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小儿肺炎

>

小儿肺炎症状多 家长需要多方面做好护理

小儿肺炎症状多 家长需要多方面做好护理

  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往往会患上小儿肺炎这种疾病,发现孩子得了小儿肺炎后家长也是十分着急的,因为小儿肺炎的危害确实也是不小的,家长朋友们在为孩子进行治疗的时候也要做好小儿肺炎的护理,这样才能让宝宝们更快更好的康复,为帮助家长朋友们掌握小儿肺炎的护理方法,本文将做出详细的介绍。

  一、观察病情变化

  妈妈们一定要密切观察的小儿肺炎宝宝的精神、呼吸及体温等的变化,如果宝宝在治疗中突然出现剧烈的咳嗽、呼吸困难、口唇发紫等严重症状,妈妈们一定要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二、要注意休息

  宝宝得小儿肺炎以后一定要卧床休息,还要保持室内的安静,空气的流通。冬季因为空气比较干燥,室内又有暖气可能会加重宝宝的病情,最好在室内装有加湿器,以提高室内的空气湿度,利于痰液的排出。

  三、坚持治疗

  应遵医嘱按时吃药或输液治疗,爸妈不可以随意减药或加大剂量,更不能给宝宝吃成人止咳祛痰药,避免病情反复发作或出现因药物使用不当而出现的种种不良反应。小儿肺炎宝宝在有痰的时期,最好不要给宝宝吃止咳药,要以化痰为主。

  四、加强营养

  小儿肺炎宝宝在患病期间的饮食一定要合理的搭配,一定要注意补充蛋白质,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在发热期间要以清淡易消化、流质半流质的食物为主;让宝宝多喝水和果汁,以补充水分和维生素。注意在喂宝宝食物或药物时,应该把宝宝抱起来,避免直接灌入宝宝的口中。喂奶时一定要注意防止呛奶,防止误吸入肺内,最 好用小勺慢慢地喂奶,一次不要喂太多,多喂几次以防呕吐。

  五、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及时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注意要给小儿肺炎宝宝经常更换体位,宝宝在咳嗽的时候,一定要帮宝宝拍拍后背,可以使痰液松动,以利于痰液的咳出。如果痰液特别粘稠,就要给予雾化吸入治疗,主要是使痰液变得稀薄。如果宝宝年龄太小,不能将痰液咳出,应当用宝宝专用吸痰管将痰吸出。

  六、发热的护理

  如果小儿肺炎宝宝发热超过39℃,可以先用物理降温的方法降温,或者同时给予退烧药,宝宝在发热时要给宝宝穿宽大的衣服,不要给宝宝盖过厚的棉被,要适当减少衣服,以利于散热,要为宝宝定时擦拭和保持衣服的干爽,服退烧药后一定要给宝宝多喝水,以利于出汗退热和补充体内丢失的水分。

  关于小儿肺炎的护理问题现在就为家长朋友们介绍完了,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能够有帮助,家长朋友们应该掌握这些小儿肺炎的护理方法,最后祝愿宝宝们能够早家长的呵护下尽快康复。

小儿肺炎在线咨询

更多

年轻女性间质性肺病怎么治

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根据疾病原因决定使用何种药物。首先了解相关的原因,如果是跟环境因素有关,或者是某种放射性的物质引起的,可以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药来治疗,能起到好的效果。而有些患者在发病的过程中很容易转变为肺纤维化,那这种情况的联合抗纤维化制剂来控制病情。

1个回答

憋气20秒正常吗

连续20秒的话,这属于正常情况,如有的游泳教练憋气的时间会超过20秒。而且继续锻炼,增强自己的体质的话,也可以超过20秒的。当然这也是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有的人肺活量就小,所以憋气不能超过20秒。可以增加自己的肺活量。提高自己,憋气的时间。

1个回答

肺结节0.5cm大吗

部结节0.5厘米,很有可能只是炎症引起的,可以遵循医生的指导来进行抗感染的治疗,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到医院进行复查,如果结节没有增大的迹象,做技术的治疗即可,当然如果发现体内有增大的迹象,就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来明确诊断。当然如果发现体内有增大的迹象,就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来明确诊断。

1个回答

肺结节能喝黄芪泡水吗

癌症患者在化疗后一般身体都较虚弱,应该要及时补充营养以提高自身的抗肿瘤免疫力,饮食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这一点,中药黄芪可以有效帮助肿瘤患者在化疗后提高身体免疫力。黄芪作为肿瘤治疗的辅助中药,对化疗后癌症患者的体质恢复起了很大帮助。

1个回答

蒲公英茶能治肺结节吗

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类似西药的消炎作用。可以用于多种感染的辅助治疗。肺结节一般是由于肺部的炎性引起的,治疗的时候可以根据病情,使用蒲公英或者使用其他作用类似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蒲公英泡水可以缓解症状,但是不能治疗肺结节,所以肺结节患者需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并且平时要注意多休息,尽量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辛辣生冷油腻刺激性的食物,不要吸烟喝酒,不要熬夜。

1个回答

请问坐骨神经痛吃什么药

  中医治疗   (一)【方名】蠲痹镇痛汤。   【辨证】寒湿闭阻。   【治法】散寒除湿,通痹止痛。   【组成】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细辛6克,牛膝15克,苍术12克,防己12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川芎15克,桂枝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周天寒方。   (二)【方名】皂独附姜汤。   坐骨神经痛针灸理疗【辨证】风寒湿邪凝滞,经络瘀阻。   【治法】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组成】皂刺30克,独活9克,附子9克,肉桂6克,姜黄15克,苍术15克,薏仁30克,防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吕广振方。   (三) 【方名】舒筋活络饮。   【辨证】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   【治法】舒筋活络,行血止痛。   【组成】独活15克,灵仙12克,千年健10克,杜仲12克,牛膝15克,续断12克,木瓜10克,鸡血藤30克,红花9克,当归12克,川芎9克,地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曾冲方。   (四)【方名】通经止痛汤。   【辨证】风寒湿气侵入肌肤,流注经络,湿凝为痰,痰瘀互结,闭塞遂道,营卫失其流畅。   【治法】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涤痰通络。   【组成】制南星10克,白芷10克,黄柏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羌活10克,威灵仙25克,苍术15克,桃仁15克,防己15克,元胡15克,独活15克,龙胆草6克,神曲12克,桂枝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天为1疗程。   【出处】李治方方。   (五)【方名】驱痹汤。   【辨证】寒湿阻络。   【治法】通阳开痹,驱湿逐寒。   【组成】细辛6-12克,制草乌6-12克,制川乌6-12克,麻黄15克,牛膝20克,木瓜20克,乳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细辛、制川草乌的药量即先从小量开始,逐渐增量。   【出处】李述文方。   (六)【方名】蛇蝎汤。   【辨证】风寒侵袭,脉络阻滞。   【治法】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组成】乌梢蛇10克,炒地龙10克,僵蚕10克,桂枝10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全蝎6克,制川乌6克,制草乌6克,蜈蚣4克。   【用法】川、草乌先煎半小时以减少毒性,后入他药,取药液300毫升,每日1剂。   【出处】王健民方。   (七)【方名】薏苡附子散合芍药甘草加味。   【辨证】阳虚气弱,寒湿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利。   【治法】温阳益气,散寒祛湿,和血通络。   【组成】薏苡仁70克,制附子25克(先煎),炙甘草30克,赤芍20克,黄芪30克,党参20克,当归15克,卷柏12克,木通10克,秦艽18克,海风藤10克,鸡血藤12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牛膝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程广里方。   (八) 【方名】坐骨神经Ⅰ号方加味。   【辨证】寒热瘀阻。   【治法】散寒祛湿,舒筋活络。   【组成】川牛膝60-120克,黄柏9-12克,生苡仁30-40克,川芎10-12克,木瓜12-18克,细辛4-6克,苍术10-15克,独活10-15克,土鳖虫10-15克,桑寄生30克,淫羊藿30克,鸡血藤30克,伸筋草30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宋新家方。   (九) 【方名】坐骨丸。   【辨证】气血两虚,寒湿痹阻。   【治法】益气活血,舒筋止痛。   【组成】党参60克,当归60克,木瓜60克,延胡索60克,甘草60克,续断90克,全蝎30克,落得打30克,甘松30克,蜈蚣20条,蜂房2只。   【用法】研末炼蜜为丸,每服6克,日服3次。   【出处】章次公方。   (十)【方名】痛痹汤。   【辨证】寒湿之邪侵袭,气血流行不畅。   【治法】温经通络,祛风散寒。   【组成】乌蛇20克,延胡索10克,申姜10克,鸡血藤25克,牛膝15克,丹参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乳香7.5克,没药7.5克。   【用法】水煎服,

2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