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是所有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由于这两种息肉在临床上并不容易区分,故常统以息肉作为初步诊断,待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后再进一步分类,因此临床上所谓的大肠息肉并不说明息肉的病理性质,通常临床医生所说的息肉多为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统称为腺瘤。大肠息肉临床上常无症状,即使出现某些消化道症状如腹胀、腹泻、便秘等也较轻微和不典型而往往被人忽视。
大肠息肉的早期症状:
1、大便带血:不少饮食起居不规律、大便秘结的青年人常有大便带血,若自我药疗1周后还有出血,或用药好转后,症状常有反复,需及时去医院就诊。
2、大便习惯和性状改变:若发现大便变细、有凹槽、有黏液,原本一天一次大便,现在变为两三天一次或一天两三次,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3、便秘和腹泻:长期腹泻和便秘的病人,若药物疗效不佳,就需进一步检查,排除大肠息肉可能。
4、腹痛:有长期腹部隐痛者应行肠镜检查,在排除大肠息肉后,再进行对症处理。
5、大便性质的改变:如便血、大便稀烂不成形带有黏液或脓血。
6、排便习惯的改变: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
8、大肠息肉的早期信号还包括:有时可看见带蒂息肉脱出肛门外。
一般患者多以便血、大便带血、粘液血便来就诊,又常误诊为痔疮等肛门疾患或“痢疾”而延误治疗,因此,大肠息肉的诊断首先要提高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凡原因未明的便血或消化道症状者,尤其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应注意作进一步检查确诊。这样,大肠息肉的发现率和确诊率可望大大提高。一般来说大肠息肉很常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而且也具有一定的恶变倾向,恶变率大概是为10%。大肠息肉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
温馨提示:多数息肉起病隐匿,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一些较大的息肉可引起肠道症状,主要为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便中带有粘液或粘液血便,偶有腹痛,极少数大便时有肿物自肛门脱出。一些患者可有长期便血或贫血。有家族史的患者需提防大肠息肉的出现。
胃肠息肉在线咨询
更多
胃息肉摘除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后期恢复时要注意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尽量避免吃生冷及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以吃稀饭、面条、软饭,补充肉、蛋等优质蛋白。不能抽烟、喝酒,避免喝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饮料,避免暴饮暴食。术后需要观察有没有腹痛的情况以及有没有出血的情况,比如呕血或者大便呈黑色。
1个回答
胃息肉问题应该怎么治疗
胃息肉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目前常规的胃息肉都是在胃镜下采取镜下治疗。主要是针对<2cm以下的胃息肉,通过在镜下取病理或者是通过镜下采取电凝、电烧的办法,给予及时的切除息肉。如果是小息肉,通过取病理的时候,就可以完全给予切除,一般是<0.6mm,1-2cm之间的息肉,建议最好住院治疗。因为镜下灼烧的时候容易出现穿孔,或者是出现糜烂。这种情况及时住院,才能更好地进行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1个回答
胃间质瘤大小多少属于良性
患者有可能是胃间质瘤良性,因为胃间质瘤目前比较经典的是根据肿瘤大小以及有丝分裂指数来评估:肿瘤直径<2cm,MI<5/50高倍视野则认为是良性的。建议患者进一步确诊疾病,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果是良性的话,患者的病情还比较容易治愈的。希望上述可以帮助到你,谢谢。
1个回答
如何快速减腿部
息肉是一种隆起物,它形成方式大体分3点:第1点,肿瘤性息肉,多由于单核细胞异型性增生形成,包块隆起于粘膜表面,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可能为良性肿瘤或者恶性肿瘤。第2点,炎性刺激导致,急性炎症或者慢性炎症刺激,粘膜表面常明显隆起形成增生性结节,就形成了炎性息肉。第3点,异物存在,如血吸虫性息肉,多由于血吸虫异物在局部引起结节性增生形成。
1个回答
得了子宫内膜息肉会癌变吗
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的常见病,是由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所致。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良性的病变,这个情况通常是不会发生癌变的,但是如果反复出现出血的现象就需要特别注意,这个情况可能会导致子宫内膜癌的出现。建议您尽快去医院做一下检查,看一下具体的情况。本病容易复发,手术后应定期复查,每3个月复查一次,但对无症状者,不必反复手术治疗。平时需要注意避免紊乱、不洁的性生活,房事前最好男女双方都做好个人的局部卫生。
1个回答
做胃息肉手术需要做全麻吗
胃息肉是胃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致病因素之前通称为息肉,大部分情况下,息肉是因为黏膜的细胞生长聚集形成的。手术是在胃镜下进行切除的。有的时候选择是否麻醉也会根据患者的意愿。麻醉主要是减轻胃镜不适感,切除本身不会导致疼痛感。胃息肉手术不一定要选择全麻,在息肉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局部麻醉利用胃镜的直视直接手术就可以了。如果息肉很大是需要做剖腹手术的,这种情况是必须全麻的。建议先详细检查,确认息肉大小之后,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