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容易爆发抑郁症,这是什么原因?
作者: 兰州脑康中医医院科普专栏 时间:2021-10-27 09:24:16
秋冬季节容易爆发抑郁症,这是什么原因?秋冬季都是很容易爆发抑郁症的季节,无论是初次发作的,还是复发的,通常来说这两个季节比其它季节更容易爆发出来。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1、环境因素。
进入秋季之后,花草树木开始枯萎,给人一种凋零、荒凉的感觉。心思敏感,比较感性的人们,看到这样的景象,内心就会感到难受。这种人往往内心世界比较丰富,同时又爱想象,特别敏感多疑,极其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2、季节因素
进入秋季之后,自然界中的阳气渐渐消失,阴气渐渐增长。而且气温也在不断下降,在低温环境中,人的身体很容易发生变化。比如说人们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发挥会受到影响,导致人体内分泌的肾上腺素、甲状腺素不断减少。
这些激素分泌量减少之后,会导致身体非常疲劳,而且整个人的情绪会变得非常低落。若是遇上了不顺心的事情,比如说失恋、被责骂等,心情会更加不顺畅,增加患上抑郁症的概率。
秋季抑郁症俗称“悲秋综合征”,是一种季节性心理疾病。秋季是抑郁症的高发季节,尤其是当昼夜温差加大,气温越来越低,白昼时间越来越短,自然景象越来越萧条之时,更容易发生秋季抑郁症。
人脑的深部有个叫“松果体”的内分泌腺,这个腺体对阳光和明暗非常敏感。夏天强烈的阳光可以遏制松果体的功能,使松果体激素分泌减少。立秋以后,白天渐短,尤其在阴雨时节,天色暗淡,松果体开始分泌大量的松果体激素。松果体激素(褪黑激素)能调节其他激素的分泌,主要是能遏制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
众所周知,甲状腺素能增强新陈代谢、促进机体发育,缺乏甲状腺素的时候,人会反应迟钝、萎靡不振。肾上腺素能加快心跳、升高血压、升高血糖。若这两种激素在血中的浓度降低,大脑细胞的功能活动就要降低,精神也开始消沉,变得无精打采,善感之人更会愁肠满腹。
- 上一篇: 强迫症比较顽固,患上会出现哪些明显症状?
- 下一篇: 出现焦虑症的时候,该如何去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