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小儿肺炎

>

大叶性肺炎的治疗方法介绍

大叶性肺炎的治疗方法介绍

  治疗大叶性肺炎不建议单一的使用药物来控制,可以配合不同的治疗方法来进行,中医是以绿色、自然为治疗原则对大叶性肺炎进行治疗,西医认为本病可有多种细菌引起,绝大多数为肺炎链球菌,治疗方法多样,患者可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同时注意平时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多锻炼增强抵抗力,注意预防疾病的发生。

  大叶性肺炎的中医治疗

  1.邪犯肺卫

  治宜辛凉解表,宣肺止咳。方药用银翘散加减:银花20克、连翘15克、大青叶30克、薄荷6克 前胡9克 桔梗9克 杏仁9克 桑白皮12克 玄参18克、芒根30克。

  2.痰热壅肺

  治宜清热解毒,宣肺化痰。方药用麻杏石甘汤合苇茎汤加减:麻黄6克 杏仁9克 生石膏30克 鱼腥草30克 虎杖15克 蒲公英30克 黄芩15克 冬瓜仁15克 桃仁10克 生薏仁30克 芦根30克 甘草6克。

  3.热入营血

  治宜清营透热,清心开窍,凉肝熄风。方药用清营汤加减:水牛角30克 黄连9克 生地24克 玄参15克 麦冬12克 银花30克、连翘12克、鱼腥草30克 丹皮12克 菖蒲10克 白芍18克 甘草6克。神昏加服安宫牛黄丸、抽搐加羚羊角、全蝎。

  4.正气虚脱

  治宜益气固脱,回阳救逆。方药用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味:人参10克 熟附子9克 肉桂6克 麦冬12克 五味子9克 龙骨20克 牡蛎20克。

  5.温邪伤阴

  治宜益气养阴,清肺化痰。方药用竹叶石膏汤加减:竹叶9克 石膏20克 麦冬12克 太子参20克 桑白皮12克 地骨皮12克 石斛9克 贝母9克 瓜萎15克。

  大叶性肺炎的西医治疗

  1.抗菌素治疗

  青霉素、磺胺类药、红霉素、洁古霉素、先锋霉素IV号。

  2.对症治疗

  (1)高热者:一般不使用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退烧药,避免因严重脱水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

  (2)疼痛及严重烦躁不安者:可予以水合氯醛镇静治疗者亦不使用可卡因、安定等抑制呼吸类药物。

  (3)咳嗽咳痰者:氯化铵合剂。

  (4)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5)休克呼吸衰竭:作相应处理。

  (6)颅内高压者:使用利尿剂。

  3.疗效评价

  (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血白细胞总数正常,肺部阴影完全吸收。

  (2)好转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正常,肺部阴影大部分吸收。

  (3)未愈症状、体征无好转。

  4.应急处理

  (1)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多维生素及易消化食物饮食,鼓励病人多喝水或菜汤以补充水分。

  (2)全身应用大剂量抗生素如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等。

  (3)高热者可在头、腋下、腘窝等处放置冰袋或冷水袋,全身温水或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处理,必要时口服解热药物如APC、消炎痛等。

  (4)神志恍惚或昏迷者,及时清除口腔内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5)休克者应平卧,头稍低,并速送医院抢救。

小儿肺炎在线咨询

更多

憋气20秒正常吗

连续20秒的话,这属于正常情况,如有的游泳教练憋气的时间会超过20秒。而且继续锻炼,增强自己的体质的话,也可以超过20秒的。当然这也是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有的人肺活量就小,所以憋气不能超过20秒。可以增加自己的肺活量。提高自己,憋气的时间。

1个回答

肺结节0.5cm大吗

部结节0.5厘米,很有可能只是炎症引起的,可以遵循医生的指导来进行抗感染的治疗,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到医院进行复查,如果结节没有增大的迹象,做技术的治疗即可,当然如果发现体内有增大的迹象,就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来明确诊断。当然如果发现体内有增大的迹象,就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来明确诊断。

1个回答

肺结节能喝黄芪泡水吗

癌症患者在化疗后一般身体都较虚弱,应该要及时补充营养以提高自身的抗肿瘤免疫力,饮食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这一点,中药黄芪可以有效帮助肿瘤患者在化疗后提高身体免疫力。黄芪作为肿瘤治疗的辅助中药,对化疗后癌症患者的体质恢复起了很大帮助。

1个回答

蒲公英茶能治肺结节吗

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类似西药的消炎作用。可以用于多种感染的辅助治疗。肺结节一般是由于肺部的炎性引起的,治疗的时候可以根据病情,使用蒲公英或者使用其他作用类似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蒲公英泡水可以缓解症状,但是不能治疗肺结节,所以肺结节患者需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并且平时要注意多休息,尽量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辛辣生冷油腻刺激性的食物,不要吸烟喝酒,不要熬夜。

1个回答

间质性肺病症状有哪些

ILD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渐进性劳力性气促、轻咳、双下肺吸气末捻发音或湿啰音,杵状指,胸片示双肺弥漫性网格状影。气促是最常见的首诊症状,多为隐匿性,在较剧烈运动时已经开始,渐进性缓解,常伴浅快呼息。许多患者伴发明显的易疲劳感。大多数ILD患者有咳症状,多以轻咳为基础。个别病例有极少量白痰或白泡沫痰。胸痛较少见,个别结节病患者诉胸骨后隐痛,自可见于ILD拆分胸膜炎症的患者。

1个回答

请问坐骨神经痛吃什么药

  中医治疗   (一)【方名】蠲痹镇痛汤。   【辨证】寒湿闭阻。   【治法】散寒除湿,通痹止痛。   【组成】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细辛6克,牛膝15克,苍术12克,防己12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川芎15克,桂枝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周天寒方。   (二)【方名】皂独附姜汤。   坐骨神经痛针灸理疗【辨证】风寒湿邪凝滞,经络瘀阻。   【治法】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组成】皂刺30克,独活9克,附子9克,肉桂6克,姜黄15克,苍术15克,薏仁30克,防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吕广振方。   (三) 【方名】舒筋活络饮。   【辨证】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   【治法】舒筋活络,行血止痛。   【组成】独活15克,灵仙12克,千年健10克,杜仲12克,牛膝15克,续断12克,木瓜10克,鸡血藤30克,红花9克,当归12克,川芎9克,地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曾冲方。   (四)【方名】通经止痛汤。   【辨证】风寒湿气侵入肌肤,流注经络,湿凝为痰,痰瘀互结,闭塞遂道,营卫失其流畅。   【治法】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涤痰通络。   【组成】制南星10克,白芷10克,黄柏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羌活10克,威灵仙25克,苍术15克,桃仁15克,防己15克,元胡15克,独活15克,龙胆草6克,神曲12克,桂枝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天为1疗程。   【出处】李治方方。   (五)【方名】驱痹汤。   【辨证】寒湿阻络。   【治法】通阳开痹,驱湿逐寒。   【组成】细辛6-12克,制草乌6-12克,制川乌6-12克,麻黄15克,牛膝20克,木瓜20克,乳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细辛、制川草乌的药量即先从小量开始,逐渐增量。   【出处】李述文方。   (六)【方名】蛇蝎汤。   【辨证】风寒侵袭,脉络阻滞。   【治法】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组成】乌梢蛇10克,炒地龙10克,僵蚕10克,桂枝10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全蝎6克,制川乌6克,制草乌6克,蜈蚣4克。   【用法】川、草乌先煎半小时以减少毒性,后入他药,取药液300毫升,每日1剂。   【出处】王健民方。   (七)【方名】薏苡附子散合芍药甘草加味。   【辨证】阳虚气弱,寒湿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利。   【治法】温阳益气,散寒祛湿,和血通络。   【组成】薏苡仁70克,制附子25克(先煎),炙甘草30克,赤芍20克,黄芪30克,党参20克,当归15克,卷柏12克,木通10克,秦艽18克,海风藤10克,鸡血藤12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牛膝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程广里方。   (八) 【方名】坐骨神经Ⅰ号方加味。   【辨证】寒热瘀阻。   【治法】散寒祛湿,舒筋活络。   【组成】川牛膝60-120克,黄柏9-12克,生苡仁30-40克,川芎10-12克,木瓜12-18克,细辛4-6克,苍术10-15克,独活10-15克,土鳖虫10-15克,桑寄生30克,淫羊藿30克,鸡血藤30克,伸筋草30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宋新家方。   (九) 【方名】坐骨丸。   【辨证】气血两虚,寒湿痹阻。   【治法】益气活血,舒筋止痛。   【组成】党参60克,当归60克,木瓜60克,延胡索60克,甘草60克,续断90克,全蝎30克,落得打30克,甘松30克,蜈蚣20条,蜂房2只。   【用法】研末炼蜜为丸,每服6克,日服3次。   【出处】章次公方。   (十)【方名】痛痹汤。   【辨证】寒湿之邪侵袭,气血流行不畅。   【治法】温经通络,祛风散寒。   【组成】乌蛇20克,延胡索10克,申姜10克,鸡血藤25克,牛膝15克,丹参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乳香7.5克,没药7.5克。   【用法】水煎服,

2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