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发生后,在患者骨折部位可产生疼痛、肿胀、瘀斑等症状,甚至会因剧烈疼痛而并发头、胸、腹部脏器损伤,产生休克,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儿童还处于骨骼发育期,因此在发生骨折后的伤害比成人更大、更严重,除了要及时治疗之外,康复期间的饮食护理也应做到位。
骨折儿童不可避免的要卧床休息,尤其是腿部骨折的患者,由于疼痛、行动不便,再加上不想麻烦家里人,所以擅自选择少吃东西、少喝水以减少大小便的排泄。 其实,骨折患者这样的做法,十分错误。这是因为,卧床的骨折患者,自身活动较少,若喝水少就会导致大便干燥、排便困难;而小便减少还会增加卧床期间患者泌 尿系感染的几率。所以,骨折儿童在卧床期间,更应该多喝水。
其次,“发物”也是食物,骨折患者毋须禁忌。说起“发物”,很多人都会联想 到鱼、鸡蛋等食物。而且很多人都认为,骨折儿童在患病期间应避免食用“发物”,以免这些营养且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容易诱发某些疾病或加重已发的疾病。其实, 发物大部分首先是食物,对于骨折儿童来说并没有什么禁忌。患者家属或护理者切勿过分强调发物的危害一味强调忌口往往导致营养失衡,反而不利于骨折愈合。
此外,骨折后机体在修复损伤过程中,还需要各种营养素,如果骨折患儿偏食,导致营养素补充不足,很有可能会延缓骨折愈合速度或导致骨不连发生。小儿骨折患者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多吃水果青菜。很多人不喜欢吃蔬菜,像甘蓝菜、花椰菜、菠菜、苋菜、空心菜、芥菜、雪菜、竹笋等青菜,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还都含钙较多 (这些青菜含草酸多的蔬菜先焯水破坏草酸,然后再烹调),应该多吃。像苹果、香蕉、桔子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对于骨折的愈合有促进作用。
2、应多吃含蛋白质、钙丰富的食物。骨折后骨的愈合、骨周围组织的修复都需要大量的蛋白质,而动物食材是优质蛋白与钙的主要来源,有些骨折患者是素食主义者,不喜欢吃肉,为了让骨折早日愈合,应该多吃肉、蛋、鱼等食物,其中鱼是最佳选择,可以常喝鱼汤。
3、多吃粗粮。很多患者不喜欢吃粗粮,其实粗粮含有丰富的不可溶性纤维素,有利于保障消化系统正常运转。它与可溶性纤维协同工作,可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浓度,这对骨折的愈合是很有好处的,应该多吃。
温馨提示:总的来说,骨折患儿除了在初期可能会伴有一些轻微的全身症状之外,剩下的时间里大多是没有任何全身症状的,所以在饮食方面也和一般健康人相仿即可。除此之外,在此情况下还可以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选用多品种、富有各种营养的饮食,可以使骨折更快愈合。
【参考文献:《骨伤疾病调养与护理》《临床骨科专科护理指引》】
小儿骨科其他在线咨询
更多
小儿麻痹症前期症状是什么
对于小儿麻痹症的患者来说,在早期孩子有可能会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之后有可能会进入进展期就会出现肌肉萎缩,肌张力降低,全身运动功能下降的情况,同时有的宝宝可能会伴有出现迟缓性瘫痪的可能,随着病情逐渐进展,会出现广泛性的肌肉萎缩,运动功能逐渐下降,甚至导致出现瘫痪。
1个回答
先天小儿麻痹前期有什么症状
小儿麻痹症通常被称为小儿麻痹症,小儿麻痹症的症状可分为前驱期、瘫痪前期和麻痹期。先兆症状有食欲减退,多汗,恶心,呕吐,发热等。麻痹前的症状有高热、头疼、四肢酸痛、三足下垂、头下垂等。随后表现为迟发性麻痹或痉挛麻痹,抽搐,甚至昏迷。
1个回答
小儿麻痹症前期腿疼吗
小儿麻痹症前期腿不疼,主要症状为发热,食欲不振,多汗烦躁和全身感觉过敏,亦可见恶心呕吐,头痛,咽喉痛,便秘,弥漫性腹痛,鼻炎,咳嗽咽渗出物,腹泻等,持续14天若病情不发展即为顿挫型。建议尽快到孩子去正规医院就诊,不要拖延时间。
1个回答
小儿麻痹症的前期症状有哪些
小儿麻痹症,孩子在早期的时候,会出现发热、多汗、头痛、呕吐、食欲不振、咽喉疼痛等症状。由于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侵犯患者的中枢神经和运动神经,所以患儿会逐渐出现肌肉萎缩、运动障碍、肢体畸形、瘫痪等严重的情况。
1个回答
小儿麻痹症的症状是什么
这个小儿麻痹症的患者主要表现就是发烧、食欲不振、多汗、烦躁以及全身感觉过敏,还有一些小孩子可以见到恶心、呕吐、头痛、喉咙痛、便秘、肚子痛、咳嗽、拉肚子等等,这些症状的话可以持续1到4天,当发现这种症状应该及时就医,检查是否是小儿麻痹症。
1个回答
儿童患小儿麻痹的症状是什么
小儿麻痹的症状表现为发烧、食欲不振、多汗、烦躁以及全身感觉过敏等情况,还有一些小孩子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喉咙痛、便秘、肚子痛、咳嗽、拉肚子等症状。小儿麻痹症主要是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这种病的症状跟感冒发烧是一样的。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最新医院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