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优秀疝气中医刘新杰:宝宝脐疝干预治疗办法
作者: 北京男科疾病科普专栏 时间:2020-01-01 16:17:19
宝宝哭泣或是用力时,肚脐会凸出来,这叫脐疝。疝的意思是“肠子通过缺损部位凸出”。疝气可能只有子弹大小,也可能有高尔夫球那么大。
脐疝的原因
胎儿在子宫中时,脐带穿过腹腔壁进入胎儿的身体,为胎儿供应血液。宝宝出生后脐带脱落,肚脐周围的腹腔壁肌肉开始挤压闭合。如果这些肌肉层未能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内完全闭合,肌肉层下面的肠子就会透过薄薄的腹腔壁从缝隙中挤出来,宝宝就会出现脐疝。
按压脐疝凸出的部位会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这是肠管中的气体和消化物混合在一起而发出的声音。
脐疝该如何治疗?
脐疝不用处置也没有危险,大多数脐疝会在宝宝一岁左右痊愈。所以,大多数儿科医生对脐疝的态度都是不用管它,让它自然痊愈。
虽然脐疝大部分可以自愈,但是低风险并不等于没有风险,脐疝一旦出现嵌顿、卡死、破裂等,或者宝宝满 2 岁后缺损大于2cm的需手术治疗。
什么时候该担心?
较罕见的情况下,透过缝隙凸出来的肠道组织会被卡住或绞死,需要立即进行手术修复。这种情况**马上去医院。
脐疝出现卡住、绞死的信号如下:
宝宝十分疼痛。
凸起部位比平常硬。
凸起的部位不像平常那样能够轻松推回去。
凸起的部位变色。
一碰凸起部位,宝宝就很痛。
不用担心错过这些信号,因为他们和普通的脐疝区别很大。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站对本文的原创性、内容的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