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月经不调

>

中医怎么治疗月经不调

中医怎么治疗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治疗的疗程为3个月,第4个月停药观察月经周期情形,一般规律服药后治疗1个疗程即可恢复正常。月经不调治疗期间,若有感冒,应停止用药,待感冒好后再继续服药。月经不调治疗期间,需保持心情舒畅,精神上放松。服药调经的过程较漫长,患者要有打好持久战的准备,需要较长时间配合,患者要耐心服用药物。

  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方法:

  (1)气虚

  经行淋漓十余日方净,量少、色淡、质稀、面色白、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苔薄、脉细弱。治法:益气摄血,固冲止血。方药:党参,炙黄芪,白术各15克,炙甘草,陈皮各10克,升麻,柴胡各6克。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八珍颗粒。

  (2)肾气虚

  经行过期不止,量少,色黯淡,质稀,头晕耳鸣,腰膝酸楚乏力,夜尿频多,面色晦暗,舌质淡,苔白润,脉沉细,尺脉弱。治法:补肾固冲止血。方药:菟丝子,桑寄生,山药,枸杞子,熟地各15克,杜仲炭12克,山萸肉,鹿角胶(烊化)各10克,制附片(先煎)6克。中成药:右归丸,乌鸡白风丸。

  (3)阳盛血热

  经期延长,量多,色鲜红或紫红,质稠,面红目赤,心烦口渴,溲黄便干,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治法:清热凉血调经。方药:丹皮,青蒿,茯苓,生地,白芍各15克,黄柏,地骨皮各10克,茜草炭12克,大小蓟各10克。中成药:荷叶丸。

  (4)阴虚血热

  经期延长,量少,色红,质稠,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法: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方药:生地,丹皮,白芍,玄参,麦冬各15克,地骨皮,山萸肉各12克,茜草,生地榆各10克。中成药:知柏地黄丸。

  (5)湿热蕴结

  月经过期不止,量少,色深红夹有黏液,质稠,有臭味,身热不扬,腰酸坠胀,平时白带量多,色黄质稠,臭秽,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治法:清利湿热,固冲止血。方药:茯苓,白术,生苡仁,川牛膝,鸡冠花,鱼腥草各15克,黄柏,黄芩,车前子(包),制香附各10克,贯众炭12克。 中成药:固经丸。

  (6)血淤

  经期延长,淋漓不止,时多时少,色黯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块下痛减,舌质紫黯,有淤斑淤点,脉涩或弦涩。治法:活血祛淤止血。方药:桃仁,红花,川芎,枳壳,当归,生蒲黄(包)各10克,赤芍,熟地各15克,益母草20克,三七粉(冲)2克。 中成药:益母草冲剂、通经甘露丸。

  求医网温馨提示:女性如果在自然流产或人工流产之后,一般3~7天,阴道流血停止,1个月后恢复月经。但如果出现淋漓不断的阴道出血,很可能是子宫内有胎膜组织残留,一旦确诊,应及早刮宫清楚。


【本文由大同新时代妇科医院供稿】

月经不调在线咨询

更多

月经期间流出像肉状物

月经期间流出类似肉状的物质可能是子宫内膜组织的一部分。在正常的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会增厚以准备可能发生的妊娠。如果没有受精卵着床,子宫内膜就会脱落并随经血排出体外。有时,这种脱落的内膜组织可能会呈现出...

1个回答

月经期穿特需裤

月经期穿特需裤可能对身体产生一定影响,需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是否使用。特需裤主要功能是通过紧致设计帮助塑造腰部线条,但在月经期间,女性身体较为敏感,腹部可能会有胀痛感,此时穿着过于紧绷的衣物可能加重不适。...

1个回答

月经期雌激素范围

月经期雌激素的范围通常会根据女性的具体生理阶段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雌激素是女性体内重要的性激素之一,主要由卵巢分泌,其水平在月经周期中呈现波动性变化。一般来说,在月经期(即月经开始的前3至5天),雌...

1个回答

不在月经期吃妈富隆

妈富隆是一种常用于避孕和调节月经周期的药物,但其使用需遵循医生指导。如果不在月经期服用妈富隆,可能涉及以下几点注意事项:首先,妈富隆在非月经期服用时,主要作用是调整激素水平,帮助缓解经前综合症、痛经或...

1个回答

月经期可以吃哈密瓜

月经期可以吃哈密瓜。哈密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C、钾等,对身体有益。在月经期间,适量食用哈密瓜可以帮助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同时还能缓解因经期带来的疲劳感。不过...

1个回答

月经期间吃冰的危害

月经期间吃冰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一些不良影响。首先,冰冷的食物会刺激胃肠道,导致血管收缩,从而影响消化功能,可能引起腹痛或腹泻等问题。其次,寒冷的食物会使子宫肌肉受到刺激,增加经期不适感,甚至加重痛经症状...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