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如何治疗副银屑病?副银屑病的临床表现?
作者: 医院科普专栏 时间:2021-03-10 11:03:12
副银屑病是两类丘疹鳞屑性皮肤病的总称,此类疾病以慢性、无自觉症状和红斑鳞屑为主要特点。目前的分类为:小斑块型副银屑病、大斑块型副银屑病、慢性苔藓样糠疹、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这类疾病之间易相容或相互重合,共同特点是均为T细胞克隆增殖性疾病,大斑块型副银屑病与皮肤T细胞淋巴瘤有关。
病因和病发机制沧州如何治疗副银屑病?副银屑病的临床表现?
病因搞不清楚。目前相信其属于皮肤有关淋巴样组织的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为一种介乎慢性皮炎和蕈样肉芽肿之间的克隆性皮炎。证据抱括:副银屑病患者皮损及外周血可检验到T细胞克隆性细胞分裂;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拥有结构和染色体的异常,但缺少像蕈样肉芽肿一样的基因或表观遗传学发生改变; 绝大多数副银屑病临床诊断上为良性病程,甚至许多患者可以自行纾解,但许多患者可扩张为蕈样肉芽肿。
苔藓样糠疹患者中许多可能会与弓形虫、EB病毒、巨细胞病毒、副病毒B19、人自动免疫缺点病毒感染关于。有报导儿童苔藓样糠疹患者来源于母体的表皮角质构成细胞是健康对照的10倍。
临床表现
1、小斑块型副银屑病:
好发于中年和老年人,病发高峰为50-60岁。男女病发比例为3:1。皮损为圆形或卵圆形散在斑片或非常薄的斑块,黄褐色或三文鱼样黄红色,其上覆盖住有细小、中度黏附性鳞屑,主要设在躯干部位。部分患者皮损为细长的指印状斑片,沿皮纹排列。皮损直径低于5cm,常持继数年,很少有患者进步为蕈样肉芽肿。
2、大斑块型副银屑病:
好发于中年和老年人,病发高峰亦为50-60岁。男性发病率低于女性,但其男女差异较SPP为低。皮损为卵圆或不规则型斑片或非常薄的斑块,淡红色色或三文鱼样黄红色,其上覆盖住细小鳞屑,与周围正常皮肤界限清晰或不清。临床诊断无症状或轻度瘙痒。皮损大小不等,但绝大多数皮损直径大于5cm,通常为10cm或更大。皮损大小常稳定,其数量常逐渐不断增多。皮损主要设在躯干下部及四肢屈侧,但其他部位也可伤及。皮损表面可轻度起皱,呈现出”卷烟纸”发生改变,由于表皮的膨胀,其上也可再次出现毛细血管扩展及皮肤异色发生改变。皮损常持继数年。网状副银屑病是LPP的少见亚型,皮损为网状排列的鳞屑性斑片、丘疹,最终扩张为皮肤异色症样发生改变。LPP每10年有10%患者进步为蕈样肉芽肿,几乎所有网状副银屑病患者均可进步为蕈样肉芽肿。
3、慢性苔藓样糠疹:
常再次发生于儿童和年轻个体,但在其他年龄段也可再次发生。男女比例为1.5-3:1。皮损为大批量反反复复再次出现的多个红色鳞屑性丘疹,数周或数月可自行消褪,也可持继数年。主要设在躯干和四肢近端。皮损转好后遗留下来色素消退或色素冷峻,但不留瘢痕。
4、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
常再次发生于儿童和年轻个体,但在其他年龄段也可再次发生。男女比例为1.5-3:1。皮损为多个红色丘疹,在自行消褪前其表面再次发生结痂、水疱、脓疱或糜乱。主要设在躯干和四肢近端。皮损持续时间较SPP短,由于其可引来真皮伤损,愈后可遗留下来水痘样瘢痕。PLEVA可伴低热、乏力、头痛、关节痛等症状,极少数可再次出现高热及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