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乙肝

>

治疗乙肝的常用方法有什么

治疗乙肝的常用方法有什么

  乙肝是现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并且治疗难度也比较大,过程也比较长,一般都需要患者朋友们接受很长时间的治疗过程,不过目前针对乙肝的治疗方法也有很多都有效果,所以患者朋友们可以不用太过担心,可以及时进行治疗就可以,那么,治疗乙肝的常用方法有什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药物治疗乙肝:

  干扰素是目前常用的治疗乙肝的抗病毒药物,其抑制病毒复制具有广谱性、种属特异性及受性依赖性,α-ifn的常用剂量为3~5mu/次,每周3次,疗程4~6个月,也可采用3~5mu/天,1天1次,1个月后改为每周3次,疗程同,可酌情应用1~2个疗程。较小剂量比如1mu/次,达不到治疗乙肝效果,更大剂量,比如>10mu/次,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对治疗不能耐受的乙肝病例也有所增加,适当延长其治疗过程可以减少反跳。

  阿昔洛韦属于核苷类似物,对病毒dna多聚酶具有抑制作用,乙肝患者的剂量为每日15mg/kg,静脉滴注,30天为1疗程,根据乙肝患者的病情不同,其疗程也会有所差异,具体的还是需要根据乙肝患者的病情来定。

  治疗乙肝的常用方法有什么?膦甲酸钠为焦磷酸类似物,当病毒rna或dna合成时,作用于反转录酶,抑制dna多聚酶活性,乙肝患者应用60mg/(kgd),缓慢滴注,可用2~3周,会引起多系统不良反应,肾功能不足的乙肝患者需减量用药。

  饮食方面辅助治疗乙肝:

  乙肝患者应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应该从饮食中弥补所需维生素,一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主要有动物的肝脏、韭菜、牛奶、鸡蛋黄、包心莱、菠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主要有各种新鲜蔬菜、生果、豆芽等,乙肝患者可以多做一些了解,然后进行饮食反面Gina的安排。

  以上这篇文章就是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治疗乙肝的常用方法有什么”的全部相关内容了,相信患者朋友们看完之后应该都会有所了解了,治疗乙肝的方法有很多,患者朋友们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这样才能帮助患者朋友们更好的治疗疾病。

乙肝在线咨询

更多

感染乙肝怎么查

可以先做个乙肝两对半的检查,通过乙肝两对半检查,可以明确是否是乙肝病毒的携带者,是否具有乙肝抗体,是乙肝小三阳还是乙肝大三阳,做完两对半后在做一个肝功能的检查,通过肝功能的检查结果可以确定肝功能是否有损伤,如果是乙肝携带者并且伴有肝功能损伤的话,这样的话是有一定的传染性,应该尽早用保肝的药物进行调理治疗。

1个回答

感染乙肝有什么感觉

乙肝是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机体所导致的一种肝脏疾病,乙肝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精神不振、腹痛、腹胀、疲乏无力、发热、畏寒、寒战等。乙肝目前没有根治方法,预防措施有:1.接种乙肝疫苗,新生儿按照“016”方案接种乙肝。2.控制传播途径,注意个人卫生。3.患病时在正规医院就诊,不随意打耳洞或纹身等。4.饮食清淡少盐,作息规律,适量运动,保持心情愉悦。

1个回答

在外面吃饭感染乙肝吗

经常在外面吃饭有感染乙肝的可能,正常情况下乙肝主要通过血液、日常密切接触及性接触、母婴垂直传播等几种途径传播,一般不经消化道或呼吸道传播。但临床发现,经常在外面吃饭感染乙肝病毒的人数,明显高于很少在外面吃饭的人。这是因为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起共餐的时候,如果患有口腔溃疡、牙龈出血、消化道损伤等情况,乙肝病毒可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进入人体血液,而导致感染。

1个回答

宝宝打完乙肝疫苗注意

婴儿注射完乙肝疫苗后暂且不要离开医院,需要先观察三十分钟,若没有突发情况则可以回家,还需要保持局部皮肤干燥,一般24小时后才可以碰水,48小时内宝宝主要以休息为主,另外注射乙肝疫苗后婴儿局部会出现红肿、瘙痒的症状,一般会在注射后1-3天左右消失,部分婴儿还会出现发热、恶心等不良反应,一般会在24消失内自行消退,若体温高达39度,需要及时前往医院服用退烧药。

1个回答

唾液 感染乙肝

乙型肝炎病人的唾液虽然含有乙型肝炎病毒,但不会因唾液飞溅而传染;因为乙型肝炎不是呼吸道感染。\n和乙型肝炎病人一块吃饭,共用餐具,可能有乙型肝炎患者的唾液就像食物一样,但也不会传染乙型肝炎,因为乙型肝炎不会经由消化道传播。n接吻理论上唾液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是通过口腔粘膜传播的,实际上造成传染的可能性很小。

1个回答

宝宝乙肝表现

婴儿乙肝早期症状主要从面色,精神等方面表现出来。乙肝病人的早期症状很容易就从精神上表现出来,会出现精神不振,另外饮食也会突然下降。儿童乙肝病人如果病情严重的就会表现出黄疸症状,皮肤黄、尿黄、眼白黄。感染乙肝后大多数都会表现出低烧,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当然也有些儿童感染乙肝后,在早期表现不出任何症状,这和个人的体质有很大的区别。为确定原因,最好到正规医院做检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