他器官异常而致早产。

  2.各种原因致循环障碍,如缺氧性、缺血性、淤血性脑损害,宫内室息、过强阵痛、迁延分娩。

  3.胎盘或脐带异常、误吞羊水、吸入胎粪。

  4.妊娠末期或产时的产道感染。

  5.母子血型不合而致溶血。

  (三)分娩期的因素

  1.产程过长。

  2.产位异常。

  3.应用催产素不当。

  4.剖宫术时麻醉不当至低血压。

  5.新生儿低体重或超大体重。

  6.使用胎头吸引器或产钳不当致使颅内出血。

  7.多胎,尤其一胞多胎。

  8.新生儿吸入性肺炎、败血症、脑膜炎。

  9.新生儿窒息。

  10.新生儿呼吸困难。

  11.新生儿惊厥。

  12.新生儿黄疸。

  13. 新生儿保温不当。

  14.新生儿哺乳障碍。

  三、出生后因素

  由出生后因素所致的脑性瘫痪统称为“获得性脑性瘫痪”。

  1.各种原因而致的脑组织缺氧、缺血,如呼吸障碍、心跳停止、高热、中暑、一氧化碳中毒、持续惊厥、癫痫、休克等。

  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3.营养不良、贫血、腹泻及电解质紊乱。

  4.头颅外伤。小儿头外伤的机会较多,临床也常见。

  5.小儿误食药物或毒物,临床十分多见。

  6.小儿急性脑病和脑血管功能障碍。

  以上这些内容是对专家对先天性脑瘫进行的详细的描述,希望会对您有所帮助。

瘫痪在线咨询

更多

瘫痪有什么治疗方案

在进行治疗前,应先进行康复评定,根据不同的评定结果来选择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法,一般说来,主要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瘫痪肢体的被动或者主动活动,主要是为了保持关节的活动度,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2.一些物理因子的治疗,如功能性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主要目的是为了使瘫痪的肢体肌肉通过被动引发的收缩和放松来逐渐改善其肌张力;3.ADL训练,主要是针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中所需要的一些动作来进行训练,例如进食、穿衣、如厕等;4.传统康复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等,主要是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

1个回答

瘫痪患者吃什么东西好

瘫痪的病人应该吃一些软糯容易消化的饮食,患者治疗上最主要的是饮食上要多喝水,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尽量的不要吃过多油腻的和含脂肪过多的食物。这样可以减轻肠胃的负担,利于消化,由于瘫痪在床上,长时间不能活动,肠胃的消化功能会逐渐的减退,消化能力不是很强,所以在日常的饮食方面一定要多加注意,由于老人不能生活自理,家人一定要做好护理的工作,请给老人擦拭身体,避免捂疮。

1个回答

瘫痪是怎么引起来的

瘫痪是指个体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可分为神经源性、神经肌肉接头性及肌原性等类型。一、神经源性:a、大脑皮质运动区神经元,及其发出的下行纤维病变,可引起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也称痉挛性瘫痪。b、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以及它们的轴突组成的前根、神经丛及其周围神经受损,可引起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又称弛缓性瘫痪。二、神经—肌肉接头间传递功能障碍,引起神经肌肉接头疾患,引起瘫痪。三、肌肉疾病引起的瘫痪:是指骨骼肌疾患主要包括周期性瘫痪,多发性肌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和线粒体肌病等。

1个回答

患了瘫痪并且肌张力降低怎么办

瘫痪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症状,是指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凡皮层运动投射区和上运动神经元径路、脊髓、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运动肌肉本身受到病变的损害,均可引起瘫痪,如颅脑外伤、颅脑肿瘤、炎症、脑血管疾病、中毒、重症肌无力、帕金森病等,都是瘫痪的病因。当出现瘫痪症状时,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去除引起随意运动障碍的原发疾病,并通过物理治疗或康复训练等方式,逐步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

1个回答

瘫痪的发病原因

瘫痪是指主动随意运动的无力或者是不能。瘫痪一般可以表现为单瘫,偏瘫,截瘫以及四肢瘫,还有短暂性瘫痪的发作。老人因为自身身体弱,免疫力低,本身还有一些基础病的话,引起瘫痪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大脑部位的疾病造成瘫痪状态的,在老人中很多见。多是出现痉挛性的瘫痪,还会伴随着语言障碍,出现吞咽的困难。如果是脑干部位的病变能导致老人四肢的瘫痪。

1个回答

患有瘫痪能吃什么

高位截瘫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及肛门括约肌不协调,常发生便秘而且是长期的,所以要从饮食上进行调节,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减轻便秘,不能依赖苭物。另外要注意饮食卫生及营养,忌暴饮暴食,避免引起腹泻。因患者对大便失去控制及行动不便,一旦发生腹泻,会给患者及家属造成很多困难。戒酸辣食物,及寒凉生冷食物。。如有需要,可以再问我。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