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胸膜疾病

>

胸膜粘连患者的饮食调整

胸膜粘连患者的饮食调整

  一、胸膜粘连吃什么对身体好:

  1、宜食用营养丰富的高蛋白、高热量食物; 2、宜食含维生素A、B、C、D丰富的食物。

  香菇(鲜):香菇为真菌植物门真菌香蕈的子实体,属担子菌纲伞菌科,是世界上著名的食用菌之一。它含有一种特有的香味物质——香菇精,形成独特的菇香,所以称为“香菇”。

  由于营养丰富,香气沁脾,味道鲜美,素有“菇中之王”、“蘑菇皇后”、“蔬菜之冠”的美称。不但位列草菇、平菇之上,而且素有“植物皇后”之誉,为“山珍”之一。

  梨:味甘微酸性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清心解酒毒等,适用于热病烦渴,肺热咳嗽,痰多,大便秘结等,梨生用清六腑之热,熟用滋五脏之阴。

  空心菜:空心菜为夏秋季节主要绿叶菜之一。属旋花科,一年生蔬菜,其叶及蔓茎可供食用。空心菜茎中空,叶直生,叶长心脏形,叶柄长,色绿,质柔嫩。

  萝卜:味辛甘性温,具有健脾消食、化痰定喘下气、安胎、宽中理气、止血活血解毒等功用。适用于风寒咳嗽、肺痿咳血、肺结核、消化不良等证。

  油菜心:油菜的招牌营养素含量及其食疗价值可称得上诸种蔬菜中的佼佼者。据专家测定,油菜中含多种营养素,所含的维生素C比大白菜高。

  二、胸膜粘连患者不能吃什么:

  1、忌饮酒和咖啡; 2、忌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腌雪里蕻:腌雪里蕻色青绿,具有香气和鲜味,咸度适口,质地脆嫩、无根须,老梗、泥沙、污物。

  咖啡:以免加重对胃肠粘膜的刺激。

  三、型模粘连患者食疗方:

  方一、人参龙眼汤丸:红参片6克单独煎3次,取煎液50毫升。龙眼肉12克与红糖10克剁成汤圆心子;糯米粉100克水调做成汤圆面,将心子放入其中,煮熟后冲入人参液。早、晚当点心,1剂分数次食完,可连食1周以上。

  功能补益心气,安神定悸。主治心气不足型心肌病;症见心悸易惊,气短乏力,心神不安,少寐多梦,舌质淡苔薄,脉沉细无力或结代。

  方二、人参麦冬炖猪心:人参5克,麦冬15克,大枣3颗,猪心75~100克,水1碗,放入瓦盅内炖熟,油盐调味。主治心气阴两虚型心功能不全。

  方三、三七炖瘦猪肉:三七粉3克或三七2~4粒,瘦猪肉75~100克,大枣3颗,水1碗,用瓦盅炖熟,油盐调味。主治心肌病;症见心痛者。

胸膜疾病在线咨询

更多

胸膜疾病有哪些

再次出现了胸口闷胀感,必须要留意实施仔细检查,尤其是再次出现了放射性刺痛考量还是有胸膜炎的可能性比较大,不能够剔除有胸膜炎,胸腔积液或者是有其他肺部疾病引来的现象,最好是实施胸部x光拍片仔细检查,确认如何有胸腔积液或者是胸膜肥厚,同时也需要有戒备是有结核性胸膜炎的症状。

1个回答

胸膜炎原因有哪些

多数渗出性胸膜炎是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咳嗽、胸闷、气急,甚至呼吸困难,感染性胸膜炎或胸腔积液激发感染时,可有恶寒、发热,病情轻者可无症状。不同病因所致的胸膜炎可伴有相应疾病的临床表现,胸痛是胸膜炎的最常见症状,常突然发生,程度差异较大,可有不明确的不适或严重的刺痛,或仅存在患者深呼吸或咳嗽时出现,也可持续存在,并因深呼吸或咳嗽而加重。

1个回答

左胸膜增厚粘连有好的治疗方法么

胸膜增厚多数不需要治疗,有轻微的胸闷,会因逐渐代偿而减轻或者消失。加强锻炼,扩胸运动,深呼吸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广泛性胸膜增厚影响肺的呼吸功能,胸膜粘连症状严重者,则应手术治疗,可做胸膜剥脱术。但手术治疗效果不能令医患双方满意,痛苦大,又容易造成新的胸膜粘连和胸膜钙化。

1个回答

治疗胸膜炎的方法是什么

治疗胸膜也可以使用抗生素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平常的话一定要多注意休息,而且要注意饮食清淡,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尤其不要进食一些易致敏的食物。最好到医院进行一个详细的检查,因为每个人的病情不一样,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不用太过担心。

1个回答

乳房下面疼痛是什么症状

根据你所说的情况来看,你在咳时或大口呼息时会有疼痛感,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指导意见:这种情况应当考量是胸膜炎或者是肋间神经炎引来的症状。建议你去医院做个胸片,名诊断以后再对症救治。祝你早日康复面痛这种疾病不易纾解。患者朋友理应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用积极的心态去直面它,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患者抗衡面痛的信心,认为这样一定能获得康复。

1个回答

胸膜疾病并发症会出现什么症状

剧烈胸痛、气促、消瘦等。患侧胸廓活动受限,饱满,叩诊浊音,呼吸音减低或消失。可有锁骨上窝及腋下淋巴结肿大。胸膜粘连胸膜粘连是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患者胸水穿刺吸出后很快又会出现,用化学药剂注入胸膜腔内,造成胸膜粘连,大多数病人的胸水得到控制感染。横膈中央部的壁层胸膜由膈神经支配,这些部位炎症产生的疼痛可牵连到颈部和肩部。脏层胸膜无疼痛神经受体。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