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眼科医院_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眼科 机构简介 机构团队 机构特色 预约指南 机构环境 联系方式 机构动态
当前位置: 医院首页 医院动态 中医眼底黄斑出血如何治疗

中医眼底黄斑出血如何治疗

作者: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科普专栏       时间:2025-04-11 14:00:01

眼底黄斑出血是中医眼科领域中常见的病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变形或视野中心出现暗点等症状。在中医理论中,黄斑出血多与肝肾不足、气血两虚、湿热内蕴等因素相关。以下从病因分析、辨证分型及治疗原则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病因病机

肝肾亏虚:肝开窍于目,肾主骨生髓,肝肾功能失调会导致精血不能上荣于目,从而引发黄斑病变。

气滞血瘀:情志不畅或久病体虚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血液淤积于眼部,形成黄斑出血。

湿热蕴结: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之品可能导致湿热内生,湿热上犯清窍,损伤目络而致出血。

脾胃虚弱: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若脾胃功能失常,则气血生化不足,目失濡养,易发生病变。

二、辨证分型与治疗

(一)肝肾亏虚型

症状表现:视物模糊,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夜尿频多,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方药:

  • 常用方剂:杞菊地黄丸加减。

药材举例: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菊花、女贞子等。

(二)气滞血瘀型

症状表现:视力骤降,眼前有黑影漂浮,眼底可见暗红色瘀斑,胸闷烦躁,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血。

方药:

  • 常用方剂:血府逐瘀汤加减。

药材举例:桃仁、红花、川芎、赤芍、丹参等。

(三)湿热蕴结型

症状表现:眼眵增多,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方药:

  • 常用方剂:龙胆泻肝汤加减。

药材举例: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车前子等。

(四)脾胃虚弱型

症状表现:视物昏花,神疲乏力,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缓弱。

治法:健脾益气,升阳举陷。

方药:

  • 常用方剂:补中益气汤加减。

药材举例: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等。

三、辅助疗法

针灸推拿:选取睛明穴、攒竹穴、承泣穴等穴位进行针刺或按摩,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症状。

饮食调理:建议患者多吃富含维生素A、C和E的食物,如胡萝卜、蓝莓、西红柿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生活调摄: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用眼,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

四、预防与护理

定期检查: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定期监测眼底情况,早发现早干预。

情绪管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合理用药:遵医嘱服用药物,切勿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眼底黄斑出血的治疗需结合患者的体质特点及具体症状进行个体化辨证施治。通过中药内服、针灸推拿以及生活方式调整等综合手段,可以有效缓解病情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患者应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达到较好疗效。

医院医生

更多

刘树生

刘树生主任医师

擅长:擅长视神经萎缩、葡萄膜炎、眼底出血、青光眼、视网膜静脉阻塞、玻璃体混浊、黄斑水肿、干眼症、黄斑前膜、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高血压及高血压眼病。...

在线咨询
吴烈

吴烈主任医师

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眼部疾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青光眼、老年性黄斑病变等。熟练应用眼科显微手术技术治疗白内障、青光眼及视网膜脱落、视网膜脱离等疾病。...

在线咨询
孙伟

孙伟主任医师

擅长: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造成的眼底出血,中渗、中浆、黄斑前膜、黄斑裂孔、青光眼,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玻璃体混浊等眼病,组方独特,充分发挥了中医中药在治疗眼科疾病方面的优势。...

在线咨询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

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200号(德胜门城楼东北角)

频道地图

联系电话

01082060101

Copyright © qiuyi.cn all Rights Reserved 求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4095104号-1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