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阻断
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是一种从血浆中提取的抗体,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它在母婴传播、意外暴露以及器官移植等情况下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迅速提供被动免疫保护,帮助机体抵御病毒侵袭。
乙肝阻断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阻止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其中,最常见的是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使用,以有效防止母婴传播。此外,对于高危人群如医护人员、经常接触血液制品者,也应定期接受乙肝疫苗接种,增强自身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
母婴传播阻断:孕妇如果携带乙肝病毒,其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以最大程度减少新生儿感染的风险。这种联合干预措施已被证明是极其有效的,能够显著降低母婴传播率。
意外暴露后的紧急处理:当发生针刺伤或其他形式的意外暴露于乙肝病毒时,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是非常重要的。结合乙肝疫苗接种,可以在短时间内为暴露者提供足够的保护力,防止病毒进一步扩散。
器官移植患者:在接受来自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供体的器官移植前,受者通常需要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以预防移植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乙肝病毒感染。
乙肝阻断措施还包括以下几点:
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感染的主要手段之一。按照规定的程序完成全程接种后,绝大多数人可以获得长期保护。特别是对于新生儿和高危人群,及时接种疫苗至关重要。
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乙肝传播途径及其危害的认识,倡导安全行为,如避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用品,减少不必要的注射和输血,从而降低感染几率。
定期检查:对于已知或怀疑感染乙肝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测及相关指标监测,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同时,密切跟踪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病情变化,必要时给予适当干预。
总之,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阻断措施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预防乙型肝炎的重要防线。通过科学合理的应用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乙肝的传播,保障公共健康。
乙肝在线咨询
更多
感染乙肝怎么查
可以先做个乙肝两对半的检查,通过乙肝两对半检查,可以明确是否是乙肝病毒的携带者,是否具有乙肝抗体,是乙肝小三阳还是乙肝大三阳,做完两对半后在做一个肝功能的检查,通过肝功能的检查结果可以确定肝功能是否有损伤,如果是乙肝携带者并且伴有肝功能损伤的话,这样的话是有一定的传染性,应该尽早用保肝的药物进行调理治疗。
1个回答
感染乙肝有什么感觉
乙肝是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机体所导致的一种肝脏疾病,乙肝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精神不振、腹痛、腹胀、疲乏无力、发热、畏寒、寒战等。乙肝目前没有根治方法,预防措施有:1.接种乙肝疫苗,新生儿按照“016”方案接种乙肝。2.控制传播途径,注意个人卫生。3.患病时在正规医院就诊,不随意打耳洞或纹身等。4.饮食清淡少盐,作息规律,适量运动,保持心情愉悦。
1个回答
在外面吃饭感染乙肝吗
经常在外面吃饭有感染乙肝的可能,正常情况下乙肝主要通过血液、日常密切接触及性接触、母婴垂直传播等几种途径传播,一般不经消化道或呼吸道传播。但临床发现,经常在外面吃饭感染乙肝病毒的人数,明显高于很少在外面吃饭的人。这是因为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起共餐的时候,如果患有口腔溃疡、牙龈出血、消化道损伤等情况,乙肝病毒可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进入人体血液,而导致感染。
1个回答
宝宝打完乙肝疫苗注意
婴儿注射完乙肝疫苗后暂且不要离开医院,需要先观察三十分钟,若没有突发情况则可以回家,还需要保持局部皮肤干燥,一般24小时后才可以碰水,48小时内宝宝主要以休息为主,另外注射乙肝疫苗后婴儿局部会出现红肿、瘙痒的症状,一般会在注射后1-3天左右消失,部分婴儿还会出现发热、恶心等不良反应,一般会在24消失内自行消退,若体温高达39度,需要及时前往医院服用退烧药。
1个回答
乙肝引起咳吗
乙肝一般不会引起咳嗽,乙肝可能会导致上腹部出现疼痛,并且还有可能会引起身体乏力或者是食欲下降,严重者还会影响到肝功能,通常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可以遵医嘱口服抗病毒的药物治疗或者是使用保肝护肝的药物治疗。咳嗽可能是由于患有气管炎或者是咽喉炎等疾病的原因,并且还会导致咽喉出现疼痛,一般可以使用止咳的药物治疗。
1个回答
针刺感染乙肝概率
乙肝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经过性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的,目前被乙肝病毒感染者的针刺伤您现在乙肝表面抗体为阳性这种情况下没有关系的,您现在是具有抗乙肝病毒感染能力的,不会感染乙肝病毒。建议不用担心您现在是有抗体存在的,是具有抗乙肝病毒感染能力的。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最新医院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