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肝硬化的“3大类症状”答案都在脸上,要小心
作者: 北京北城中医医院科普专栏 时间:2021-08-25 16:42:57
北京肝病专家;如果感染乙肝时间超过半年,就是慢性感染。但是,慢性乙肝不同于慢性乙肝携带者。慢性乙肝患者的肝功能不断出现异常,慢性乙肝的进一步发展会导致肝硬化。肝硬化如果控制不好,后期会出现很多并发症,并发顽固性腹水,临床上也很难治疗。
乙型肝炎发展为肝硬化有以下几种常见症状:
1、皮肤问题
乙肝患者的皮肤容易出现红痣,这是一种血管痣,也被称为蜘蛛痣。该症状是早期肝硬化的主要症状之一。常见的部位有面部、颈部、上胸部、肩部及上肢部等。可见于肝硬化、急性肝炎等肝病患者,也可见于健康者,如儿童、孕妇等人群。
2、三黄症状
也就是黄尿,巩膜黄,皮肤黄。
肝脏病变会影响胆汁的代谢和产生。如果胆汁在体内堆积,没有及时排出,就会随着血液循环到皮肤的各个部位,尤其是循环到面部之后,会导致人的肤色变黄。患者早期会有黄色巩膜,由于颜色不太深,容易被忽视。
如果肝脏出现问题,体内积累过多毒素,代谢废物,胆红素会导致患者排出暗黄色尿液。尿液也可能看起来浑浊。如果情况严重,会使尿液看起来像浓茶,大便的颜色会变成陶器。
3、肝区痛
虽然肝脏没有痛觉神经,但肝脏表面有一层膜,叫做肝囊。
肝痛是右肋软骨疼痛。这是一种症状,不是疾病。急性肝炎比较常见的症状是肝脏肿胀、肿胀、渗出和坏死,导致肝脏外包膜被拉得太远,以至于紧紧的包膜在刺激神经后会引起肿胀、钝痛或针刺痛,在体格检查时,病人经常抱怨触痛或叩击痛。
对于乙肝患者,如果发现上述症状,首先要积极治疗乙肝,当HBV DNA呈阳性时,需要抗HBV治疗来保护肝细胞。如果出现并发症,需要及时治疗,防止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