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发现大肠癌多为晚期__1NK免疫细胞
作者: 北京男科疾病科普专栏 时间:2020-05-06 16:23:35
如今青年人患大肠癌的比例不断攀升,且男性多于女性。大部分青年人往往认为大肠癌是中老年病,或害怕、羞于检查,许多患者症状持续很长时间才到医院就诊,确诊时60%属中晚期。中晚期时,肿瘤转移或侵犯周围组织器官,手术性差,有时甚至无法切除肿瘤,术后5年生存率不足30%。
四类人要警惕大肠癌
大肠癌的发病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根据临床研究显示,很可能与人们的饮食习惯、家族遗传因素、慢性疾病、不良生活习惯以及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关。
1、喜食高脂高蛋白人群。 对于肠道而言,水分是必须的。因而,很多人都是由于在饮食重水分及膳食纤维补充不足,而诱发相关肠道疾病。他们主要以高脂肪、高蛋白摄入为主,如动物蛋白、酒精、油炸食品等,因此罹患肠癌的概率明显高于普通人。因为这些高蛋白低纤维食物会影响肠道正常蠕动速度,致使粪便长时间停留肠道内,易产生毒素,长此以往,癌症发生危险较高。
2、年龄四十以上人群。 其实,癌症可诱发于各种年龄,对于肠癌来说也是如此。但临床病例显示,大约有90%以上患者年龄大于40岁。由此可见,对于该年龄段的人群而言,定期进行直肠筛查很有必要。
3、长期便秘便血人群。 有数据显示,大概有八成人不知道便血是肠癌的信号。长期便秘可能会导致大便干结,且毒素累积于肠道内,如此循环往复,严重者可诱发便血。专家表示,便血可能是癌前预警。
4、相关慢性疾病人群。 虽然某些慢性肠道疾病不一定会发展为癌症,但是临床显示,有十年以上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发生结肠癌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高数倍;而有大肠息肉的患者这种危险性是普通人的22倍。此外,还包括大肠腺瘤、家族性结肠腺瘤病等肠道疾病。另外,非肠道疾病也可能导致罹患大肠癌风险,如血吸虫病、长期的有慢性阑尾炎、胆囊炎或已切除阑尾和胆囊的人群。
- 上一篇: 胃癌到了晚期,人有什么感觉?
- 下一篇: 癌症NK细胞免疫疗法,符合5种情况可以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