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的注射方式:基础免疫为打3次每次一针,以后假如再打加强针则一针就可。重点应用人群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新生儿,一部分是成年人。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该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快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儿童、成人都一样),1个月后,再打1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这种方案称为0、1、6方案;
现在新生的小孩都实行计划免疫,免费接种,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对于小孩,一般入托前还要再做两对半检查,看有无抗体,如果没有抗体就要再打一次加强针。
接种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项
(1)注射前必须将安瓶内的疫苗摇匀,变成透明乳白色。
(2)接种前询问过敏史和病史,过敏性体质和患有变态反应性疾病者慎用。
(3)接种时间:新生儿第一针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以内接种,越早越好。如出生后48小时以后注射,预防效果降低。
(4)接种者如有发热、严重感染或其他严重疾病,应暂缓接种。
你需要打疫苗吗?
成人打疫苗前需先进行化验,一定要检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体和核心抗体,化验结果显示乙肝这三系统均为阴性、转氨酶正常,才可以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接种乙肝疫苗,但一般来说为保险起见,凡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自身乙肝抗体不足者都应该注射乙肝疫苗。而像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庭接触者、从事食品服务行业者及保育工作人员等群体特别需要进行免疫。乙肝患者则没有必要打乙肝疫苗,乙肝疫苗对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都无预防效果,无论打多少支乙肝疫苗,都不会产生相应的保护性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另外,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暂时不宜接种乙肝疫苗。
检验单上乙肝表面抗体为阳性还需不需要注射疫苗? 如果阳性滴度指数较低,可以打一针加强针,具体情况询问医务人员可获得解答。 打了疫苗就有了保证吗?乙肝疫苗注射后能保持几年防疫作用?目前我们使用的一般是国产疫苗,可保持3-5年,过了3-5年可视具体情况打加强针。
[page]
打了乙肝疫苗是不是就能保证不患乙肝呢?
首先要看是否成功产生抗体;任何疫苗的成功率都不是100%的,这主要是人们存在个体差异的缘故,接种疫苗后不产生抗体的话,如果此人属抗体产生较晚,对此可加注1 2针,或者重新接种疫苗,并且适当增加剂量;但有的人对乙肝疫苗不敏感,我们给其打两组疫苗都不会产生抗体(正常人基础免疫打一组),这就没有办法通过疫苗免疫;一般而言乙肝疫苗免疫成功率为90%以上。
接种了乙肝疫苗后,不一定都能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和乙肝发病,只有注射疫苗后能产生足量抗体的人,才有预防作用,足量抗体指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滴度要在1:10以上。注射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也不是长期性的,一般只能维持3~5年,以后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再加强注射。免疫成功的标志是乙肝表面抗体转为阳性,接种者可定期复查乙肝三系统,只要表面抗体依然存在,证明免疫能力依然存在。
注射后有什么副作用?
一般情况下,打了乙肝疫苗后不会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至今尚未见有关于注射后引起严重副作用的现象,只有少数人出现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手臂酸重或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皮疹等与一般疫苗接种大致相仿的轻微反应,多在1-3天内不治自愈。
打了疫苗就无忧吗?
目前乙肝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通过唾沫等体液传播的概率比较低;而阻断母婴传播是控制乙肝关键,乙肝病毒的感染者大部分是从幼儿时期开始的,所以我们目前对所有新生儿全部免费打疫苗。她说,因为乙肝病毒不会在空气中传播,工作、交谈、一起进餐不会被传染,乙肝患者可以与别人接触,只要日常生活用品与他人分开,就不会把乙肝传染给别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可以正常上学、工作,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但病毒携带者的唾液可能含有病毒,应采用公筷、分食,注射疫苗后也应该注意这些问题。
新生儿必须接种乙肝疫苗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流行地区,国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平均约10%(表面抗原携带者约1亿人),国内人群乙型肝炎感染率高达60%(约有6亿多人已被乙肝病毒感染过)。乙肝病毒感染是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重要原因,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有效制剂,是阻断母婴间乙肝病毒传播的较好措施。我国乙型肝炎接种的关键人群是新生儿,所有的新生儿都有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可能,所以新生儿必须接种乙肝疫苗。
由于幼婴的免疫功能尚未成熟,肝细胞的分化代谢处于幼稚阶段,一旦乙肝病毒人侵,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就能整合到肝细胞染色体基因中去。整合后的含病毒肝细胞,非但不受细胞和体液免疫的攻击,而且能继续增殖形成克隆,向肝癌方向分化。说明预防母婴间乙肝病毒的传播非常重要。经过多年的探索,当前国内外阻断母婴间乙肝病毒传播的较好措施是:乙肝病毒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参与乙肝疫苗的结合使用。
(1)HBIG的被动免疫预防:乙肝表面抗体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保护性抗体。采用乙肝表面抗体阳性人血液制备成乙肝免疫球蛋白,给新生儿或幼婴注射,可使机体迅速获得被动性保护免疫。乙肝免疫球蛋白中的乙肝表面抗体可中和人侵的病毒,清除病毒,使新生儿免受感染。每毫升含200单位以上者可称高效价免疫球蛋白,但目前国内生产的乙肝病毒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每毫升内多数只含100单位;因此计算用量时应按每公斤体重注用0.075毫升~0.2毫升推算。
[page]
(2)乙肝疫苗的主动免疫预防:目前有血源性乙肝疫苗、乙肝多肽疫苗、基因工程重组乙肝疫苗等。1986年以来我国生产的血源性乙肝疫苗的效果与美、法、日制品比较,生物效价、安全性、阻断效果均相仿,而费用要比进口疫苗价廉得多。目前国产的乙肝疫苗已实现了高免疫源性、高纯度、优质高产,质量已达国际水平。 研究发现,人体肝细胞用乙肝病毒感染后3日,就能在细胞核内检出乙肝核心抗原。而单剂量乙肝疫苗注射需4日后循环抗体才迅速生长。因此单用乙肝疫苗时,在人工自动免疫建立之前,如已经入侵的乙肝病毒就可能在肝细胞内建立了繁殖的基地。所以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同时乙肝e抗原阳性携带者母亲所生的子女在出生后应及时给予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在被动阻断的基础上同时注射乙肝疫苗,就可减少乙肝病毒提前“着陆”的可能性。 出生后48小时内注用HBIG,与乙肝疫苗0、1、6方案(出生时、生后1月、6月各注射l次)结合至少可使70%~90%的婴儿免受其母体乙肝病毒的侵害。
HBV进入血液的主要途径: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又称HBV)引起的,HBV存在于乙肝病人的血液、汗液、唾液、月经、乳汁及泪液等分泌物中。与乙肝急性期和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期时病人的上述体液及分泌物接触后,HBV进入血液中即可传染上乙型肝炎。
①母婴垂直传播:我国现有HBsAg阳性者约1.4亿人,其中85%通过母婴传播。垂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蔓延和高发的主要原因。也有少数为父婴传播者。母婴传播主要是通过产道感染或宫内感染。
②血液或血制品传播:被HBV污染的血制品如白蛋白、血小板或血液输给受血者,多数会发生输血后肝炎,另外血液透析、肾透析时也会感染HBV。
③医源性传播: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刀、牙钻、内窥镜、腹腔镜等)均可传播HBV。
④家庭内密切接触:主要指性接触、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如同用一个牙刷、毛巾、茶杯和碗筷),均有受HBV感染的可能。HBV可通过破损粘膜进入密切接触者的体内。
⑤公共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等容易被HBV污染,如浴池、剃刀等均可传染HBV。
预防措施
首先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国内十分重视,自80年代起HBsAg阳性孕妇出生的婴儿均普遍注射乙肝疫苗。通过20年的努力,上海市出生的婴儿HBsAg携带者从9.8%降至0.5%。因而我们可以骄傲地说,国内不久将来HBsAg 携带者将会明显降低,乙肝完全可以预防。
其次严格筛选献血员,确保医用血液及血制品不被污染。
最后要加强对乙肝病人的治疗,慢性活动性乙肝优选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应加强卫生常识普及宣传,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通过上述各种措施,相信不久的将来,乙肝病人将大大大减少。
乙肝在线咨询
更多
乙肝一起吃饭会传染吗?
乙肝不会通过一起吃饭传播。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等途径传播,而日常生活中的共餐并不会导致乙肝病毒的传播。具体来说,乙肝病毒无法通过消化道传播,因此即使与乙肝患者共同进餐,也不会感染乙肝。在...
1个回答
乙肝患者,已经转阴了怎么治疗
乙肝患者在检测结果转阴后,仍然需要密切关注和定期随访。乙肝病毒(HBV)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即使表面抗原(HBsAg)转阴,体内仍可能存在病毒复制或潜在的复发风险。因此,建议患者继续遵循医生的指导...
1个回答
乙肝跟梅毒哪个严重
乙肝和梅毒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传染病,它们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感染阶段、个体健康状况以及是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参考的医疗机构:名称级别科室新疆医科大学第五医院三甲肝病科、肿瘤科南方医科大学南...
1个回答
小3阳能治好得好吗
小三阳,即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的一种状态,具体表现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三项指标阳性。对于小三阳的治疗,能否完全治愈取决...
1个回答
乙肝能遗传给下一代吗
乙肝并不是一种遗传病,但它可以通过母婴传播。如果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分娩过程中,新生儿有可能被感染。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现代医学提供了有效的措施。例如,孕妇可以在怀孕期间接受乙肝病毒筛查,如果检测结...
1个回答
乙肝患者喝牛奶对身体好吗
乙肝患者喝牛奶对身体是有益的。牛奶富含优质蛋白质、钙和其他多种营养成分,能够为乙肝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帮助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对于乙肝患者来说,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非常重要。牛奶中的蛋白质有助于修复受...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最新医院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