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小儿腹泻

>

婴幼儿腹泻食疗方法

婴幼儿腹泻食疗方法

  (1)马齿苋粥:鲜马齿苋250克(或干品60克),洗净,切碎,水煎10~20分钟,去渣,加入适 量大米,煮成粥,频服。

  (2)茶叶10~15克,开水沏饮;或水煎加红糖30克,煎至发黑分服;或茶叶适量,食盐少许 ,水煎分服。

  (3)乌梅10克,煎汤代茶饮。

  (4)生葛根汁、藕汁各等份,调服。

  (5)胡萝卜250克,捣碎,水煮开10分钟后,过滤取汁,再加水至500毫升,加糖适量,煮频 饮。

  (6)绿茶蜜饮:绿茶5克放入水中,加沸水冲泡,盖盖浸5分钟,调入蜂蜜适量,趁热顿服, 每日3~4次,可治疗菌痢。

  (7)家庭常备中成药:黄连素等。

  3寒泻 多由饮食过凉或腹部着凉引起。表现为大便清稀,日久难愈,夹有不消化物,臭气 不甚,肠鸣隐痛,手足发凉。治宜温中祛寒止泻。

  (1)锅巴炭:饭锅巴50克炒成炭,研细末,每次3~6克,日2次。

  (2)柿饼2个,放米饭上蒸熟,分两次食用。

  (3)姜糖饮:生姜5片,红糖50克,清水适量,煮沸即可,趁热饮用。

  (4)糯米固肠粥:炒糯米30克,淮山药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许。加糖或盐食用。

  (5)绿豆、胡椒各等量研末,每次服3~6克,日3次,开水送服。

  (6)外治法:胡椒粉少许放于膏药上贴脐部,或大蒜头捣烂,贴足心或脐部。

  (7)家庭常备中成药:藿香正气液、苍苓止泻口服液等。

  4脾虚泻 多见于久泻之后。特点为便稀,多饭后即泻,不臭,有不消化物,时轻时重,伴 面黄体弱、睡时露睛等症。治宜健脾止泻。

  (1)山药羹:炒山药研粉,每次10~15克,开水调糊,沸水冲服,每日服2次。

  (2)山药蛋黄粥:生山药(干)30克研细粉,温水调成稀糊状,煮沸,加熟**黄2个,调匀, 每日空腹食2~3次。

  (3)焦米汤:大米适量,洗净,晒半干,炒至焦黄,100毫升水中加焦米6~10克,文火煮1小 时,加食盐少许,饮汤。

  (4)高粱米第二遍糠30克,放入锅内炒成焦黄色,有香味,除去上面多余的粗壳,每次3克, 水冲服,每日服3次。

  (5)酸石榴皮适量水煎,加红糖,频服。

  (6)无花果5~7个,水煎服。

  (7)家庭常备中成药:参苓白术口服液。平胃散、婴儿散等。

  此外,家庭常备药物中,还应包括米雅、斯蜜达等胃肠黏膜保护剂。

小儿腹泻在线咨询

更多

小儿腹泻细菌感染

严重腹泻(有时伴随有呕吐),同时有腹痛、血便、发烧,往往是病毒或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导致的。这种感染某些是可以自我愈合的,但某些也可能非常严重(例如由半生不熟的肉类里含有的大肠杆菌导致的感染)...

1个回答

引起夏季小儿腹泻的原因

引起夏季腹泻的病原体一种是产毒性细菌,第二个是侵袭性细菌,产毒性细菌引起潜伏期通常是一天到两天比较急,一般白细胞低于五个或者是没有白细胞。主要是改变就是胃肠道症状为主,它可以引起腹泻的频繁,量比较多,...

1个回答

怎样才算是小儿腹泻

有的人可能会一天排便一到三次,有的人可能会一周只排便三次,也就是隔天一次,在这个范围内都相信是比较正常的。这种大便含水量在60%~80%。如果粪便特别稀薄,低于正常的含水量,或次数大于每天3次,排便的...

1个回答

小儿腹泻的推拿

首先轻按并揉捏足三里,在点设在膝盖膝盖骨下的凸出部分做为起点,四个手指向上伸至胫骨外侧。揉穴位能有效调整肠胃,增进吸收和理气。推拿方法:用拇指腹部推拿足三里约200次,通常是腿部酸痛时,效果较好。再是...

1个回答

小儿腹泻问题

可以及时的吃许多小儿腹泻药物来实施救治,因为宝宝很有可能是饮食或者是着凉所致使的恶心呕吐,必须及时救治,因为恶心呕吐严重,对宝宝的身体也是会有一些伤害的,而且在恶心呕吐期间一定让宝宝多喝许多温开水,以...

1个回答

小儿腹泻和呕吐怎么办?

孩子再次出现拉肚子和干呕的情况考量,是吃坏东西引来的,这种情况暂时不建议给孩子吃任何食物以及药物,先通过小儿针灸给孩子实施肠胃功能的调养,等孩子干呕的症状纾解以后,给孩子适当的服食助消化类的药物和止泻...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