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腋温超过37.2℃或肛温超过37.8℃时即为发热(fever),进一步应明确发热的原因,首先除外各种感染病因,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一般容易诊断新生儿发热原因,但首先应准确测量体温。常规作胸片,B超,心电图等检查,除外肺部感染,除外神经系统病变等,必要时做脑电图,CT等检查。
一、新生儿发热的检查诊断:
测量新生儿体温常用部位是肛门,腹部皮肤和腋下,通常将肛温视为深部体温,测肛温时温度探头插入深度为3cm,测肛温的缺点是偶可引起肠穿孔,这种情况极少见,如操作谨慎轻柔,完全可避免,测量皮肤温度的优点是能及早发现由于环境温度影响引起的体温过高,对新生儿的干扰很小,缺点是探头不易固定,易受环境温度影响。弥补的方法是用双面胶将探头固定在皮肤上,上面覆盖反光片。
测量腋温的优点是对新生儿干扰很小,受外界影响也小,兼有肛温和皮温的优点,因此,临床上通常以测腋温作为新生儿体温监护,腋温接近深部体温,一般情况下较肛温低,若机体受寒冷刺激,棕色脂肪分解增加,此时腋温偶可比肛温高。
测量体温的间隔时间需视新生儿体温是否稳定和所使用的方法而定,如用热敏电阻为探头的电子体温计,温度探头可固定在新生儿身体某一部位作为体温监护,随时可从数字屏幕上得知体温读数,如用间断测温法应注意勿过频,临床常用的水银柱玻璃体温计,价格低廉且较准确,用于新生儿应另外设计低温读数,可以测得低于35℃的低体温。
二、新生儿发热的鉴别诊断:
1.发热由疾病引起还是环境因素引起
发热由疾病引起还是环境因素引起有时很难区别,测定深部体温和周围体温之差如肛温-指(趾)温差,有助于区别,当环境温度过高时,新生儿周围血管扩张,肛温与周围体温差减少;由疾病引起的发热,周围血管收缩,肢体变冷,增加了肛温与周围体温差,如深部温度与周围温度差超过1.6℃,提示发热由疾病引起。
2.新生儿脱水热
应注意与围生期细菌或病毒感染以及颅内出血引起的发热区别,脱水热表现为发热,烦躁,哭闹,尿少,皮肤潮红;将患儿置于低温度环境中,补充水分后体温即可降至正常。
温馨提示:因环境温度高或喂养不当等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新生儿发热,常有脱水和高钠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有血液浓缩时,红细胞破坏增多,因此,胆红素浓度增高。感染引起的新生儿发热,有感染性血象,如有败血症,血培养呈阳性表现。
新生儿疾病在线咨询
更多
新生儿20天肚脐眼出血怎么办
新生儿10天出现肚脐眼出血的症状,一般是由于毛细血管在开放所导致的,此时家长需要做好脐部的护理工作,每天用碘伏对脐带以及脐带周围的皮肤进行彻底的消毒,并注意保持干燥清洁。同时需要注意,可以用干燥的棉签对出血部位进行按压止血。建议如果发现出血量比较多,也新生儿有发烧等症状,应该及时带新生儿到正规的医院就诊。
1个回答
脐带未脱落出血怎么办
新生儿脐带未脱落出血多是脐带根部遭到牵拉引起出血,或部分脱落引起。每天用碘伏棉签擦拭脐带根部,避免摩擦,待脱落后慢慢好转。若出血伴有少量脓液、皮肤发红,则要引起重视,每天碘伏消毒脐部2-3次,保持局部干燥清洁。若无明显缓解,应尽早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1个回答
小儿积食与厌食表现的区别是什么?
小儿积食比较常见,会导致胃口变差,甚至会出现呕吐或腹泻等症状。而厌食是长时间没有食欲,可同时有嗳气、恶心等症状,要比积食严重,甚至会影响到生长发育。改善小儿积食与厌食可服用宏济堂小儿消食片,它可以消食化滞、健脾和胃,帮孩子把食欲找回来。
1个回答
孩子食欲不振吃哪种中药调理?
孩子不爱吃东西,食欲不振,这是很多父母都会遇到的问题。孩子食欲不振往往还会出现呕吐、拉肚子的情况,需要及时调理孩子的脾胃。中药调理脾胃效果不错,常用的有宏济堂小儿消食片,能够消食化滞,健脾和胃。提醒大家,在用药期间不要让孩子吃生冷辛辣的食物。
1个回答
宝宝消化不良需要吃药调理吗?
宝宝的肠道功能是比较弱的,胃的蠕动相对较慢,容易因为饮食不当等原因出现消化不良。宝宝消化不良,除了饮食上及时调整,保持饮食清淡外,药物调理可以帮助宝宝更及时的恢复。宏济堂小儿消食片具有消食化滞,健脾和胃的功效,是应对宝宝消化不良的常用药。
1个回答
小儿脾胃不和吃什么药好?
由于孩子的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容易出现小儿脾胃不和,常常会不爱吃饭,让妈妈们十分担心。小儿脾胃不和,药物调理是常见的应对方式。不少妈妈会选择宏济堂小儿消食片,通过消食化滞、健脾和胃来改善症状。平时妈妈们要让孩子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