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疗不如癌症早筛
作者: 百岁童颜干细胞科普专栏 时间:2022-07-22 09:30:53
众所周知,癌症越早被发现,癌症患者存活的概率就越大。一般,三分之二在初期发现的癌症都可以通过手术等方式治愈。但若在末期被发现,80%的癌症就早已发展为绝症。因而,根据早期的筛查,及时发现癌症变病并开展规范医治,针对减少癌症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具备积极意义。
癌症治疗不如癌症早筛
液体活检带来普查可能
相较于传统组织检验,液体活检具备众多优势。传统组织检验需要提取特定位置的身体组织,考虑到患者的承受能力及其组织获取的操作难度,无法在短期内多次重复提取。液体活检仅需简单抽血或粪便收集等操作,因而具备安全性高、非侵入性和简易可重复的特点。而且,液体活检还能够提供及时全面的病症发展评估并实时检测药品效果。
实际上,对液体活检的关心并不是一件新鲜事。自20世纪90时代至今,血液非细胞DNA的发现、聚集技术的改进及其高通量测序技术发展就促使液体活检技术的研究加快,并逐渐遭受生育健康、遗传病诊断和癌症的早期筛查等领域的关注。但液体活检技术的科学探索期里,研究人员却发现,找到完好的“危险信号”或癌症标记物并不容易。
就根据血检开展癌症早筛而言,尽管肿瘤细胞残片的确会进到血液,但他们却极其少见并且无法寻觅。研究人员早已花了相当多的时间来找寻,可是,一些分子即便最初是癌症的良好指标,但经过更多的研究,却也被证明是不合适的。
一般是由于这些分子不仅仅由癌症细胞产生,健康细胞还可以产生;或是是由于数量过少,以致于癌症筛选技术无法检测到。并且,要想真正发挥检验的作用,需要在这些甚至不知道自己患病的癌症患者身上检验出微量的危险信号。也由于艰难,几十年来,“液体活检”的概念都被视作肿瘤学里的圣杯。
- 上一篇: 干细胞与生物研究
- 下一篇: 普及肿瘤早筛,今年有哪些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