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甚生活水平越高,心血管疾病越容易患病?
作者: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科普专栏 时间:2021-07-01 10:39:10
为甚生活水平越高,心血管疾病越容易患病?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得到很大的提升,饮食条件也逐渐变好,但正因如此,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迅速提高。这是为什么呢?
1.三高疾病得不到控制。
心脑血管病的爆发,基本都建立在了一个基础上,也就是患者原本就存在“动脉粥样硬化”。而它的出现除了与遗传基因、年龄等因素有关外,三高疾病恰恰就是幕后推手,也就是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
如果患者已经发病,但自己却没有明显症状、没有及时就医筛查和用药治疗,疾病就会持续对动脉内皮造成损伤,进而促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问题,为心脑血管病埋下隐患。
2.吸烟。
根据世卫组织发布的优秀研究调查显示,在全球每年有近700万人死于烟草相关性疾病,这其中有300多万人死于烟草所诱发的心脑血管病。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香烟会促使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等血管紧张素的大量分泌,导致血压升高。同时,香烟中的有害物质还会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对已经出现心血管基础病的患者来说,大量吸烟还可能会导致血管痉挛、不稳定斑块脱落,心血管病突发。
3.不健康饮食。
膳食因素对心脑血管病的影响极大,长期保持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比如摄入过多含盐分的食物、高脂肪因素、高热量和高糖分食物等,都会对心血管健康造成影响、诱发三高疾病、增加后期患心血管病的几率。
4.长期酗酒。
一项针对51万人长达10年的调查显示,饮酒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占据了8%左右,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高达10%。
每天饮酒2杯,患脑卒中的风险就会增加10~15%,而一周内酒精摄入量超过了280g,风险就会增加35%以上。
饮酒不单单会对脑动脉血管造成损伤,它还会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促发冠心病、心梗的凶手之一。
5.运动量不足。
缺乏运动,就是促发心脑血管病疾病的主要诱因之一,在2013年国内因运动量不足而诱发疾病、导致医疗花费就达到了48.6亿美元。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运动量不足会导致体内能量消耗减弱、血液循环变慢、肥胖等问题出现,同时长期缺乏运动还会造成心脏肌肉弹性变差,进一步影响心脏泵血,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可能。
相关研究表明,如果每天久坐的时间超过8小时以上,死亡风险就会上升52%。
6.肥胖。
肥胖就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长期体重超标的人,出现心脑血管病的风险,明显高于体重控制得当的人群。在2017年我国因肥胖导致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就已经达到了59万人。
除了以上六大因素之外,年龄衰老、遗传基因也在心脑血管病的出现中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如果未来不想让心脑血管病找上自己,大家就应从现在开始改善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并积极配合体育锻炼。
- 上一篇: 脑血管病检查方法有哪些?哈尔滨脑血管病医院
- 下一篇: 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