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关白血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甚多,包括对分子遗传改变、预后因素、分子流行病学及药物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推测有两种可能,即获得性遗传损伤可激活细胞的初始致癌基因或灭活肿瘤抑制基因(抗癌基因),二者均可导致肿瘤监控能力丢失,使白血病细胞失控性增殖。这些遗传学上的改变可以为点突变、基因扩增、基因缺失或染色体易位。染色体易位在许多白血病中可以见到。易位可隐藏一个基因到新的位置,使新的初始致癌基因变为启动子或在其他独特基因上成为增强因子。例如在t(8;14)这个染色体易位上,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的增强因子是与MYC基因接近的并列成分,导致Burkitts淋巴瘤。易位也可以发生在两个基因之内,导致基因重排和嵌合蛋白。如在ALL和CML上发现的t(9;22)易位。混合白血病(mix linge leukemia,MLL)基因重排和11q23异常可以发生在淋巴系和髓系白血病,如Ph染色体可以在Ph染色体阳性ALL的髓系或红细胞系的早期细胞中检出,提示在ALL患者,除淋巴系统外可累及多系造血干细胞。
(1)造血干细胞增殖调节异常:白血病干细胞增殖与各系血细胞增殖不成比例,无调控制约关系。细胞增殖不稳定,释放无规律。急性白血病细胞集落仅生成较小的丛,而且对CSF反应异常。已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多能干细胞病变。
(2)多能干细胞或祖细胞分化成熟障碍:急性白血病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原始和早幼细胞的大量堆积,它们不能分化成熟为正常细胞。某些促诱导剂可促进白血病细胞成熟分化。如临床上应用小剂量阿糖胞苷或维A酸等,促使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获得缓解。CML起病时多能造血干细胞发生c-abl基因重排,形成肿瘤前期血细胞克隆,这一转化过程中的克隆、出现细胞遗传学变化,即形成Ph1染色体使ber/abl融合,融合基因下调酪氨酸激酶活力,使细胞凋亡紊乱。
(3)癌基因活化:近年来通过分子遗传学研究证实,人类肿瘤与癌基因有着密切的关系,几乎所有白血病患者均有c-myc或Ha-ras基因表达。急性白血病和慢性急变时c-myc基因表达增高。急性髓性白血病N-ras活性明显增高。早幼粒及其他急性髓性白血病复发时c-myc基因扩增数十倍等。癌基因活化一般通过3条途径即点突变(原癌基因在编码顺序的特定位置上,一个核苷酸发生突变,使相应一个氨基酸发生变化)、扩增(某些癌基因在原来染色体上复制多个拷贝,结果基因产物增加,导致细胞功能异常)和易位(癌基因在原处正常位置转移到其他染色体上,使其静止的原癌基因变为活化的癌基因)。
二.分类和分型
1.MIC分型:国际上将急性白血病的形态学分型、免疫学分型和细胞遗传学分型结合起来称为MIC分型,这样能更准确地反映白血病的生物学特性,指导临床诊治。
(1)按FAB(法、美、英协作组)分型:
ALL:L1、L2、L3型:①L1: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以小细胞(直径≤12μm)为主,治疗反应较好。90%儿童ALL形态分型为L1。②L2: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以大细胞(直径>12μm)为主,治疗反应相对较差③L3: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大小较一致,以大细胞为主;胞浆量较多,深蓝色,空泡常明显,呈蜂窝状,亦称伯基特(Burkitt)性白血病,治疗缓解率很低。
ANLL:ML~M7型:①原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L):骨髓中原粒细胞≥90,早幼粒细胞很少,中幼粒细胞以下阶段不见或罕见。 ②原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又分为M2a:原粒细胞30%~90%,单核细胞<20%,早幼粒细胞以下阶段>10%;M2b:骨髓中异常的原始及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以异常的中性中幼粒细胞(胞核常有核仁,有明显核浆发育不平衡)>30%。③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4):骨髓中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30 %,依颗粒大小又分为:粗颗粒型(M3a);细颗粒型(M3b)。 ④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又分为四亚型:M4a:原粒及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原、幼单核细胞及单核细胞>20%;M4b:原、幼单核细胞增生为主,原粒及早幼粒细胞>20%;M4c原始细胞既具粒系又具单核系特征,此类细胞>30%;M4EO:除上述特点外,有嗜酸颗粒粗大,着色较深的嗜酸粒细胞,占30%~50%。⑤单核细胞白血病(M5):又分为未分化型(M54):骨髓中原单核细胞≥80%;部分分化型(M5b):骨髓中原单核细胞<80%,原单及幼单核细胞>30%。 ⑥红白血病(M6):骨髓中红系细胞≥50%,常有形态异常,非红系原始细胞>30%。⑦巨核细胞白血病(M7):骨髓中原巨核细胞≥30%,原巨核细胞经电镜或单克隆抗体证实。注:ML~M5骨髓细胞计数时要除外红系细胞,即作非红系细胞计数。
(2)按白血病细胞免疫学分型:
ALL根据起源的细胞不同分为二大类,即非T细胞型和T细胞型。非T细胞ALL实际是B淋巴细胞起源,也称为B系ALL。根据白血病细胞所表达的B系或T系分化抗原(CD)再将两型ALL分为若干亚型。
T系淋巴细胞型(T-ALL):约占儿童ALL 10%~15%,常表达T淋巴细胞分化抗原标志,如CD1、CD2、CD3、CD4、CD5、CD7、CD8以及TdT等。
B系淋巴细胞型(B-ALL):约占儿童ALL 80%~90%,胞浆免疫球蛋白(CyIg)从无到有,继之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的出现反映了B细胞向成熟方向发育的过程。SmIg阳性常提示为相对成熟型。B系淋巴细胞其他常用的分化抗原标记有TdT、HLA-DR、CD19、CD22、CD10、CD20以及CD24,其中CD20、CD10出现较晚,至前B淋巴细胞型才出现。成熟B淋巴细胞白血病和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一样常表达smIg。
ANLL的免疫分型工作起步比ALL晚,尚需累积更多的资料进行研究探索。对于形态学难以确定类型的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的检测可以提供鉴别依据。ANLL各亚型的细胞表面标志见表3。
(3)细胞遗传学分型:
ALL的细胞遗传学改变主要包括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改变。其数目的改变有以下5种类型:①数目大于50个的为高数超二倍体,多发生于CDL0( )的B系ALL,一般预后较好;②数目为47~49个的为低数超二倍体,预后次之;③假二倍体,数目虽为46个,但有结构异常,如易位,多见于pre-B-ALL,预后不好;④二倍体,目前的检查方法没有发现结构异常,T-ALL多见此型;⑤亚二倍体,有的为近单倍体,ALL此型很少,预后很差。染色体结构改变以易位最多。有随机和非随机易位。特异的易位与细胞的免疫表型有一定关系。T-ALL:t(10;14)、t(11;14)、t(8;14)、t(1;14)、inv(14)。B-ALL:t(8;14)、t(8;22),t(2;8),t(11;14),t(9;22)t(7;12)、dic(9;12)。Pre-B-ALL:t(1;19),t(9;22)。C-ALL:t(9;22),6q,t/del(12p)。染色体易位是预后不良的因素。ALL若有t(9;22),t(8;14),t(4;11)则预后差。t(4;11)多出现于婴儿白血病,其中包括ALL和AML的M4型或杂合型白血病。
ANLL的染色体改变与许多临床特征有关。ML:t(9;22)、inv(3)。M2:t(8;21)、t(9;22)、t(6;9)、t/del(12)。M3:t(15;17)。M4:t(8;21)、5q inv(3)、t/del(11)。M4E0:inv(16)、del(16)。M5a:t(11q)。M5b:t(3;16)。M6:t(3;5)。M7:inv(3)。
2.按白血病细胞分化程度及病理分类: ①急性白血病:小儿期多见,自然病程约半年。 ②慢性白血病:小儿期少见。自然病程>1年。
3.按细胞克隆起源分类: 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ALL)。 ②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非淋、ANLL)或称急性髓性白血病(AML)。 ③特殊类型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组织嗜碱细胞(肥大细胞白血病)、多毛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白血病、浆细胞白血病、杂合型白血病、难分型(未分化型)白血病等。
4.按临床分型:ALL可分为标危急淋(SR-ALL)和高危急淋(HR-ALL)。1998年6月山东蓉城中华医学会儿科血液学组“小儿急淋白细胞诊疗建议”分型如下:
①<12个月的婴儿白血病。②诊断时已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和(或)睾丸白血病(TL)者。③染色体核型为t(4;11)或t(9;22)异常。④小于45条染色体的低二倍体。⑤诊断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50×109/L。F.泼尼松诱导试验60mg/(m2·d)×7天,第8天外周血白血病细胞≥1×109/L(1000/μl),定为泼尼松不良效应者。⑥标危ALL诱导化疗6周不能获完全缓解(CR)者。
高危ALL(HR-ALL):具备上述任何一项或多项危险因素者。标危ALL(SR-ALL):不具备上述任何一项危险因素者伴有或不伴有t(12;21)染色体核型和≥50条染色体的高二倍体B系ALL。
小儿血液病在线咨询
更多
医生 我手上有明显的紫色血管 和出血点 请问是血液病吗
手上有明显的紫色血管 和出血点 是不是血液病不好说。这个情况下需要有遵医嘱化验仔细检查。一般化验血常规和骨穿诊断。诊断病因以后制订治疗方法。特别注意时应该保证营养物质的足量摄入,营养均衡,避免发生营养不良。
1个回答
血液病人为什么要做骨髓穿刺检查?
血液病的病人外周血液的变动并不能够作出准确的确诊,因为骨髓是体内血液的主要来源,所以当再次发生血病时要对原发的病灶实施具体的病理仔细检查。血液病的确诊仔细检查是对骨髓实施刺击活检,通过刺击活检能明确血液病的类型,血液病的分型是临床诊断上治疗方案制订的主要依据。需求注意平时需要注意饮食营养,注意补气血和蛋白质,多饮水。
1个回答
舌头咬破血流不止,该怎样止血,而且患有血液病?
根据你的叙述,舌头咬破血流远不止,是因为患血液病的原因,这种情况下,不要自己随便解决伤口,最好是到医院急诊科实施专业的救治,尤其是患血液病,同时需要有动用针对血液病的治疗方法。建议患血液病的病人最好喝东西时不要太着急,细嚼慢咽。特别注意平时需要注意饮食营养,注意补气血和蛋白质,多饮水。
1个回答
经常流鼻血是贫血吗?是不是血液病?
经常出现流鼻血,当然有可能会引发贫血的情况,但需要有仔细检查流鼻血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只是鼻腔粘膜干燥,那么平时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可以用温毛巾冷敷鼻孔,这样都可以纾解症状,具体是什么原因需要有通过仔细检查方才能确认,并不是说只有血液病才会再次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平时空气干燥不爱喝水,就有可能引来鼻腔粘膜干燥引发破皮。特别声明不要熬夜和劳累,不要吃一些辛辣、生冷和刺激性的食物。
1个回答
我白细胞低会不会是得了恶性血液病?
白细胞低不一定就是恶性肿瘤的情况,但是白细胞很高的话,则是需要有考量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自身免疫力扭过,也是可以再次出现白细胞低的情况,对于患者白细胞很低,可以先吃点升白细胞的药物,其次需要有按时复查血常规,在饮食上需要有增强营养鼓励救治。需求注意平时多吃含铁食物比如动物内脏,血液,多吃含有维生素C多的蔬菜水果。
1个回答
6号献血,今天收到结果说不合格,但初查都正常,得血液病的几率
你好,这个单纯症状不能够诊断,需要有遵医嘱进一步复检。需要有看具体什么异常。、可以医生指导下来检查和诊断病因以后制订治疗方法。留意歇息。不一定就是血液病。特别声明平时还要注意可以适当的运动,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注意休息。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