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简介 医生团队 特色医疗 就医指南 医院环境 联系方式 医院动态
当前位置: 医院首页 医院动态 中医眼底黄斑水肿

中医眼底黄斑水肿

作者: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科普专栏       时间:2025-04-24 11:56:01

眼底黄斑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表现为视网膜中央区域的液体积聚,从而引发视力模糊、变形甚至丧失。在中医理论中,这种病症与肝肾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以及湿热内蕴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辨证施治,结合中药调理和针灸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

中医对黄斑水肿的认识

从中医角度来看,眼底黄斑水肿属于“目障”或“视瞻昏渺”的范畴。中医认为,眼部健康与全身脏腑功能密不可分,尤其是肝、肾两脏。肝主目,开窍于眼;肾藏精,精生髓,上荣于目。如果肝肾不足,可能导致目失濡养,进而出现视力下降等问题。此外,脾虚运化失常可能引起水湿停滞,湿邪上犯头目,也可能导致眼底水肿。

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表现,中医将黄斑水肿分为多种类型,并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1. 肝肾亏虚型

症状:视力减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夜尿频多。

治法:滋补肝肾,明目退翳。

常用方剂:杞菊地黄丸加减。此方以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等药材为主,具有滋阴补肾、益精明目的功效。

饮食建议:多吃黑芝麻、枸杞子、桑葚等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品。

2. 气血两虚型

症状:视物模糊、面色苍白、疲倦乏力、心悸失眠。

治法:补气养血,活血通络。

常用方剂:归脾汤加减。该方由党参、白术、茯苓、当归等组成,可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

生活调护: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轻柔运动如太极拳,以助气血流通。

3. 湿热蕴结型

症状:眼胀痛、口干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

治法:清热利湿,祛瘀消肿。

常用方剂:龙胆泻肝汤加减。此方以龙胆草、黄芩、泽泻等药材为核心,能够清除体内湿热。

注意事项:忌食油腻、甜腻之品,多饮水,帮助排除体内毒素。

针灸辅助治疗

除了内服药物外,针灸也是治疗黄斑水肿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调节经络气血,缓解局部充血和水肿现象。常用的穴位包括:

睛明穴:位于眼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有助于改善眼部血液循环。

四白穴:位于眼眶下方,能缓解眼部疲劳和不适感。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踝后方凹陷处,对应肾经,可用于滋补肾阴。

预防与保健措施

为了减少黄斑水肿的发生几率,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均衡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A、C和E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坚果等。

避免长时间用眼,每隔半小时休息一次,远眺放松眼睛。

定期检查视力及眼底状况,特别是中老年人群更应重视早期筛查。

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防止其对眼部造成进一步损害。

中医治疗眼底黄斑水肿强调整体观念与个体化原则,通过综合运用中药、针灸以及其他非药物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科学的预防措施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医院医生

更多

刘树生

刘树生主任医师

擅长:擅长视神经萎缩、葡萄膜炎、眼底出血、青光眼、视网膜静脉阻塞、玻璃体混浊、黄斑水肿、干眼症、黄斑前膜、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高血压及高血压眼病。...

在线咨询
吴烈

吴烈主任医师

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眼部疾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青光眼、老年性黄斑病变等。熟练应用眼科显微手术技术治疗白内障、青光眼及视网膜脱落、视网膜脱离等疾病。...

在线咨询
孙伟

孙伟主任医师

擅长: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造成的眼底出血,中渗、中浆、黄斑前膜、黄斑裂孔、青光眼,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玻璃体混浊等眼病,组方独特,充分发挥了中医中药在治疗眼科疾病方面的优势。...

在线咨询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

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200号(德胜门城楼东北角)

频道地图

联系电话

01082060101

Copyright © 2003-2023 qm12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求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4095104号-1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