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弹力袜或弹力绷带压迫,适用于妊娠期、病情轻、年龄过大或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
2.硬化剂注射
适用于手术后残留曲张静脉的治疗。常用的硬化剂有5%鲁肝油酸钠、酚甘油溶液、50%葡萄糖及20%~30%氯化钠溶液等。
3.手术治疗
凡有症状者,只要无禁忌证,均宜手术,行大隐静脉和(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主干、切除扩张属支,结扎功能不全的交通支。
(一)治疗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可分为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硬化剂治疗。
1.保守治疗 对于大部分病人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仅适用于早期轻度静脉曲张、妊娠期妇女及难以耐受手术的病人;而对于下肢静脉性溃疡者,则有一定疗效。
(1)一般治疗:病人适当卧床休息,避免久站,休息时抬高患肢:坐位时足高于膝,卧位时足高于心脏。
(2)加压治疗:在行走或站立时采用加压治疗可降低下肢浅静脉高压,同时可增加皮下组织间隙的张力以对抗毛细血管的高通透性,减轻下肢酸胀和水肿。通常根据病变范围选用合适的弹力袜。弹力袜的压力一般为4~5.33kPa(30~40mmHg),压力梯度自下而上递减。在无弹力袜的情况下可采用弹力绷带,但缠绑压力较难掌握。应注意的是,在同时伴有下肢缺血表现时,禁忌使用。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仅适用于减轻症状及促进溃疡愈合,对瓣膜功能及静脉曲张无作用。药物种类较多,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药物如七叶皂苷;改善血液流变学药物如己酮可可碱;改善微循环药物如前列腺素E1等,但总体来说,疗效并不理想。
2.手术治疗 对于下肢浅静脉和穿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且深静脉通畅者,可行手术治疗。手术应采取微创手段剥脱曲张静脉并消除引起下肢浅静脉高压的原因—股静脉或穿通静脉血液反流。根据病人情况,有多种术式供选择: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静脉剥脱;②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静脉硬化剂注射;③单纯曲张静脉剥脱。约有2/3的病人术前检查发现大隐静脉有反流现象,因此目前较多提倡采用的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静脉剥脱术。
(1)术前准备:术前嘱病人站立,用记号笔标记曲张静脉。如条件许可,可行多普勒超声标记穿通静脉。
(2)麻醉:采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
(3)手术步骤:
①取仰卧位,患肢轻度外旋。消毒范围自脐水平至患侧足趾。自足背向上驱血,将驱血带缚于大腿中段。
②于腹股沟皮纹下方0.5~1cm处作平行切口4~5cm,此切口便于结扎大隐静脉属支。尤其是股内侧浅静脉。也可选择皮纹上方1cm处平行切口,便于显露隐-股静脉交界点。
③切开浅筋膜,显露大隐静脉主干后结扎各属支,距隐-股静脉交界点约0.5cm切断大隐静脉,近端结扎并缝扎。术中应注意解剖层次,正确辨认大隐静脉和股静脉,如遇股静脉损伤,应及时修补。结扎大隐静脉应距股静脉0.5cm,过长可能残留属支导致复发,过短则可使股静脉狭窄。如为小隐静脉曲张,可于腘窝处做横切口,显露小隐静脉及其属支并于其入腘静脉处切断结扎。
④向远端大隐静脉内插入剥脱器至膝关节附近引出,将静脉残端缚于剥脱器头部,慢慢抽出。同法剥脱静脉主干至内踝。注意勿将静脉主干残留于皮下,以免引起术后局部条索状硬结。
⑤对术前标记的曲张静脉作长约5mm的小切口,用纹式血管钳于皮下进行分段剥脱。对湿疹及溃疡部位,应剥脱位于其下的穿通静脉。切口应平行于皮纹并充分利用以减少切口数量,达到美观效果。如有特制的小钩,切口可缩小至1~2mm。剥脱曲张静脉时,应尽量避开伴行的隐神经,避免术后小腿及足内侧的感觉障碍。
⑥缝合腹股沟切口,小切口用无菌纱布覆盖。弹力绷带自足背向上加压包扎至腹股沟。
(4)术后处理:术后鼓励病人尽早活动,一般术后第2天可下床行走,第7天拆线。术后穿弹力袜2~4周。
(5)术后并发症:
①切口出血及血肿形成:多由大隐静脉近端的结扎线脱落或弹力绷带加压不够所致。必要时再次手术,寻找断端,重新结扎。
②股静脉损伤: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可造成肢体肿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因此股部手术切口切勿过深,正确识别大隐静脉,手法轻柔准确,以免将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处撕裂。结扎大隐静脉应距股静脉0.3~0.5cm,过短则易结扎部分股静脉造成股静脉狭窄,如损伤股静脉,则应及时修补。
③隐神经损伤:隐神经出内收肌管后与大隐静脉伴随下行,因此剥脱该部位的曲张静脉时,动作必须轻柔,准确,仔细,一旦损伤,可造成小腿及足内侧的感觉障碍。
(6)防止静脉曲张复发术中应注意事项:
①仔细辨认大隐静脉主干及其属支,避免将扩张属支误认为大隐静脉结扎。
②大隐静脉残端切勿保留过长,应为0.3~0.5cm,以免血液经属支逆流而导致复发。
③术中应分离找到所有大隐静脉分支,以免遗漏。偶有股外侧静脉直接汇入股静脉者,其上段位于筋膜之下,术中难以发现,如遗漏可使术后复发。
④术前仔细检查,将瓣膜关闭不全的交通支一一标出,术中予以仔细结扎,切断。
3.硬化剂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的硬化剂治疗于1864年出现,起初使用的多为促凝血药物,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使用破坏内皮细胞的硬化剂。硬化剂治疗适用于浅静脉主干无明显反流或反流已得到纠正的静脉曲张,适应证包括:①毛细血管扩张症;②网状静脉曲张;③孤立的静脉曲张;④术后残留和复发的静脉曲张;⑤难以耐受手术者。治疗的原理是向曲张的静脉内注入硬化剂后加压包扎,使静脉壁发生炎性反应相互粘连而闭塞。
目前使用较多的硬化剂有鱼肝油酸钠、十四烷基硫酸钠和高渗盐水等,可使内皮细胞破坏并发生继发性纤维化。治疗时病人先取站立位或斜卧位使静脉充盈,细针穿刺静脉后改平卧位,患肢45°抬高以利排空静脉。对直径为3~8mm的曲张静脉,可选用5%鱼肝油酸钠、0.5%~1.0%十四烷基硫酸钠或23.4%高渗盐水,对毛细血管扩张症和网状静脉曲张则浓度减半。每处注入0.5~1ml硬化剂并观察有无疼痛或烧灼感等硬化剂外渗表现,一旦发生,应立即停止注射。每处注射完毕1min后,局部用纱布垫压迫。随后用弹力绷带自足背向上加压包扎至最高注射点上方10cm,并可加穿弹力袜。术后即应鼓励病人主动活动,避免持久站立。加压包扎时间争议较多,从1周至6周不等。从组织学角度讲,中度曲张静脉需12天才能达到纤维化闭塞。
硬化剂治疗复发率较高,常需反复注射,而且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如硬化剂过敏反应、血栓性静脉炎、色素沉着以及硬化剂外渗导致皮下脂肪坏死和难愈性溃疡等,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下肢静脉曲张在线咨询
更多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原因是什么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主要原因,是因为长时间的站立或者是久坐导致的,因为腿部受到了血柱垂直重力的影响,导致下肢静脉压力增大,长时间就会形成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还有可能是因为妊娠妇女和盆腔肿瘤的患者引起的,下肢静脉曲张一旦发现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1个回答
下肢静脉曲张会不会抽血治疗?
你好,下肢静脉曲张是不需要抽血救治的。但是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救治前需要有抽血,做术前仔细检查,以便推测身体如何可以忍受手术带给的精神创伤。请为症状的下肢静脉曲张可以妆扮医用弹力袜或绷带,使曲张的静脉处在萎瘪的状态,可纾解症状或减缓病情的扩张。下肢静脉曲张主要以手术救治为基础。特别声明平时注意情绪调节,避免精神紧张,多吃蔬菜水果。
1个回答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可不可以推拿?
您好,下肢静脉曲张主要症状聚集在下肢小腿部,浅表静脉可再次出现预想扩展或伸着。症状可表现出为下肢沉重乏力感,浮肿疼痛等症状。轻微症状的患者是可以针灸的;如果症状较重,伴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不能够针灸的,以免血栓脱落踏入深静脉,血栓脱落踏入深静脉后可伤及性命。需要声明注意平时一定要注意护理,避免磕碰,饮食上以高热量饮食为主。
1个回答
患者男58岁,下肢静脉曲张,近几年一直吃
如果是轻度的静脉曲张可拉高患肢,以减低下肢静脉的压力,或在小腿上扎上绑腿,或重新包扎弹性绷带压制浅静脉,使它不再过度充盈扩展。病发时间较长的患者,下肢静脉曲张已经到了一定的严重程度,传统的治疗方法需要有实施手术救治、引产和剥脱下肢曲张静脉。必须强调声明多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适当的锻炼身体,促进胃肠蠕动,增加食欲。
1个回答
穿静脉曲张袜可以瘦腿吗
静脉曲张袜对于瘦腿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它主要是用来救治静脉曲张的,如果想要瘦腿的话,平时可以多做许多擅长自己的活动,每天忍耐活动半个小时以上,能有效的超越束腿的效用,平时尽量不要常时间久站或者是久坐,尽量多运动几下,最好是不要吃太过油腻的食物。必须强调声明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剧烈的运动和颠簸,同时调节好饮食和作息。
1个回答
静脉曲张形成血栓怎么办
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来采取相应的救治,可以口服清热解毒、化瘀通络、去湿消肿的药物来实施救治,严重的要及时去医院做额外的仔细检查,根据仔细检查结果来对症救治,以免病情严重,增强救治难度。饮食上要特别注意以清淡的食物为基础,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做适当的活动增强血液循环,大幅提高机体免疫力。需求注意饮食作息规律,不要喝酒和避免暴饮暴食。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