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糖尿病足

>

有关糖尿病足病因你知道多少

有关糖尿病足病因你知道多少

  导致糖尿病足发生的原因来自很多方面,主要包括周围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以及一些生物物理因素,其次外伤和感染亦是糖尿病足形成的重要诱因。该病的治疗可根据患者病情类型和程度而定,只能诊断准确、治疗及时,糖尿病足是可以**的。

  有关糖尿病足病因你知道多少

  1、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包括躯体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一般报告糖尿病足溃疡的患者中约60%单独表现为神经病变,25%与其他因素混合存在,糖尿病下肢截肢的患者中有60%与神经病变有关,躯体神经病变中主要是感觉神经病变,它导致痛觉,温度觉,振动觉和位置觉的减退或丧失,感觉神经病变使皮肤完整的保护机制丧失,增加足部损伤的机会(如刺伤,烫伤,擦伤和不自觉的步态改变)并使皮肤在出现小的破损或创伤时而不被察觉,诱发或促发溃疡的发生,运动神经病变导致小肌肉的废用性萎缩,使屈肌和伸肌平衡失调,导致脚趾呈爪状和跖骨头的突出,增加皮肤擦伤的机会。

  另外,神经病变引起的足部肌肉萎缩和压力失衡,常使患者身体重力集中在跖骨头,足跟和胼胝(胼胝【译】:俗称“老茧”,是皮肤长期受压迫和摩擦而引起的手、足皮肤局部扁平角质增生),胼胝的形成又增加了压力负荷,易致溃疡形成,自主神经病变使下肢皮肤出汗减少,皮肤干燥易破裂和产生裂隙;另外,自主神经病变还使动静脉短路增加,皮肤总血流量增加,结果皮温增加,动静脉分流增加时,减低脚趾的灌注压,营养性毛细血管血流量因“毛细血管盗血”现象而减少和损伤时皮下充血反应减低等,增加糖尿病足的危险性;另外,血流量增加和血流加速,骨吸收增加,致关节塌陷和足畸形,行走时足部新压力点形成,加大溃疡的危险性。

  2、周围血管病变: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下肢多普勒研究报告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2.5~3.0倍。伴糖尿病足溃疡的患者13%~20%单独表现为下肢缺血,另20%~25%周围动脉疾病和神经病变同时存在,46%的截肢与下肢缺血有关,周围血管动脉硬化导致下肢缺血,严重者发生坏疽,在血管病变中除大血管病变外,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病变亦有其相当重要的作用,小血管病变可见其基底膜增厚,血管弹性差使在灌注压减低时,小动脉代偿性扩张的能力降低,在局部损伤时充血反应减弱,基底膜增厚亦阻止活化的白细胞向组织的移行,局部易发生感染。

  3、其他危险因素:生物物理因素,创伤常是糖尿病足溃疡的诱因,有时糖尿病患者可能因足部的感觉障碍,步行在锐利的异物上而无痛觉,但多见的是反复小的机械创伤如不知觉的脚趾与所穿鞋之间的摩擦或在步行时脚趾头的压力增加;糖尿病足形态改变导致脚趾头突出,足底的压力增加,脚底的压力增加和关节胶原结缔组织的糖化增加使关节的运动受一定程度限制,跟关节的活动受限改变了行走时的机械着落点,进一步升高足底的压力,持续脚底压力增加是糖尿病足底溃疡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他一些不正确的处理如贴“鸡眼膏”,趾甲的不正确修理等亦是导致脚部皮肤损伤的诱因;感染是糖尿病足溃疡发生和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皮肤的外伤,全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中性粒细胞的功能降低等)和足局部抵抗力的降低,糖尿病足溃疡几乎都继发感染,且常为多菌种混合感染,厌氧菌十分多见。

  温馨提示:有的患者担心,得了糖尿病就会得糖尿病足。其实并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会感染糖尿病足。要想避免发生糖尿病足重在预防。凡是得糖尿病时间长的患者,应定期到医院检查,是否有双脚感觉减退的症状。其次,高龄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如果走一段路小腿就感觉酸胀或者疼痛,应尽早到医院检查下肢血管有没有狭窄、闭塞。

  【参考文献:《糖尿病足防治答疑》《糖尿病看这本就够了》】

糖尿病足在线咨询

更多

患糖尿病足病早期筛查时间是什么时候

糖尿病足,建议及时对糖尿病足进行下肢血管磁共振仔细检查、神经电身理仔细检查等综合评价仔细检查,做出明确确诊,有利于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建议增强胰岛素泵治疗,并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即严格控制血...

1个回答

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糖尿病足早期症状主要有:足部的一般表现:由于神经病变,患肢皮肤干而无汗,肢端刺痛、灼痛、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呈袜套样改变,脚踩棉絮感;因肢端营养不良,肌肉萎缩,屈肌和伸肌失去正常的牵引张力平衡,使骨...

1个回答

糖尿病足痛如何治

糖尿病足的治疗上,首先就是护理上,一定禁烟,控制体重,严格控制血糖,降糖药应用为佳,积极纠正酮症酸中毒、心、脑、肾并发症及影响坏疽愈合的各种不良因素。另外对于血管病变不是非常严重或没有手术指征者,可采...

1个回答

糖尿病足怎么治的好

一旦出现糖尿病足,说明身体状况已经很差。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引起的,一定要整体加局部针对性治疗,否则是治不好的。很多医院对于糖尿病足就是大量的用抗生素静脉滴注,光输液是不行的,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存在不同程度...

1个回答

糖尿病问题怎么补充糖分

把糖尿病叙述为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异常的结果。吃含糖的食物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水果不适合吃。**多吃蔬菜,经常吃鱼或瘦肉,经常喝牛奶,经常吃豆制品,少吃米饭和面食,少吃水果,不要吃很甜的水果,糖不...

1个回答

糖尿病足的表现症状

早期症状表现和个人有关,表现不太一样,总的来说主要有皮肤颜色异常,脱皮,下肢疼痛包括间歇性跛行和静息痛,麻木,无力,足部变形,弓形足等等。此时如果出现伤口,就会难愈合,感染加重会面临截肢遭遇。建议遇到...

1个回答

糖尿病足的症状有什么

糖尿病足早期症状可能有下肢皮肤水泡、开裂,皮肤痒、干燥、脱皮、色素沉着、麻木、疼痛等。糖尿病并发症坏足,是由于血糖没有很好的控制引起的并发症。像您说的这种情况,不是糖尿病足。指导意见:可以做一个下肢动...

1个回答

糖尿病足患者可以中药泡脚吗

人体足部有很多穴位,有些穴位直通心脏,对人体很重要,大家都知道,中药泡脚对人体是很有利的,尤其是对患有糖尿病病人的足部水肿症状,可以使用中药泡脚缓解的,而且效果是比较理想的,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医生指导下...

1个回答

糖尿病足病前期症状

足部的一般表现:由于神经病变,患肢皮肤干而无汗,;肢端刺痛、灼痛、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呈袜套样改变,脚踩棉絮感;因肢端营养不良,肌肉萎缩,屈肌和伸肌失去正常的牵引张力平衡,使骨头下陷造成趾间关节弯曲...

1个回答

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怎么做

饮食方面的护理:患者朋友日常的饮食习惯对糖尿病的病情是很有影响力的,平时我们要根据糖尿病足患者的理想的体重计算出每日所需要的总热量,再据以准备食物,而且糖尿病足患者由于感染的消耗是很大的,所以应该适当...

1个回答

糖尿病足怎么处理

一旦发生糖尿病足之后,在治疗之前应对病情做到尽可能明确的评价:确定病因学;确定类型和程度;体检或多普勒评价血管通畅情况;检查分泌物并及时进行细菌和药敏试验;评价溃疡周围水肿、炎症和坏死情况;X线检查有...

1个回答

糖尿病足发热护理措施

严重感染或有脓肿的伤口应当积极地清创,直至到达有活性的出血组织;清创不应仅限于表浅的皮肤组织。要在保持稳定性与去除病灶之间找到平衡点。行脓肿引流时应取纵形直切口,以增加灵活性,并利于愈合。有骨髓炎的区...

1个回答

可能关注

翔安15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同安15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海沧15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全新鉴定机构名录) 集美15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2025年更新) 湖里15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思明15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机构名单合集) 南沙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西沙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崖州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天涯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全新鉴定机构名录) 吉阳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2025年更新) 海棠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尧都16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城区16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潞城16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上党16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2025年更新) 潞州16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离石16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机构名单合集) 榆次12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城区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汇总(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卫东15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全新鉴定机构名录) 新华15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2025年更新) 看视神经萎缩哪里好北京 湛河15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白癜风是打针还是口服 孟津18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机构名单合集) 老城18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北京哪里中医治视神经萎缩好 视神经萎缩后果 北京黄斑变性哪治的好 北京黄斑变性哪个看的好 得了白癜风要去哪里看 禹王台12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机构名单合集) 白癜风患者吃西兰花 鼓楼12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白癜风周围皮肤什么颜色 龙亭12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顺河12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哪里的视神经萎缩看的好 祥符12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全新鉴定机构名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