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由于神经技能发生障碍,身体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运动能力比喻机构涣散;不能正常进行工作。瘫痪的治疗问题已经受到很多患者及其家庭的关注,虽然目前瘫痪的治疗疗法很多,但是能见的效果非常不好,于是现在许多患者已经失去了对瘫痪的治疗信心。治疗瘫痪的常用方法是什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瘫痪的治疗偏方,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药物治疗瘫痪
应用于临床的有光量子氧透射液体疗法、高压氧治疗及经络导平治疗。药物治疗方面,临床上广泛采用脑活素、胞二磷胆碱及神经生长肽等脑神经细胞营养药,以利于患儿神经功能的恢复。对痉挛型可用巴路芬 、肉毒杆菌素(BTX)等降低肌张力,其有效时间为3~6个月,为CP的复康训练提供了良好的时机;对手足徐动症可配合使用安坦、左旋多巴等多巴胺类药物;对髓鞘发育不良的瘫痪可给予糖皮质激素配合治疗。祖国医学根据瘫病因病机及相关临床表现可分为5型:肝肾不足型、血虚风乘型、肝强脾弱型、肝肾虚弱型、阴虚风动型。其治疗原则以补益先天肾气,填精益髓为主,培育脾胃后天之气,调理饮食,去邪。具体如下:
药物治疗瘫痪
(1)肝肾不足型:治以滋补肝肾,强筋壮骨,方药选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或补肾地黄丸加减。
(2)血虚风乘型:治以补益血气,舒筋活血通络,方药选用薏苡丸加减或当归散、海桐皮散加减。专家谈>>>瘫痪
(3)肝强脾弱型:治以平抑肝气,健运脾气以治本,少佐息风通络药以治标,方药选用加味六君子汤、小续命汤。
(4)脾肾两虚型:治以补脾益气,益肾壮骨,方药选用补中益气丸合六味地黄丸。
(5)阴虚风动型:治以滋阴息风,方药选用大定风珠加减。
物理康复治疗瘫痪
物理康复治疗包括推拿、理筋,具有整复、活血、去瘀及调整气血改善内脏功能的作用。方法有多种,如推、运、按、摩、掐、搓、理、擦、捏、摇抖及矫形等,必须根据CP儿童年龄、病情、症状等进行辨证施术,效果与手法熟练程度成正相关。认为手法按摩在运动功能康复中尤为重要。在点穴按摩的基础上对肌张力不正常处以揉捏法为主,对肌肉萎缩明显者予捏挤法。并配合并节牵引以矫正关节畸形,隔次1次。[page]
手术治疗瘫痪
脑性瘫痪外科手术治疗包括矫形手术和神经手术2大类。神经手术主要为选择性脊神经根切断术。1978年,Fasano等首先尝试以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痉挛性CP,经过多年的发展,SPR手术已经被众多临床医生所接受,而且该手术联合术后康复治疗已经成为治疗CP的首选方案。SPR手术的目的在于通过电刺激选择性切断肌梭传入的Ⅰa类纤维,阻断脊髓反射中的γ-α反射环路从而降低肌张力,解除肢体痉挛,选择性保留肢体的感觉神经纤维。
在国内首先开展SPR手术,在其10年中总共825例病例中,有112例(13.58%)为混合型,435例并发癫痫,73例有不同程度流口水,386例有单眼或双腿外斜视,456例有语言功能障碍。术后35例合并癫痫的患者中有31例癫痫发作频率较少或癫痫控制药物用量减少,73例流口水的病例中49例减轻、21例消失;386例单眼或双眼外斜视病例中132例斜视减轻;456例语言功能障碍者中72例发音改善;328例伴有上肢痉挛的病例有67例上肢痉挛程度减轻。
针灸治疗瘫痪
针灸的特色具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从经络脏腑以及其经络腧穴入手,施行循径取穴,远道取穴,邻近取穴。针灸的方法很多,有毫针法、灸法、三棱针、皮肤针(梅花针)、穴位注射、耳针疗法、头针疗法及埋线疗法等。其中以体针、头针、穴位注射多用。体针中,主张对痉挛型运动障碍型给予捻转提插泻法,共济失调型用补法,混合型为平补平泻法。提插捻转3~5次后出针。采用了毫针速刺法,要点是进针快,起针快,强刺激,不留针。也有部分医师采取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左右。一般1日或隔日治疗1次。
针灸治疗瘫痪
头针是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主要针灸方式。汤氏头针,主张多针浅刺,为使孩子逐步适应,初诊留针0.5h,以后逐渐延长到2h,留针期不提插捻转,允许患儿自由活动。根据头部反射区取穴,快速进针,针尖到达帽状腱膜下,3岁以下的患儿平补平泻,不留针,3岁以上的患儿在头皮针上采用了电针,频率以患儿耐受为度,留针20min。 运用头针滞针法加体针速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362例,对重症患儿在头皮针上加用G―6805多用治疗仪,选用中等连续波或疏密波,强度以患儿能承受为度,刺激20min。
穴位注射发挥了经穴刺激与药物双重作用。药物常选用乙酰谷酰胺、脑活素、脑多肽等改善脑功能的西药或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取穴与常规取穴相同。每次选2~4穴,每穴注0.3~2ml药液,每日或隔日1次。有人观察采用头穴注射脑活素、胞二磷胆碱或维生素B12,隔日注射1次,疗效比单纯静脉点滴疗效显著。[page]
瘫痪的非手术治疗
1.肌肉训练:肌肉训练的原则是教育患者使痉挛的肌肉放松,促进某些肌肉的运用以及改善共济运动。进行反复而有节律的运动训练是重要的,一步一步训练患者能穿衣,上厕所及走路。
瘫痪的非手术治疗
2.矫行夹板的应用。为了克服由于肌痉挛所引起的畸形,夹板或石膏是经常应用的工具。首先是逐渐伸展短缩的肌肉,尽可能矫正畸形。必要时可在麻醉下进行矫治,用石膏维持肢体在矫枉过正位约3个月,以后可长期共存应用可活动的支架或夹板,以防畸形的再发。
3.语言训练。
4.职业训练。当患者到达一年的年龄,经物理治疗后肌肉的痉挛已有所松解,这时就开始进行职业训练。包括书写、打字以及一些简单的手工劳动。使患者能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瘫痪的民间治疗偏方
增智汤:
用料:熟地、山药、菟丝子、核桃仁各3g,丹皮、泽泻、天麻各1.5g,枣皮2g,当归、红花、侧柏叶各1g,制首乌、黑芝麻、黑豆各5g,羊肉、羊骨各100g。
制法服法:将上述用料适当放调料,将药物用纱布袋装好,扎紧袋口,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将锅置于火上,烧开后撇去浮沫,捞出羊肉,少吃多餐只喂汤(不吃肉)。
功效主治:滋补肝肾,补血养气。适合于肝肾不足、血虚风燥、智力低下者。外感风寒、发热者停服。[page]
胡萝卜排骨汤:
用料:胡萝卜,猪排骨各约250 g,生姜2片。
制法服法:将胡萝卜、猪排骨洗净切块,加水适量同炖2小时左右即成。调味后食物喝汤。
功效主治:益精补血,养筋强骨。用于行动迟缓,筋骨发育欠佳,症见唇干,口燥,形体消瘦者。>>>瘫痪患者对饮食有什么要求
风髓汤:
用料:牛骨髓100g,白蜜50g,杏仁6g(去皮尖),山药及核桃仁(去衣)各10g。
制法服法:牛骨髓100g,白蜜50g,放入锅中煎煮待熟透,滤去渣后,放入研碎成粉末的杏仁、山药及核桃仁,搅拌匀后,再煮半小时左右,盛起,每日可服2~3次。可连服数剂。
功效主治:充养骨骼,补益脑髓。适合于肢体软弱,智力低下者。外感风寒、发热者停服。
瘫痪的民间治疗偏方
猪心枣仁汤:
用料:猪心1个洗净剖开,茯苓、酸枣仁、远志各10g。
制法服法:纱布包好诸药与猪心同煮成汤。待熟透取药渣,加调味品适量,喝汤吃猪心。可反复吃多次。
功效与主治:补脾益胃,养心安神。适合于体质虚弱、智力低下者,对学龄儿童多动症也有益。外感风寒、发热者停服。
猪脑汤:
用料:新鲜猪脑一个。
制法服法:将猪脑泡清水中,剔净血筋,漂净,加盐适量,水煎30分钟,全部喝下。
功效与主治:补脑增智,适用于智力低下,语言迟缓。[page]
瘫痪的中医治疗偏方
1.凡瘫痪大病十余年不能行动,手额脚软者、用金毛狗脊(全身者用黄酒洗去毛净)咀片,黄酒1500克煮3灶香久,埋土7日退火气,空心日服3次,数日即能行走。
2.黄瓜藤煎水,熏洗。
瘫痪的中医治疗偏方
3.治中痰瘫痪,左瘫右痪36种风,用紫背浮萍曝于,研末,蜜丸如弹子大,以豆淋酒化服3丸,汗出愈。
4.治初中风1日内瘫痪,用胆矾研细,每服1字,温醋汤下,立吐出涎。
5.治诸风瘫痪,手足不遂,用石逍遥草捣为末,丸如捂桐子大,酒服20丸,日2服,百日灌。
6.治风痹,瘫痪,口噤及产后诸风。大豆炒黑,烟未断,乘热投酒中,良久,职酒热饮;或用黑豆炒熟,以酒烹:入,滚数沸,去豆,取酒服2碗,并治中寒等症。
7.治年久瘫痪,槐枝、柳枝、桃枝、椿枝、楮枝、茄枝、东白艾各500克,共煎水3小桶,大盆浸洗,水冷添热,被覆取汗禁风三七。[page]
瘫痪的民间治疗偏方
1、瘫痪。用羌活二斤、构子一斤,共研为末,每服一茶匙。一天服三次。
2、瘫痪疼痛。用守宫一个(炙黄),陈皮五分,罂粟壳一钱,甘草、乳香、没药各二钱半,共研为末。每取三钱,水煎服。
3、诸同瘫痪,筋挛骨痛,疠风疥癣等。用蚺蛇肉一斤、羌活一两、糯米二斗,加曲酿酒,每随量温饮数杯。忌风及房事。
4、暑湿瘫痪的治疗偏方。用自然铜烧红,酒浸一夜,加炮过的川乌头,五灵脂、苍术(酒浸)各一两,当归二钱,共浸酒里。浸后取出,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丸,酒送下。吃到四肢麻木,是瘫痪快好的表现,可以停止服药。
5、风痰引起的突然昏倒或瘫痪。用铜青二两,研细,水飞去滓,慢火熬干,再加入麝身一分,以糯米粉糊成丸子,如弹丸大。每一丸,分两次服,薄荷酒送。若风痰未全好,可再用朱砂酒冲同量丸药服。要吐出青绿色涎水,泻下恶物,才算病愈。此方名“碧林丹”。治小儿的这种病,宜用“绿云丹”。方子是:用铜青研末,不定量,加醋面糊丸,如芡子大,每次用薄荷酒化服一丸,服后不久,吐涎如胶,即有效。
6、花蛇酒:治诸风顽痹、瘫痪挛急、恶疮疥癣。
瘫痪的民间治疗偏方
7、中风瘫痪,手足不举。用穿山甲(左瘫用右甲,右瘫用左甲)断熟、大川乌头炮熟、红海蛤如子大者各二两,共研为末。每用半两同葱白同捣汁,和成厚饼,径约半才,随病所三侧贴脚心,捆好,静坐泡脚于热水中,等身麻汗出,急去药,手足渐能上举。半月后再照此治疗一次,可以除根。治疗期间注意饮食,避风,保养身体。
8、中风瘫痪(手中颤动,言语蹇涩)用草乌头(炮,去皮)四两,川乌头(炮,去皮)二两,乳香、没药各一两,共研为末;生乌豆一升,以斑蝥三至七个,去头翅,同煮豆熟,取豆,焙干为末,加入上述药末中,以醋、面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此方名“左经丸”。高铁动车上急救瘫痪案例>>>点击
9、治瘫痪顽负(风节疼痛,下元虚冷,一切风疮)。用草乌头、川乌头、两头尖各三钱,硫磺、麝香、丁香各一钱,木鳖子五个,共研为末。再以熟艾揉软,合在一起用草纸包裹。烧熏痛处。此方名“雷丸”。
瘫痪在线咨询
更多
瘫痪有什么治疗方案
在进行治疗前,应先进行康复评定,根据不同的评定结果来选择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法,一般说来,主要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瘫痪肢体的被动或者主动活动,主要是为了保持关节的活动度,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2.一些物理因子的治疗,如功能性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主要目的是为了使瘫痪的肢体肌肉通过被动引发的收缩和放松来逐渐改善其肌张力;3.ADL训练,主要是针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中所需要的一些动作来进行训练,例如进食、穿衣、如厕等;4.传统康复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等,主要是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
1个回答
瘫痪患者吃什么东西好
瘫痪的病人应该吃一些软糯容易消化的饮食,患者治疗上最主要的是饮食上要多喝水,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尽量的不要吃过多油腻的和含脂肪过多的食物。这样可以减轻肠胃的负担,利于消化,由于瘫痪在床上,长时间不能活动,肠胃的消化功能会逐渐的减退,消化能力不是很强,所以在日常的饮食方面一定要多加注意,由于老人不能生活自理,家人一定要做好护理的工作,请给老人擦拭身体,避免捂疮。
1个回答
瘫痪是怎么引起来的
瘫痪是指个体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可分为神经源性、神经肌肉接头性及肌原性等类型。一、神经源性:a、大脑皮质运动区神经元,及其发出的下行纤维病变,可引起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也称痉挛性瘫痪。b、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以及它们的轴突组成的前根、神经丛及其周围神经受损,可引起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又称弛缓性瘫痪。二、神经—肌肉接头间传递功能障碍,引起神经肌肉接头疾患,引起瘫痪。三、肌肉疾病引起的瘫痪:是指骨骼肌疾患主要包括周期性瘫痪,多发性肌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和线粒体肌病等。
1个回答
患了瘫痪并且肌张力降低怎么办
瘫痪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症状,是指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凡皮层运动投射区和上运动神经元径路、脊髓、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运动肌肉本身受到病变的损害,均可引起瘫痪,如颅脑外伤、颅脑肿瘤、炎症、脑血管疾病、中毒、重症肌无力、帕金森病等,都是瘫痪的病因。当出现瘫痪症状时,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去除引起随意运动障碍的原发疾病,并通过物理治疗或康复训练等方式,逐步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
1个回答
瘫痪的发病原因
瘫痪是指主动随意运动的无力或者是不能。瘫痪一般可以表现为单瘫,偏瘫,截瘫以及四肢瘫,还有短暂性瘫痪的发作。老人因为自身身体弱,免疫力低,本身还有一些基础病的话,引起瘫痪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大脑部位的疾病造成瘫痪状态的,在老人中很多见。多是出现痉挛性的瘫痪,还会伴随着语言障碍,出现吞咽的困难。如果是脑干部位的病变能导致老人四肢的瘫痪。
1个回答
患有瘫痪能吃什么
高位截瘫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及肛门括约肌不协调,常发生便秘而且是长期的,所以要从饮食上进行调节,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减轻便秘,不能依赖苭物。另外要注意饮食卫生及营养,忌暴饮暴食,避免引起腹泻。因患者对大便失去控制及行动不便,一旦发生腹泻,会给患者及家属造成很多困难。戒酸辣食物,及寒凉生冷食物。。如有需要,可以再问我。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