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细胞家族成员:NK细胞
作者: 北京男科疾病科普专栏 时间:2020-04-27 11:40:02
NK细胞是第三类淋巴细胞,其表面缺少T细胞和B细胞的特异性标志如TCR和SmIg,曾称为裸细胞(null cell)。这类细胞不依赖于抗原刺激,能自发地溶解多种肿瘤细胞和被病毒感染细胞,称为自然杀伤细胞,主要存在于外周血和脾脏中,在人外周血中占淋巴细胞的5%~10%。
主要分布于外周血,占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的5%-10%,不需抗原刺激,可以直接杀伤靶细胞。主要功能是参与细胞免疫,在肿瘤免疫和抗病毒感染中均起重要作用。
人类NK细胞表达CD3,CD16,CD56等分化抗原。其中CD16为Ig FcR,介导ADCC。NK细胞表面有NK细胞活化受体(KAR)和NK细胞遏制受体(KIR)。KAR与相应配体结合后可激活NK细胞;KIR与MHC分子识别后能遏制NK细胞的杀伤活性。
NK 细胞主要生物学功能:
1、抗感染和缓肿瘤作用:细胞毒作用
2、免疫调节作用:分泌大量CK,活化Mφ,促进Ig类别转换,诱导T细胞极化。
NK细胞杀伤靶细胞的作用机制:
1、穿孔素/颗粒酶作用途径
2、Fas/FasL作用途径
NK细胞的优点:
1、无需抗原提前致敏就有较强的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
2、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具有直接、灵敏、反应速度快的优点
3、无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NK可释放穿孔素、颗粒酶,穿孔素在靶细胞表面穿孔,使颗粒酶b进入靶细胞诱导靶细胞 凋亡。同时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如ifn-v、tnf-x、gm-csf、il-3、m-csf等,直接作用 于靶细胞,或通过进一步激活其他种类免疫细胞攻击靶细胞。并可表达可以诱导细胞凋亡的蛋白(fasl)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使靶细胞进入程序性凋亡状态。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站对本文的原创性、内容的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
- 上一篇: 肿瘤就是癌症?医生来给你科普科普
- 下一篇: 五分钟,让你读懂“细胞免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