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小儿便秘

>

小儿便秘的中医外治疗法

小儿便秘的中医外治疗法

  小儿便秘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这类病症的主要特征为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有便意而艰涩不畅。起因多为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厚味;先天不足身体虚弱;病后体虚气血亏损。

  小儿便秘多由于摄入食物及水量不足,喂养不当,或突然改变饮食习惯等因素所致。燥热内结,肠胃积热,或热病伤阴、肠道津枯,或乳食积滞,结积中焦,或气血不足、肠道失于濡润等,均可引起大便秘结。当以通腑泻热、润肠通便为治。便秘时不能常用开塞露、肥皂头通便,养成习惯,会导致孩子正常排便反射消失

  采用中医外治疗法有明显疗效,且应用方便,作用平稳,副作用少,疗效确实,还可解除小儿对打针、吃药的恐惧心理,减轻家长心理负担。

  1.中药擦洗法:生姜、艾叶各15g,食盐20g。生姜、艾叶先加水煎煮10分钟,取药液1000ml,然后将食盐加入药中待水温时擦洗小腹部。每次20分钟,以皮肤擦红为宜。每日治疗2次,每剂药可使用2日。主治小儿习惯性便秘;

  2.中药敷足疗法:大黄4g。将大黄研为细末,用醋调为稀糊状,置伤湿止痛膏中心、贴双足心涌泉穴。10~15小时后取下,一般用药1次即效。可清热消积、导滞通便,大黄含蒽醌类化合物,敷贴后通过皮肤吸收,可刺激大肠,增加其推进性蠕动而促进排便;

  3.指压法:用指压迎香、支沟两穴,可刺激大肠蠕动加快,使大便通畅。迎香在鼻孔左右两侧凹陷处。支沟穴在手背腕横纹上3寸,尺桡两骨之间。爸爸或妈妈可用大拇指顺两骨缝隙切压支沟穴3~5分钟,再用食指揉摩迎香穴2~4分钟。局部有酸胀感即可显效。可在解便前20分钟进行;

  4.填脐法:连须葱头3个,生姜1块,食盐9g,豆豉8粒。将上药共捣成碎末,烘热后敷于脐孔上,用胶布固定,敷后不久可以通便;

  5.塞肛法:白萝卜1条,浓盐水适量。将白萝卜条浸入50%的浓盐水中浸2~3天,取出后立即插入肛门内,纳入不久,大便即可通畅;

  6.足浴法:番泻叶9g,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度适可时让患儿足浴,每日治疗1次,每次10~20分钟,每剂药可使用2日。适用于小儿习惯性便秘。

小儿便秘在线咨询

更多

小儿便秘的因素有哪些

儿童便秘的原因如下:便秘与脾胃与内热内分泌失调关于,即吸收功能扭过或胃肠扭动缓慢,如婴幼儿过多摄取油腻食物,蔬菜水果摄取过少。致使胃肠扭动缓慢、排便次数增加、大便干燥、尿血或肛裂等便秘表现出。大龄婴儿便秘症状可能会有一定的心理因素,表现出为大便干燥引来的排便恐惧和长期压制排便引来的便秘症状严重。需求注意让孩子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多锻炼,健康饮食。

1个回答

小儿便秘会不会发烧

小孩长期存在便秘的情况下,可能会致使消化不良,拥有积食,进而会引来发烧,伴发咳的症状,便秘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给孩子口服润肠类药物,日常多给孩子喝白开水,吃许多含有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增进胃肠扭动始终保持大便通畅,比如说香蕉,作好孩子腹部防寒。特别声明不要在孩子面前吸烟,建议给孩子合理的膳食,注意孩子的卫生。

1个回答

小儿便秘排便困难怎么办

孩子几天不拉大便肚子胀考量是因为便秘。需要有饮食互相配合药物调养,饮食上需要有多吃许多纤维素含量比较高的食物,尤其是冬瓜,萝卜,玉米,南瓜,绿叶蔬菜,火龙果,梨等。平时多喝水,饭后1小时后多活动,都可增进肠道循环往复。平时也可以互相配合口服通便的药物稳定大便情况。需要强调的是让孩子注意个人卫生,不要让孩子着凉,注意屋内清洁。

1个回答

推拿治疗小儿便秘

可以到正规小儿针灸馆做针灸,而且小儿便秘通过针灸的方式来稳定,只要方法得宜,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但是一般针灸都是按穴位和经络来的,所以自己不懂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已经开始,可能会引来其他身体不适,一定带孩子如正规的针灸馆,才可以确保针灸后的治疗效果。需求注意孩子饮食要清淡,规律的饮食,规律的作息,一样要均衡。

1个回答

小儿便秘食疗

首先给宝宝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多吃香蕉,梨,苹果,橘子,多给宝宝推拿腹部,多吃许多粗纤维的食物,熬的大米粥,小米粥,绿豆粥也可以熬到梨水,白萝卜水,山楂水都有清热解毒。首先要给宝宝惯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缺肉或者是偏食,适当的增强许多户外的运动,多给宝宝推拿腹部,让宝宝多哭一哭,都可以增进胃肠道的扭动,协助吸收,增进排便。这两天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必须强调声明不要让孩子食辛辣,刺激,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

1个回答

小儿便秘解决方法有哪些?

你好,便秘可能会是肠胃遭到刺激的干扰,可能会是消化不好的表现出,跟肠胃功能性紊乱的结果有关系,建议以后需要有作好细致的药物修补调养,可以动用增进吸收的药物,需要有留意好饮食合理性,禁术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动用容易吸收的食物,留意好卫生干净特别声明不要太过于紧张,有问题应及时的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积极的治疗。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