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会厌炎是一种呼吸道感染急症,表现为厌黏膜急性发炎,水肿,治疗不及时常致脓肿形成,可引起上呼吸道阻塞。儿童及成人皆可发病,但以2至6岁的儿童最为常见,且症状也较为严重;成人发病的症状相对较轻。对于急性会厌炎,如果人们平时能合理的安排饮食,做到健康饮食,并坚持锻炼身体,增强自己的抵抗力,保持精神放松,心情愉快,是完全可以避免此病的。
一、急性会厌炎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
1.出院后患者应积极预防受凉、感冒;控制烟酒;锻炼身体,劳逸结合,增强体质,避免过度劳累、紧张。
2.避免用声过度、说话过多、不高声或长时间讲话。
3.保持居室宅气清新、流通。避免有害气体(如氨气等)的刺激。尽员少去空气污浊、人群集中的地方。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进食低胆田醇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避免烦躁、暴怒情绪。保持L旧清洁,饭后漱口。
二、护理急性会厌炎患者应注意四点
1.饮食护理
此病咽痛明显,尤其是吞咽时加重,患者往往拒绝进食,应向患者讲明进食的重要性。疼痛剧烈者,可先向咽部喷少许10ml/L的卡因表麻后再进食。食物应选择营养丰富的全流或半流饮食,不可进粗硬及刺激性食物。
2.口腔护理
由于炎症的影响,口腔机械自洁作用障碍,炎性分泌物排泄到口腔,坏死上皮脱落,食物残渣滞留及患者咽部疼痛不愿进食等诸多因素致口腔不洁加重,用口炎灵漱口液含漱6次/d,既可减轻口腔异味,又可促进伤口愈合。
3.保持呼吸道通畅
急性会厌炎有两种临床类型,即渐进型(缓慢型)和速发型(暴发型)。速发型在病程早期即出现呼吸道阻塞,因此,应严密观察呼吸情况,准确判断呼吸困难的程度,对伴有呼吸困难及病情发展快者应尽早行气管切开或会厌脓肿切开,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
4.合理使用抗生素
此病以药物治疗为主,目前认为头孢菌素为优选。我们选用青霉素640~960万U/d或头孢唑林4~6g/d,分两次静脉滴注,同时用庆大霉素8万U/d+地塞米松5mg+糜蛋白酶4000u雾化吸入4~6次/d。
温馨提示:急性会厌炎多为细菌引起,如流感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常在冬季和春季发生。外伤如异物刺入,喉部外伤以及内窥镜检查或气管插管时损伤也可引起。预防 急性会厌炎,平时要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酗酒、抽烟、爱吃辣等。此外,如果会厌的邻近部位得了炎症,要及时治疗,以防蔓延。
咽炎在线咨询
更多
疱疹性咽炎是什么
疱疹性咽炎由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多见于婴幼儿,易发于夏秋季。分为单纯疱疹性咽炎、带状疱疹性咽炎两种。 1.单纯疱疹性咽炎:常引起广泛的疱疹性口炎,伴有发热,可于口颊、舌、腭部发现白色斑块和小疱疹,小疱...
1个回答
宝宝慢性咽炎怎么办
宝宝一般是不应该患有咽炎的,宝宝有咽炎多是出现以下这些情况:宝宝太过顽皮,经常哭闹,说话较多,声音太大,上学后大声朗读课文,在班级内担任职务,如喊操等;平时喝水减少,吃带辣的食物,不喜欢吃蔬菜水果,吃...
1个回答
治疗方法咽炎
咽炎的治疗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如果你想尽快治愈它,你可以吃西瓜霜。同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睡眠不足,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每天至少喝800毫升热水润喉。在饮食方面,患者还应尽量保持饮食清...
1个回答
咽炎雾化治疗一般几天
咽炎的雾化吸入一般需要每天2-3次,在治疗上是7天一个疗程。有时候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安排。常用的药物包括布地奈德、庆大霉素注射液。布地奈德对咽炎有很好的疗效,因为雾化吸入的药物会直接作用到咽后...
1个回答
慢性咽炎 引起呕吐
有慢性咽炎的患者是可能会出现呕吐症状的。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组织以及局部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常常会表现为咽部反复发作的疼痛感,干燥感,灼热感,异物感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咽部的痒感和咳嗽...
1个回答
慢性咽炎手术治疗
慢性咽炎主要表现为咽干咽痒以及咽部的异物感,检查会发现咽部粘膜慢性充血,舌根以及咽后壁有大量的淋巴滤泡增生。在早期医学界慢性咽炎可以选择激光或者是射频消融,清除咽喉的淋巴滤泡。但随着医学发展慢慢慢发现...
1个回答
宝宝得咽炎的症状
婴儿咽炎区首先要分一下小儿咽炎的种类,可以分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急性咽炎主要表现为为发热、咽喉疼痛、咽喉的痰多、咳嗽,甚至会出现呼吸急促的症状,如果是慢性的咽炎只要平时多喝水,好好休息就可以恢复了,...
1个回答
一岁宝宝咽炎怎么办
喉炎是一种由病毒或细菌侵入喉咙引起的疾病。咽炎,无论是由病毒还是细菌引起的,都会导致喉咙痛和吞咽困难,甚至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呼吸困难。在大多数情况下,急性咽喉炎可以通过治疗在几天内治愈。如果您吸烟,...
1个回答
怎样引起的咽炎
急性咽炎一般主要是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的,也可能和周围的环境有关系,比如干燥、粉尘、烟雾、刺激性气体等。慢性咽炎可以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局部因素有急性咽炎的反复发作,各种鼻部疾病及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