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小儿哮喘

>

小儿哮喘的防护及治疗 您了解吗

小儿哮喘的防护及治疗 您了解吗

  哮喘的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多数人认为,变态反应、气道慢性炎症、气道反应性增高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参与哮喘的发病过程。 主要是患者吸入了外界过敏原如花粉、尘螨、裘毛、羽毛、烟尘等,或吃了致敏的食物,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当过敏原再次浸入,就引起过敏反应,使体内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白细胞释放各种生物介质如组织胺、白细胞二烯等,这些介质能直接作用于支气管平滑机、呼吸道粘膜和粘膜下的分泌腺体,引起平滑肌痉挛、粘膜肿胀、腺体中粘液分泌增加,导致呼吸道变窄、痰液堵塞、呼吸困难等,从而出现哮喘症状。另外哮喘患者的呼吸道易对外界各种刺激产生过敏反应,也称为气道高反应。这好象有的人皮肤接触某种刺激会引起荨麻疹一样。另外,哮喘病儿的家族中常有哮喘患者或其它过敏性疾病史,说明哮喘病有遗传特点。因此,应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家庭日常护理及用药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寻找诱因,避免过敏原:

  大多数哮喘儿童通过试验可以找出过敏原,以便日后生活中尽量避免接触。医学家把减少接触过敏原的方法总结成4字,即避、忌、替、移。“避”就是避开过敏原,如为花粉诱发的,春秋季节应少去公园和郊外。由尘螨引起的,打扫室内卫生时应叫小孩避开。同时避用地毯。“忌”就是忌口,对那类食物过敏,明确后就不吃。“替”就是替代,退热药引起哮喘时,可用洗温水澡、酒精擦浴来降温。“移”就是离开原生活地移居他乡,南方的可往北方移,北方的也可往南方移。

  (2)增强体质,预防用药:

  哮喘病儿在发作间歇期应进行适度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注意气候变化,衣着要适宜。发病季节前可用些抗过敏药物,如色甘酸钠、酮替芬等,这些药可降低机体过敏状态、稳定肥大细胞或嗜酸细胞膜。卡曼舒口服、卡介苗接种、胸腺素或转移因子的注射等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在预防和减少哮喘发作上取得较好疗效。

  (3)合理用药,减少复发:

  ----①目前尚无药物能要治哮喘发作,但有方法降低机体的过敏状态,用药物缓解支气管痉挛及调整机体抗病能力。降低机体的过敏状态可采用脱敏疗法。即将已知的过敏物制成若干种低浓度溶液,从小剂量开始肌注,坚持2~3年。

  ----②缓解支气管痉挛应优选β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药,目前已研制出疗效高、对心脏副作用小的喷雾剂,如舒喘灵、博利康尼、美喘清等。近年来还研制出肾上腺皮质激素类雾化剂,如二丙酸氯地米松、戌酸倍他米松、丁地去炎松等,其疗效更好。

  ③直接喷雾适合于能合作的孩子,幼儿可于口唇与雾化器喷口间加一储气囊。

  ④没有气雾剂可用氨茶碱口服或静脉注射,每次每公斤体重4~6毫克,6小时1次,以保持血中有效浓度。

  ⑤哮喘急性发作控制后,仍应坚持用药。

  ⑥目前已相继生产出一批长效的茶碱和舒喘灵,可减少服药次数,有利于病儿坚持服药。在医生监护下连服数年,使他们象正常人一样学习和运动。

  据调查,在我国至少有2000万以上哮喘患者,但只有不足5%的哮喘患者接受过规范化的治疗,结合我国哮喘防治情况,国内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呼吸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会在“世界哮喘日”前夕指出:哮喘虽然不能治疗,但实施以控制为目的的疾病评估、疾病治疗和疾病监测的“三步骤”,特别是使用经全球循证医学证实的联合治疗方案,哮喘是能够控制的。在国内,控制哮喘的关键是积极鼓励患者寻求正规的治疗方案。

小儿哮喘在线咨询

更多

宝宝喘气声音很大

有时候宝宝呼吸声音比较重,其实是正常的,有可能是因为宝宝的呼吸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但是宝宝呼吸声音比较重也有可能是患病的前兆,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的情况。宝宝呼吸声音比较重,可能是正常的声音,是由于唾液...

1个回答

小儿哮喘怎么治疗

关于儿童哮喘的治疗,最重要的是听从医生,哮喘的治疗主要分三大部分:1、避免变应原,哮喘其实是气道的慢性炎症,家长要去医院检查找出变应原以避免接触变应原; 2、治疗病因,目前是使用雾化激素类的药物,还可...

1个回答

患了小儿哮喘干咳怎样治疗

孩子出现哮喘干咳的情况,要及时进行治疗如果哮喘不治疗,很容易出现其他的一些并发症,比较常见的有下呼吸道和肺部感染、还容易出现气胸和纵隔气肿等,自由哮喘干咳的情况,注意孩子的保暖,要多让孩子喝点水,饮食...

1个回答

小儿哮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哮喘是一种气道过敏性炎症,发病的原因比较的复杂,很多原因是可能导致哮喘发作的,比如环境因素,饮食结构,药物及病毒,除此之外,空气污染也会引起儿童哮喘的发病,还有一些家庭装修中使用了未达标准的装饰材料刺...

1个回答

小儿哮喘的症状一般有什么

儿童哮喘是儿科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喘息、伴有呼吸困难,常伴有气道高反应性。小儿哮喘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随着污染程度的增加,其发病率也不断升高,常...

1个回答

宝宝喘气声音大怎么回事

婴幼儿再次出现了喘气声很大的话,要留意仔细观察可有患上支气管肺炎,可以去医院做个肺部叩诊仔细检查来实施诊断,如果毛细尿道就会有炎症的话,就会容易产生分泌物不断增多,在呼息的时候就会容易产生有喘气声,可...

1个回答

四个月宝宝喘气粗怎么回事

考量应该是呼息不通畅引来的,要仔细观察宝宝的鼻子里如何有分泌物堵上了鼻孔,从而致使的呼息不通畅,可以冷敷宝宝的鼻翼两侧,但是要留意温度不要过高,宝宝的皮肤比较稚嫩,不要烧伤宝宝,也可以往宝宝的鼻孔里滴...

1个回答

三个月宝宝喘气粗怎么办

孩子喘息粗是由于呼吸困难引发的。也有可能是孩子呛水引发的建议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实施相关检查,以免耽搁救治的较好时期,平时可以适当的给孩子补许多钙,如果孩子在吃母乳的话,宝妈要多吃许多含有维生素和蛋白质...

1个回答

4岁宝宝喘气粗怎么回事

宝宝再次出现这种喘息儿粗的情况要特别注意,可能会是有一些炎症拥有这种情况,可以给孩子实施几下仔细检查,主要是查几下血,同时要做几下拍片仔细检查,看几下可有确认的炎症情况。一般如果诊断之后,可以决定动用...

1个回答

1岁宝宝喘气粗呼哧呼哧是为什么

考量多是上呼吸道感染有痰所引发的,可做抗炎救治,并且服食抗生素实施全身救治,平时应多喝水,滋润喉咙,增进代谢,将身体内的细菌排出来体外,并且平时因留意不要让孩子受寒,致使感冒,引来上呼吸道感染,仔细观...

1个回答

五个月宝宝喘气呼呼的正常吗

是属于正常的范围的现象,几乎每个孩子都会再次出现的声音。但是家长也要留意几下,看一看孩子是不是嗓子有痰,或者是感冒了鼻子不通气等,如果孩子身体并没有什么异常的问题,那么就用不着太太过忧心。可以在孩子睡...

1个回答

没出满月的宝宝喘气有时很粗怎么回事

孩子很可能是呼吸道感染引来的。也有可能是感冒引发鼻塞引来的。**多仔细观察孩子,必要时给孩子喂许多药来纾解症状。孩子毕竟还小建议不要给孩子乱喝药。同时宝妈需要有留意给孩子防寒。始终保持屋内空气流通。...

1个回答

宝宝喘气呼噜呼噜的怎么回事

小婴儿呼息再次出现呼噜呼噜的响声,有可能就是嗓子有痰,有痰的话可以先给宝宝吃点祛痰的药物来纾解症状,饮食上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要以清淡容易吸收的食物为基础,可以通过雾化吸进的方法给宝宝凉血,始终保持...

1个回答

宝宝喘气粗呼赤呼赤地正常吗

这两天再次出现喘粗气,一定是不正常的,孩子再次出现喘粗气,有可能是受寒感冒致使鼻塞,或者是因为气管狭窄引来的呼息不通畅致使的,这种情况首先应当给孩子检查一下可有发烫,如果有发烫就是发烫引来的,呼吸道不...

1个回答

可能关注

翔安15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同安15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海沧15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精选鉴定机构名录) 集美15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2025年更新) 湖里15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思明15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机构名单合集) 南沙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西沙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崖州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天涯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精选鉴定机构名录) 吉阳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2025年更新) 海棠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盐湖16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机构名单合集) 尧都16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城区16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潞城16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屯留16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精选鉴定机构名录) 上党16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2025年更新) 潞州16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离石16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机构名单合集) 北京黄斑水肿在那看比较好 呼和浩特市眼睛整形手术价格 黄斑水肿的中医治疗 山西治疤痕的医院 山西治疤痕的好医院 山西治疤痕到哪家医院好? 山西治疤痕到哪家医院 山西治疤痕比较有效的医院 六岁宝宝腋下白癜风 眼底黄斑出血治疗的费用 长沙治疗老年神经衰弱医院哪儿好 太原看疤痕疙瘩优先选择哪家医院! 太原瘢痕疙瘩医院?这家医院值得一去! 太原治前胸瘢痕疙瘩医院靠谱推荐! 呼和浩特市软肋骨隆鼻 瘢痕疙瘩?求帮选太原好医院! 北京在哪里治疗视神经萎缩好 求推荐,太原治瘢痕疙瘩的好医院! 白癜风治好了能管多久 心脏病有哪些治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