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清学检查
(1)血清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一般均超过171.0µmol/L(10mg/dl),平均每天增长17.1µmol/L(1mg/dl)或更多,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2)酶胆分离:重症肝病丙氨酸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显著下降,与胆红素上升呈分离现象,即“酶胆分离”。因丙氨酸转氨酶主要分布于肝细胞浆内,轻症肝炎或某些肝病患者,细胞膜通透性改变,胞浆内的酶释放入血,丙氨酸转氨酶升高;当肝细胞受到严重损伤时,线粒体也受累,血中丙氨酸转氨酶则降低。谷草转氨酶分布于肝细胞浆及线粒体内,人体患急性肝炎时释入血中,但失活较快,故较丙氨酸转氨酶值低;而线粒体遭破坏后,则谷草转氨酶释出进入血液循环,血中浓度增高且大于谷丙转氨酶,改变了丙氨酸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比值,故监测丙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对判断肝细胞损伤有重要意义,比值减小表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良。
(3)血氨基酸测定:支/芳氨基酸比值正常时其摩尔比为3∶1~4∶1,重症肝炎者降至1∶1~1.5∶1以下。游离色氨酸明显增高,对促进肝性脑病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4)前白蛋白测定:可早期反应肝衰竭。肝衰竭会影响蛋白质合成,白蛋白在体内半衰期约为20天,前白蛋白仅为1.9天,因而其在患者血中浓度下降出现较早。
(5)甲胎蛋白(AFP)阳性:表示肝细胞再生能力旺盛,见于正常新生儿或肝癌患者。肝损伤后有肝细胞再生时AFP亦呈阳性。若肝细胞进行性坏死时AFP由阴性转为阳性,浓度逐渐升高,表明有肝细胞再生,预后良好。
2.凝血象检查
(1)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或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对诊断及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轻症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60%,重症常低于40%,示预后不良。
(2)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有关检测:红细胞形态异常,呈三角形、芒刺状或有碎片,血小板进行性减少,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均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期指标。如发现纤维蛋白降解物(FDP)增加,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则有纤维蛋白溶解亢进。
3.病原学检测 应用酶联免疫法或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病毒性肝炎相关抗原或抗体,或DNA探针杂交检测病毒核酸确定病原,必要时通过肝脏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病毒抗原和病毒核酸。对并发细菌感染或真菌感染应多次进行血培养等检查。
1.B型超声检查 可监测肝、脾、胆囊、胆管等器官大小、超声影像,及有无腹水、肿物等。
2.脑电图检查 肝性脑病早期,患者即表现异常。
3.肝活体组织检查 采用1s针刺负压吸引技术进行肝活体组织检查,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对肝炎、遗传代谢性肝病能协助确诊,或有助于判断预后。病毒性肝炎肝细胞有广泛严重坏死者预后不佳;细胞肿胀型者预后较好。
小儿肝病在线咨询
更多
3岁儿童肝功能异常的表现有什么
三岁的宝宝出现肝功能异常,可能有以下的表现:1、患儿会出现倦怠、乏力、嗜睡等症状。2、有的孩子可能会有牙龈出血、鼻出血等问题。3、孩子会出现消化道的症状,比如说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所以要尽快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1个回答
小儿肝炎能不能治疗好呢
肝炎治愈的情况是取决于患者的病情、肝炎类型以及治疗的及时情况,急性乙型肝炎非常容易治愈。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效果与是否得到及时治疗以及患者的状况有关,感染时间短,机体免疫力强,患者得到及时治疗,目前有些病人可以治愈,丙型肝炎可以完全治愈,药物性肝炎停药后可以恢复。
1个回答
七十天的婴儿需要喂服钙片和鱼肝油吗?
你好,足月宝宝从生后15天开始,就要每天按时补充维生素d400单位以促进钙的吸收,如果没有按时补充,就会引起缺钙的症状。多汗睡眠不实易惊醒枕秃等,都是缺钙的典型表现,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去医院化验微量元素,看看是否缺钙及其严重程度。如果证实缺钙需要补钙治疗。
1个回答
女儿体检发现直接胆红素为12偏高吗?
请描述您女儿的年龄.直接胆红素偏高多系肝脏处理功能下降所致,医生建议复查是有道理的。建议按医生说的日期去医院复查。直接胆红素正常值是0-3.42.因为您女儿的值偏高了,所以要复查,不知道孩子最近是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吗?建议及时的进行治疗看看。
1个回答
小孩乙肝无抗体该怎么办?
三个月后再复查吧,如果还是没有抗体可以考虑进行加强注射的.如果说现在孩子检查是弱阳性和阴性的表现,那么孩子现在是需要到医院再次注射一组乙肝疫苗的,这样的话孩子才可以产生有效的抗体,从而有抵抗病毒的能力.如果孩子近期没有接种乙肝疫苗,建议去医院重新接种.
1个回答
多打乙肝疫苗有什么不好的吗?
对于母亲是乙肝携带者的新生儿,可在出生后24小时内、满月时和6个月时分别注射三次乙肝疫苗,可大大降低新生儿感染率,称为016方案。如果在注射乙肝疫苗的同时再按016方案注射三次乙肝免疫球蛋白,则可以基本上杜绝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的可能。多打一次乙肝疫苗一般来说是不会造成什么不良影响的。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