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心肌炎

>

专家解析病毒性心肌炎疾病

专家解析病毒性心肌炎疾病

  11例患者均为2009年1月~2010年8月住院收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14~52岁。11例患者中,9例符合ARDS诊断标准翻除5:排除慢性肺疾病和左心衰竭外4点标准。11例患者中,10例有明确的病毒感染史,且7例患者在感染后1周内发病;其中,上呼吸道感染7例,肠道感染3例。主要症状: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呼吸困难;胸闷、憋气9例,心悸7例,晕厥2例,胸痛3例:其中,3例合并急性心包炎,2例同时伴有少量胸腔积液。

  心肌炎是指病原微生物感染或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以心肌细胞坏死和间质炎性细胞浸润为主要表现的心肌炎症性疾病。常规血液检查中急性心肌炎并没有特异性的标志物.急性及早期发作的心肌炎患者,肌钙蛋白通常会升高;而本组病例只有3例患者(27%)肌钙蛋白T(e—TnT)明显增高与此不符,肌钙蛋白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仍不太明确。心肌活检及病毒抗体测定在大部分基层医院无法开展,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心电图及心肌酶及胸片、心脏超声。

  病毒性心肌炎并急性心力衰竭为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其巾一种类型,临床上单纯抗心力衰竭治疗效果差,与张永健四报道的治疗治愈率不符,更差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及心肌梗死等病因引起的急性左心衰的治疗效果。有鉴于此,是否存在其他发病机制.如病毒引起人机体心脏、肺部及肝脏同时损害,心脏主要引起心脏增大、急性心包炎及房室传导阻滞等;肺病主要表现为ARDS或肺部感染:肝脏主要表现为肝功损害。即考虑发病机制一元论,而非诊断一元论,即病毒性心肌炎引起心力衰竭致肺瘀血及肝损害。

  对于病毒性心肌炎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上单纯抗心力衰竭治疗效果差,除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外,宜尽早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及甲基泼尼松龙,必要时应用无创通气。

心肌炎在线咨询

更多

小儿心肌炎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1.有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感染的儿童。 2.患有脊髓灰质炎、水痘、带状疱疹、风疹或流行性腮腺炎的儿童。 3.使用过阿霉素、环磷酰胺等药物的儿童。 如果属于以上一种或多种人群,需要积极消除这些危险因素,并注意患儿的身体情况,如果出现不舒服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

1个回答

新生儿心肌炎的病因是什么

心肌炎是指心肌局灶性或弥漫性炎症病变。心肌炎病因:30余种病毒感染可以致病,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巨细胞病毒、流感病毒、肝炎病毒、腺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风疹病毒、脑炎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等,其中柯萨奇病毒所致心肌炎最常见。发病机理为:病毒感染直接心肌损害;病毒介导免疫损伤;多种致炎细胞因子和一氧化氮等介导的心肌损害和微血管损伤等。

1个回答

心肌炎怎样引起的

导致心肌炎的病因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两种1、感染这个是很重要的原因,往往心肌炎患者绝大多数都有长期感染的病史,当人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混合感染,而且没有经过有效的治疗的时候,往往就会引起心肌感染。2、劳累、营养不良、缺氧、免疫力低下、过度饮酒等,这些虽然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但是都会在感染的前提下,更加容易的导致心肌炎的发生。

1个回答

有心肌炎怎么治疗

得了心肌炎,一定要休息,如果病情为重,必须严格卧床休息,然后要进行积极的配合治疗。通常使用的药物,如果体质比较弱,可以使用胸腺素;营养心肌和支持的药物,有极化液、肌酐、辅酶A、大量的维生素C等进行治疗;还可以口服复方丹参等中药治疗。如果病情危重,还会使用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或者是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等。如果出现有心律失常,还要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选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进行治疗。

1个回答

引起心肌炎的病毒

心肌炎,是由于各种病原体引起的心肌炎症性改变。引起心肌炎的病原体包括:病毒和细菌等。其中,病毒性心肌炎,是最常见的心肌炎类型,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病毒为柯萨奇病毒,其次为艾可病毒,及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等。病毒性心肌炎,可分为轻型病毒性心肌炎和重型病毒性心肌炎。轻型病毒性心肌炎,一般临床症状较轻,可无任何症状或仅有乏力、心悸、胸闷等轻微的表现。重症心肌炎,又称为暴发性心肌炎,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急性心力衰竭,严重时,可引起循环、呼吸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1个回答

心肌炎引起的发热

心肌炎的患者如果出现了发烧的症状,那么可以应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温水擦浴也可以应用药物来进行降温,可以应用布洛芬或者是对乙酰氨基酚。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药品使用请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患者要多喝水,而且还要吃一些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但是一定要注意卧床休息,避免下床活动。还要注意情绪的调理,避免紧张以及焦虑。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