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胰腺炎

>

急性胰腺炎护理方法解析

急性胰腺炎护理方法解析

  一、发病原因

  急性胰腺炎是急腹症中重要病因之一,其病情程度轻重不一,主要表现为急性腹痛、恶心、呕吐,病情严重者可出现休克、腹膜炎等症状,死亡率较高。本病多见于青壮年,一般女性多于男性。具体原因如下:

  1. 胆道疾病  胆道壶腹部出口阻塞,胆道感染所致壶腹部炎症。奥迪氏括约肌功能障碍,当处于松驰状态,即可引起十二指肠液反流进入胰管。胆道感染性炎症可使细菌及其毒素扩展累及胰腺引起急性胰腺炎。

  2. 胆管梗阻  可导致胰液排泄障碍,腔内压力升高,使胰腺泡破裂,胰液溢入间质,引起急性胰腺炎。

  3. 酗酒和暴饮暴食  均可引起胰腺分泌过度旺盛,奥迪氏括约肌痉挛,加之剧烈呕吐导致十二指肠内压力骤增,而致十二指肠液返流。

  4. 手术和外伤  腹部手术特别是胃或胆道的手术,可引起胰腺供血障碍;腹部钝性挫伤可直接挤压胰实质,内镜下进行的胰胆管造影检查时,注射造影剂压力过高也可引起胰腺炎。

  二、护理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病人具有以下特征:

  1. 腹痛  是本病的主要表现,多数为突然发作,常在饱餐或饮酒后发作。疼痛多剧烈,可呈持续钝痛、钻痛、刀割痛或绞痛,常位于上腹中部,也有偏左或偏右者,如以左侧为显著,进食后可加剧,弯腰或起坐身体向前倾则可减轻。轻者3日—5日可缓解。年老体弱者有时可无腹痛或极轻微。

  2. 恶心呕吐  起病时有恶心呕吐,有时较频繁,呕吐剧烈者可吐出胆汁。

  3. 发热  水肿型病人常有中等发热,少数可超过39℃,一般可持续3日—5日。出血坏死型发热较高,多数持续不退,特别在有胰腺或腹腔继发感染时,常呈现出驰张热。

  4.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多有轻重不等的水,呕吐频繁者可有代谢性碱中毒。出血型坏死的病人有明显脱水与代谢性碱中毒,重症病人可因低钙血症而引起手足搐搦,血钾及镁均可降低。

  5. 休克  常见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病人可突然出现烦躁不安,皮肤呈大理石样斑状青紫,四肢湿冷,脉搏快细,血压下降。休克的发生可能与频繁呕吐丧失体液,以致血容量减少,以及剧烈腹痛、胰酶损害组织等诸多因素有关。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体征轻微,绝大多数的病人可有上腹压痛和轻度腹壁紧张。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常出现肠麻痹、明显腹胀、肠鸣音减低等。

  三、护理措施

  1. 禁食  是急性胰腺炎发作时采用的首要措施。病人在禁食期间往往因腹痛、口干,不能进食而出现精神萎糜不振,有时甚至烦躁。针对病人的心理,要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使其明白进食后刺激胰腺分泌胰液,胰管压力增高,不利于炎症的消除和机体的康复,同时要做好口腔护理,注意口腔卫生,因为唾液的分泌与积蓄不仅造成口腔的异味,而且会使细菌滋生引起口腔内感染。如病人生活能自理,尽量让病人做到每天刷牙1次—2次。口干时可用清水漱口,改善口腔内环境。对昏迷、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要做到每天2次口腔护理。操作时应注意口腔粘膜的保护,将纱布球拧干后再放入病人口腔内,以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清醒的病人待病情好转后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先进食少量低脂饮食,而后逐步增加饮食。

  2. 病人的居室内空气易流通,注意劳逸结合。饮食中应控制脂肪和淀粉的摄入量,避免暴饮暴食尤其是高脂肪饱餐和酗酒,对病人身体的危害性极大,尽量为病人提供少油、无刺激、易消化饮食,防止疾病复发。

  四、治疗与急救

  1.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主要治疗原则是尽量力求停止胰腺的自身消化,即通过禁食、全静脉营养及胃肠减压等,减少胰腺酶的分泌,或应用酶制剂,防止继发感染。为减少胰腺酶的分泌,可行下列方法:

  ①禁食,直到病人腹痈消失后开始进少量流质食物。

  ②如病人伴有明显恶心呕吐时,需到医院作胃肠减压。

  ③给予抗胆碱类药物,如阿托品0.5毫克,每6小时—8小时皮下注射。

  ④全静脉营养,以补充热量及维持血容量。

  2. 为减少胃酸分泌和胰液分泌,可用制酸药雷咪替丁每日1.0克—1.2克,静脉输液或口服。对剧烈腹痛的病人,如病情需要可给予杜冷丁50毫克—100毫克,每6小时—8小时肌肉注射。对于诊断不明的急腹症,禁止盲目使用杜冷丁等止痛药物。

  3. 抗生素治疗  根据病情可酌情选用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或先锋霉素等。

胰腺炎在线咨询

更多

急性胰腺炎感染严重吗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可以分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和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前者在临床上更为多见,病情较轻,具有自限性,预后比较好,经过保守治疗短时间内就可以达到缓解,死亡率小于1%。但是后者病情非常凶险,进展非常迅速,容易造成胃肠道瘘,腹腔内大出血,胰腺脓肿,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非常高,可以达到10%-30%,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致死性疾病,而且用于治疗的花费也是非常高的,患者多在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

1个回答

患胰腺炎怎么治疗

得了胰腺炎的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来减轻腹痛的症状。同时,患者还需要使用抑制胰酶分泌的药物,来合理控制病情的发展。如果药物治疗的效果不好,或者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也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从而使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另外,患者还需要改变不正确的饮食习惯,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戒烟戒酒,并且定期复查。

1个回答

中度胰腺炎如何治疗

中重度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如下:首先,需要禁食、胃肠减压,其次需要给与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预防或者治疗感染状况,防止出现浓度血症,第三,需要静脉应用奥曲肽或生长抑素来抑制或阻止一些胰腺消化酶的产生,从而减少正常胰腺组织的进一步损伤,第四,给与抑制酸分泌和营养支持类药物,来缓解消化道损伤情况和增强机体能量,从而利于疾病的恢复。

1个回答

胰腺炎引起消瘦吗

胰腺炎会导致人出现消瘦的情况。因为胰腺炎会导致胰腺功能受损,并且影响到肠胃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使肠胃道不能对食物的营养进行更好的吸收。因此慢性胰腺炎患者会出现长期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情况,使身体出现消瘦的现象。其次急性胰腺炎在恢复期对饮食有着严格的要求,不能大量摄入脂肪和蛋白质。需要注意,饮食不当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和营养缺失。当身体的脂肪和蛋白质大量流失的情况下,就会使身体出现消瘦的情况。

1个回答

慢性胰腺炎中医治疗

慢性胰腺炎从中医上讲主要是由于长期暴饮暴食,或者是酗酒,损伤脾胃之后,湿热蕴结在肠胃引起的。因此在治疗上需要使用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对症治疗,如枳实导滞丸,以及疏肝理气的药物,如柴胡疏肝散、消炎利胆片等。但是中医治疗只能达到延缓和控制病情的作用,患者应该配合口服奥美拉唑等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才能有效治愈慢性胰腺炎。

1个回答

胰腺炎引起的胆囊炎

胆囊炎一般不会引起胰腺炎发作,但如果胆囊炎是由于胆囊结石引起的,胆囊结石有可能脱落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在胆总管下端梗阻,也有可能导致胰管的开口梗阻,胰管阻塞,从而可导致胰液无法排出,胰液中的消化酶激活,刺激胰腺细胞可导致胰腺炎症,胰腺水肿出血坏死,可引起胰腺炎。针对有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的患者是有可能会并发胰腺炎的,需要及早的给予处理。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