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脐部红肿、有少量脓性分泌物,肚脐伤口迟迟不能愈合。婴儿体温升高,哭闹,食乳少,体重不增。因此,在脐带结扎后要做好脐带护理,一定要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经常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尿布要放置在脐的下方;脐带未脱落前洗澡水要用煮沸后的温水,脐部不能溅水,如脐带敷料浸湿应立即更换。
小儿因肚脐未完全闭合,腹内肠管自肚脐疝出至皮下而形成脐疝。本病在小婴儿中很多见。检查时可见脐部有一肿物,直径一般2至3厘米,若用手轻压可使肠管回纳入腹腔。大多数脐疝不需任何治疗可以自愈。
脐疝的简易治疗
若2岁以上幼儿仍见有脐疝,直径超过2厘米者,应去医院手术修补。如无手术条件,可试用粘贴法:用2条4厘米宽胶布,其中一条开一横行小孔,将另一胶布一端剪窄,使其能正好穿过小孔。用75%医用酒精消毒局部皮肤后,将胶布粘牢固定,使脐部下陷,两侧缺损缘相接触。注意局部清洁,一周后更换胶布。
新生儿出生后,和胎盘相连的脐带被结扎、切断,脐带的残端最后干燥脱落,在婴儿腹部中间留下小凹陷的肚脐。肚脐虽小,但如果护理不当,还会出现一些疾病。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脐炎最常见。起初仅见脐部与周围组织发红肿胀,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有臭味。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腹壁蜂窝组织炎,形成脓肿、坏死,细菌可沿尚未闭合的脐血管侵入血循环,造成败血症。
因此,在脐带结扎后,一定要保持脐部的清洁卫生干燥,用双氧水或75%酒精清洗脐部后,涂1%~2%紫药水,再用消毒纱布包扎。
(2)脐肉牙肿是脐炎长期未治愈的结果,或是脐部误用爽身粉、脐带粉、滑石粉等异物刺激,脐内长出息肉样樱红色肿物,表面有脓性分泌物。去医院用10%硝酸银烧灼或手术切除。
(3)脐疝这是由于小儿脐部周围腹肌发育不全或肚脐疤痕组织薄弱,一旦小儿啼哭、咳嗽等致腹压增大时,腹内一部分脏器,如肠、肠系膜,就会从此薄弱处疝到皮下组织而形成脐疝,可见外表有一球形或半球形、核桃大小的肿物,在小儿安静时或卧床时可消失。一般可以自行愈合,若四五岁仍不愈合则应手术修补。
(4) 脐膨出在脐带部位有腹腔脏器向腹外突出,脏器外表只有一层腹膜和羊膜构成的囊膜覆盖,表面并无皮肤。膨出的脏器在腹壁清晰可见。如不及时治疗,一旦囊膜破裂,内脏暴露,可并发腹膜炎、败血症。故一旦诊断,应尽快手术修补。
(5)脐湿疹表现为肚脐内及脐周皮肤上有小的红色丘疹或皮肤糜烂、渗液,反复发作,难以消失。可用3%硼酸溶液湿敷,或用中药苦参、地骨皮、细辛煎水洗,然后涂黑豆馏油软膏。脐炎是新生儿常见疾病,常因脐带脱落过早或过迟,以及脐带护理不当,以至脐带被污染,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感染。
新生儿疾病在线咨询
更多
新生儿20天肚脐眼出血怎么办
新生儿10天出现肚脐眼出血的症状,一般是由于毛细血管在开放所导致的,此时家长需要做好脐部的护理工作,每天用碘伏对脐带以及脐带周围的皮肤进行彻底的消毒,并注意保持干燥清洁。同时需要注意,可以用干燥的棉签对出血部位进行按压止血。建议如果发现出血量比较多,也新生儿有发烧等症状,应该及时带新生儿到正规的医院就诊。
1个回答
脐带未脱落出血怎么办
新生儿脐带未脱落出血多是脐带根部遭到牵拉引起出血,或部分脱落引起。每天用碘伏棉签擦拭脐带根部,避免摩擦,待脱落后慢慢好转。若出血伴有少量脓液、皮肤发红,则要引起重视,每天碘伏消毒脐部2-3次,保持局部干燥清洁。若无明显缓解,应尽早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1个回答
小儿积食与厌食表现的区别是什么?
小儿积食比较常见,会导致胃口变差,甚至会出现呕吐或腹泻等症状。而厌食是长时间没有食欲,可同时有嗳气、恶心等症状,要比积食严重,甚至会影响到生长发育。改善小儿积食与厌食可服用宏济堂小儿消食片,它可以消食化滞、健脾和胃,帮孩子把食欲找回来。
1个回答
孩子食欲不振吃哪种中药调理?
孩子不爱吃东西,食欲不振,这是很多父母都会遇到的问题。孩子食欲不振往往还会出现呕吐、拉肚子的情况,需要及时调理孩子的脾胃。中药调理脾胃效果不错,常用的有宏济堂小儿消食片,能够消食化滞,健脾和胃。提醒大家,在用药期间不要让孩子吃生冷辛辣的食物。
1个回答
宝宝消化不良需要吃药调理吗?
宝宝的肠道功能是比较弱的,胃的蠕动相对较慢,容易因为饮食不当等原因出现消化不良。宝宝消化不良,除了饮食上及时调整,保持饮食清淡外,药物调理可以帮助宝宝更及时的恢复。宏济堂小儿消食片具有消食化滞,健脾和胃的功效,是应对宝宝消化不良的常用药。
1个回答
小儿脾胃不和吃什么药好?
由于孩子的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容易出现小儿脾胃不和,常常会不爱吃饭,让妈妈们十分担心。小儿脾胃不和,药物调理是常见的应对方式。不少妈妈会选择宏济堂小儿消食片,通过消食化滞、健脾和胃来改善症状。平时妈妈们要让孩子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