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过敏性哮喘的高发季,特别是对于过敏性体质的患者来说,这个季节更容易诱发哮喘病的发作,一般发作多在凌晨和晚上,发作时会呼吸困难,喘息等,比较难治疗,所以过敏性患者要积极地预防,不仅要注意日常生活饮食方面的预防,也要注意日常用品以及服装材料,尽量避免一切过敏原,具体的预防过敏性哮喘可以从下面5个方面入手:
1、饮食
在饮食方面要注意清淡,不能吃太过油腻不好消化的食物。在哮喘发作时要注意多喝水,以免因为水分不足而使痰液粘稠,不易咳出,阻塞呼吸道。还要忌咸辣,咸辣食品会对咽喉部产生强烈的刺激,易诱发哮喘的发作。此外还应禁烟、酒类、浓茶、含色素的饮料及冷饮、巧克力等也不提倡食用。
2、运动
平时要多注意锻炼身体,增强自身体质,特别是身体较弱的的人要多运动,但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和运动的时间。
3、远离过敏源
平时要注意尽量避免接触过敏源,外出时要注意避免接触花粉、有害气体等,以防出现过敏反应,造成过敏性哮喘的形成或复发。
4、生活环境
生活居住环境要保证清洁,减少灰尘的污染,室内不要种植鲜花,以防引起花粉过敏反应,衣服被褥要勤洗勤晒。过敏性哮喘患者居住的室内要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流通、干燥。室内尘土中有一种肉眼看不见名叫“螨”的生物(螨【译】:节肢动物的一类,体形微小,寄居在人或动物体上,吸血液,能染疾病),它是引发某些哮喘的元凶。这种生物在潮湿天气里会大量滋生,但是室内湿度控制在50%以内时,它就不能大量滋生了。
5、心理辅导
由于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会经常处在精神紧张的环境中,心理压力会增大,情绪的剧烈波动都可以诱发哮喘的发作。因此,支气管哮喘患者要放松心情,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不愉快,避免情绪上的波动以免加重病情。
求医网温馨提示:春季昼夜温差大,天气冷热变化也大,容易引起感冒,而感冒是诱发或加重哮喘的一个重要因素。冷空气的突然刺激,也可直接引起气管痉挛,诱发气喘。因此,患过敏性哮喘的病人穿着要适宜,春天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以及冷空气刺激。
【参考文献:《实用哮喘病防治》《哮喘病生活宜忌与饮食调治》】
哮喘在线咨询
更多
六岁宝宝哮喘
6岁小孩哮喘病的话,一般是需要有采用输液药物的治疗方式,但是如果比较严重的话,则需要有实施手术救治的哮喘病,是一种比较难以自愈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就是由于隔代遗传或者是感冒发烧期间刺激致使的一种病根现...
1个回答
宝宝 哮喘怎么办
宝宝哮喘的治疗方法有:1.宝宝哮喘可以用负离子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对于哮喘的作用是特别显著的,而且对人体没有伤害性。2.负氧离子是通过调节身体力的免疫力细胞,让身体里的免疫力细胞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
1个回答
怎么治疗和预防哮喘
哮喘多是由过敏因素诱发的,所以预防哮喘较好的方法就是避免接触过敏原,呼吸道感染也会导致哮喘的发作,故平时要注意预防感冒。平时生活中患者要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哮喘发作时要给予抗过敏的药物和平喘的药物...
1个回答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治疗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首先要缓解症状,可以采取雾化吸入或者口服扩张气管的药物,例如选择应用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也可以应用茶碱类的药物或者抗胆碱的药物进行治疗。开放通畅气道,并且持续吸氧的方法进行治疗...
1个回答
哮喘能引起咳嗽吗
通常这类患者,一般在早期时会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随着病变逐渐加重,或者是因为变异性哮喘早期症状比较轻,没有给予处理,后期会随着症状慢慢加重,咳嗽的频率会逐渐增多。所以针对这类患者,往往是因为接触空气中...
1个回答
哮喘病的治疗方法
支气管哮喘属于典型的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是由于患者在呼吸过程中吸入过敏性颗粒物导致发病。治疗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避免患者接触和吸入过敏性物质,主要是由佩戴口罩而实现的。如果在佩戴口罩,避免吸入过敏性颗粒...
1个回答
治疗变异性哮喘医院
治疗变异性哮喘建议去当地的正规三甲医院来进行治疗,变异性哮喘会出现呼吸不规律,特别是天气寒冷的时候会加重,心慌心悸,呼吸异常严重还会引起心塞,可以服用一些消炎药或者是抗生素的药物来进行治疗,保持一个...
1个回答
神经性哮喘是怎么回事
神经性哮喘发作反复无常,神经性哮喘可能是家族遗传所导致的,如果家中的父母或祖父母患有哮喘,那么下一代人发展成哮喘的可能性将非常高。也可能是因为环境因素而导致的过敏性反应,比如空气污染,以及汽车排放的尾...
1个回答
心源性哮喘什么引起的
心源性哮喘是由急性左心衰竭发作引起的,部分患者是由急性肺水肿引起的,引起心源性哮喘的症状。这类患者通常以前与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严重心脏病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引起心力衰竭等症...
1个回答
怎么才能知道是不是得了哮喘
哮喘的检查方法:1.可以通过胸片的方法来进行检查。2.可以通过血气分析。3.可以通过肺功能检查。出现了哮喘有可能会导致咳嗽的情况发生,有可能会导致呼吸的困难或引起出现呼吸的急促,在生活中尽量多喝白开水...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