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无精症

>

精子酶细胞化学诊断弱精症

精子酶细胞化学诊断弱精症

  精子酶细胞化学能诊断出弱精症吗?精子酶细胞化学是如何检查的呢?

  适合人群

  自发性弱精症的不育患者,年龄27~35岁,结婚1年未育。无有害因素接触史,家族无遗传病史,夫妻双方体检健康,性功能及射精功能正常,未用避孕药具,有正常性生活,无其他不育原因。

  精液分析

  禁欲5天,以手淫取出精液,室温下(20℃~25℃)20分钟内液化。镜检精子密度大于20×106/ml,不正常形态少于20%,无凝集现象,白细胞少于5个/高倍视野,但活动精子少于50%,快速直线前向运动精子少于25%。

  检查方法

  酶染色:取精液涂片,自然干燥后做4种精子酶细胞化学染色:琥珀酸脱氢酶(SDH)用Nachlas氏硝基四氮唑蓝法;乳酸脱氢酶((LDH) 用Nachlas氏硝基四氮唑蓝加辅酶法;三磷酸腺苷酶(ATP)用Wachstein氏硝酸铅中性法;酸性磷酸酶(ACP)用Gomori氏醋酸铅法。

  镜下观察:每例任选5个区镜下观察,每区数100个精子,记录精子尾部各酶活性的阳性百分比,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数值。

  仪器设备

  普通化验室条件即可,相关试剂及显微镜。

  诊断价值

  应用酶细胞化学技术观察到弱精症精子尾部SDH、LDH、ATP、ACP酶活性百分比普遍下降,但仅有前3种酶活性下降有意义,ACP下降无显著性差异;而且观察前3种酶活性下降有伴发现象,3种酶活性同时下降者占半数,2种酶活性同时下降者占40%。此方法可用作原因不明男性不育症诊断的补充,同时也进一步提供了治疗线索。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显色明晰,易于观察,结果可靠,普通化验室皆可进行,所以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不孕症治疗成功新经验》《泌尿外科疾病诊疗知识》】

无精症在线咨询

更多

男性不育要检查哪些

男性不育检查一般都很简单,一般家庭都能够接受,男性不育检查项目:1、精液常规检查看看精子质量、活动率和畸形率;2、阴茎彩超(查男科六项)检查看睾丸、阴茎、龟头、生殖系统、附睾炎等,看看是是否有炎症;3、血常规化验查看是否有传染病及染色体异常等大概300元左右,检查前不要喝水、吃饭要空腹,以免引起结果出现误差,造成假阳性。建议你最好的正规的专科的不孕不育医院做全面的检查,查明病因,及早的治疗,从而才能确保生育的健康!

1个回答

男性不育有哪些原因

男性不育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精子质量差,精索静脉曲张,药物副作用以及长期熬夜劳累等。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结合优生5项,泌尿系彩超,精液常规,睾丸彩超,心电图,电解质等明确病因,部分原因导致的不育可以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纠正,备孕期间不能饮酒,吸烟可以适当的做一些强身健体的有氧运动,比如打排球,仰卧起坐,俯卧撑,爬山等,避免情绪激动。

1个回答

男性不育如何预防

预防男性不育,首先要注意,尽量避免睾丸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如长时间的骑自行车、泡温泉、穿过紧的牛仔裤等。避免睾丸温度过高,导致精子死亡或者生精异常。还有,从事高温、放射性和有毒性的工作的,建议在脱离工作半年后再考虑生育。有效地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生。避免腮腺炎侵害到睾丸,形成睾丸炎,导致不育。还要注意个人卫生,注意性传播疾病。平时注意锻炼身体,避免剧烈运动。

1个回答

男性不育可以吃什么

男性不育的食疗方法包括:男性不育症患者适当多吃一些肝、脑、肠、肚等动物内脏有利于性激素的合成。多吃冻豆腐、豆腐皮、核桃、芝麻等含精氨酸较多食物更有益于生精。锌缺乏可使睾丸萎缩、性功能减退,食物中以牡蛎、牛肉、鸡肝、蛋黄等含锌最多。戒烟限酒,避免影响精子质量。建议尽快去正规医院就诊,不要耽误时间治疗。

1个回答

男性不育有哪些危害

男性不育症最大的危害肯定是不育,不能生孩子。除此之外的危害有:性交障碍,包括性交昏厥、性交失语、性交癔病、性交猝死、性交恐惧症、鸡精症等;射精障碍,包括早泄、遗精、不射精、逆行射精、射精疼痛、血精等;阴茎癌;男性不育引发睾丸癌,常见于睾丸质地坚硬、沉重的下坠感、无痛性肿大透光。所以,当确诊为男性不育,不论能否再有机会生育,都要积极治疗,查明病因,对症治疗,为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

1个回答

男性不育有哪些危害

男性不育的危害有,1、丧失自信:如果男性患有不育,总是感觉身体不行,造成压力过大,使患者逐渐丧失信心,在心理上产生障碍,恶性循环,后果不堪设想。2、精神不振:不育对家庭生活影响很大。一般男性不育是由男性疾病导致,如早泄。患者通常表现有口干舌燥、小便等不良症状,久而久之会发生精神不振,对周围的事物不感兴趣。3、家庭破裂:若早泄导致不育的话,在性生活中,妻子的性欲得不到满足,并长时间失去了性生活的兴趣,导致积怨越来越多,导致家庭破裂。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