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了,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旦患上糖尿病就是一辈子的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好,还会引发别的并发症。如果糖尿病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不仅可以减少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治疗措施得当的话,也会延长患者的寿命。因此,对于这种病,首先要自己了解相关的症状常识,学会自我诊断,才能及时的确诊治疗。那么,如何自我诊断糖尿病呢?下面是详细的介绍。
糖尿病的自我诊断依据
1、过于肥胖或消瘦,且有糖尿病家族史
肥胖者的糖尿病多在中年以后发病,多属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消瘦者的糖尿病多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故物质代谢紊乱,人体处于负氮平衡状态,这类病人常常伴有酮症酸中毒,起病多在青少年时代,常有明确的糖尿病家族史。
2、肺结核久治不愈或中年以后患肺结核
糖尿病患者极易井发肺结核(【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原因是糖尿病患者全身抵抗力降低;使结核杆菌容易入侵;因血糖升高,又给结核杆菌生长提供了良田沃土。所以肺结核久治不愈,应该考虑是否有糖尿病。
3、疲乏无力或四肢及腰背酸痛、麻木
物质代谢紊乱使能量不足,加之可能伴有酮症酸中毒,病人可感疲乏无力。血糖增高可致肢体及周身微血管及神经受损,故病人常有四肢及腰背酸痛、麻木。
4、多食、多饮、多尿伴体重下降(三多一少)
由于病人胰岛素缺乏,血糖不能充分利用,高血糖反过来又刺激胰岛素分泌,故病人常饥饿多食;增高的血糖从尿中排出,影响肾小管对水分的回收,故尿量增多;多尿导致失水,致使病人烦渴多饮;胰岛素缺乏,机体代谢失常,能量利用减少,出现负氮平衡,加之水和电解质大量丢大,使病人体重下降。
5、皮肤易生疖、痈
糖尿病患者极易生疮,而且不易愈合,其原因是:一是机体抵抗力差;二是皮肤微血管及末梢神经的糖尿病性损伤使局部防御机能减低;三是血糖增高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
6、周身或下肢浮肿
糖尿病可促进肾动脉粥样硬化,并可导致肾小球硬化及肾盂肾炎等,故晚期糖尿病患者可并发糖尿病性肾病,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及高度浮肿。
7、反复感染
糖尿病患者极易合并泌尿系、胆道、胰腺、肺部的感染,与易生疖、痈原因差不多。
8、较早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
冠心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这是因为糖尿病可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心脏微血管普遍受损,心肌本身也可发生糖尿病性改变之故。
9、月经失调或羊水过多、巨大胎儿、早产死胎及畸胎等
血糖升高使神经受损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月经失调。血糖高时还可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使孕妇出现各种并发症。
10、较早发生脑动脉硬化症、脑血栓形成或脑出血
脑血管病变也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原因是糖尿病促进了脑动脉粥样硬化,且糖尿病病人大多伴有高血压。
11、视力下降
糖尿病可致眼部病变,包括眼底渗出、出血,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及白内障发病率上升。
12、尿招蚂蚁、尿粘鞋底、尿有烂苹果味
由于尿里有糖,所以在野外排尿时,可招来蚂蚁吞食;若在室内溅于便池外则有粘鞋底的感觉,甚至吱吱作响;糖尿病出现酮症时,酮体散发出的气味近似腐烂的苹果味,此时患者多伴有厌食、恶心、呕吐、腹痛,甚至昏迷。
13、间歇跛行或足趾干性坏疽
糖尿病可引起肢体动脉粥样硬化及局部微血管病变,导致肢体动脉血液循环障碍。肢体缺血则疼痛,特别是行走后会更为明显,休息片刻可自行缓解。远端缺血可致足趾缺血坏疽,最后干枯、脱落。
14、阳痿
糖尿病可致阴茎动脉粥样硬化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所有这些都可引起阳痿等性功能障碍。
15、女阴瘙痒
女性顽固性外阴搔痒,在除外霉菌及滴虫感染之后,应想到糖尿病的可能,这是因为血糖对局部刺激所致。
糖尿病自我诊断注意事项
1、在进行糖尿病的自我检查前,受检者要精神放松,最好休息5分钟,排空膀胱,不饮酒、咖啡和浓茶,并要停止吸烟。
2、室内要保持安静,室温最好保持在20℃左右。
3、糖尿病的自我检查前,先将血糖计袖带内的气体排空,再将袖带平整缚于上臂,不可过松或过紧,以免影响测量值的准确性。
4、气袋中部对着肘窝的肱动脉(大部分血糖计都在袖带上标出了这个位置),袖带下缘距肘窝2—3厘米。受测手臂应放在与右心房同一水平(坐时手臂应与第四肋软骨在同一水平,卧时放在腋中线水平),并外展45度。测压时不讲话,不活动肢体。
5、第一次测量完成后应完全放气,至少等1分钟后,再重复测量1次,取两次的平均值为所得到的血糖值。
6、如果要确定是否患糖尿病,最好在不同时间里测量,至少有3次。
7、自测血糖应准备一个记录本,记录的内容包括测量的日期、时间、测量值等,以备日后查询。糖尿病化验单查询>>>
8、如果需要每天观察血糖变化,糖尿病的自我检查应在同一时间,采用相同体位,用同一血糖计测量同一侧手臂的血糖,这样测得的结果才更为可靠。
求医网温馨提示:糖尿病的自我诊断很重要,可以及时的发现疾病的早期症状。如果不幸患上糖尿病,在治疗过程中,必须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糖尿病人应避免进食糖及含糖食物,减少进食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适量进食高纤维及淀粉质食物,进食要少食多餐。运动的选择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应尽可能做全身运动,包括散步和慢跑等。在此基础上应用适当的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或是其他降糖药,才能达到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的目的。
【参考文献:《国际糖尿病学术交流会》】
糖尿病在线咨询
更多
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包括
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分为饮食、运动、心理治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以及胰岛素治疗。根据糖尿病的类型,1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必须用胰岛素控制血糖;2型糖尿病可以用口服药或者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饮食疗法主要指定时、定量、低糖、低热量饮食;运动疗法主要指适当规律运动,以消耗体内的热量;心理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以良好的控制血糖。
1个回答
糖尿病能引起脑梗
糖尿病会引起脑梗。糖尿病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常见慢性并发症是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这些是动脉硬化的易患因素,所以动脉硬化在糖尿病人群中发病率高。动脉硬化常见于冠状动脉、肢体动脉、脑动脉等,如果脑动脉硬化明显,则容易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也就是脑梗死。
1个回答
多吃水果引起糖尿病
糖尿病的形成原因有很多,而吃水果的行为并不是典型的危险因素,对大多数人群而言,要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最关键的就是要做好可控因素的控制。糖尿病前期的控制对于本身血糖已经偏高的人群,必须要严格按照糖尿病饮食来要求自己,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预防糖尿病前期过渡到糖尿病这样的阶段,其他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等,这些危险因素及时的控制,对于预防糖尿病才是最关键的。
1个回答
治疗老年糖尿病
老年得了糖尿病之后,建议到正规的医院做正规的治疗,让医生给做糖尿病的评估,看有没有并发症的发生,再根据糖尿病的治疗原则五驾马车,就是糖尿病的教育、饮食、药物、运动还有胰岛素的治疗,去调整血糖的水平。如果体重不达标,要减体重,如果血糖不达标,要降血糖,如果血压不达标要降压,如果血脂不达标,要降低血脂,如果血黏度不达标,要改善血黏度,最主要的就是要跟医生建立长期的联系。
1个回答
糖尿病引起的神经
糖尿病引起神经病变常见于周围神经,也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病变及自主神经功能病变,周围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手套袜套样改变,你会感觉手指、脚趾麻木、疼痛,自主神经病变会出现腹泻、便秘,阵发性心率失常等情况,因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多种多样,神经并发症出现不易康复,特别提醒你平时一定要把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
1个回答
糖尿病最基本治疗措施
根据你的描述糖尿病已经确诊了,这个还是治疗从以下几个开始:1、饮食方面:注意控制总热量,少量多餐,饮食清淡,多吃高纤维饮食;2、适当进行活动锻炼,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3、治疗方面需要根据经治医师的医嘱坚持规律服药,以免血糖波动较大出现不适。首先这个疾病治疗个体化,糖尿病的最基本治疗措施就是规律合理用药控制血糖,注意饮食和运动。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