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患者病情从轻缓到严重不等,患有自闭症的朋友常常感觉世界混乱不堪,难以捉摸。目前认为,对孤独症的患者综合能力的评定比诊断更受重视。由于自闭症与非典型孤独症、发育性语言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脆性X综合征等疾病症状类似,诊断之前需要先与这些疾病相鉴别,更有助于后期的判断与治疗。
需与自闭症相鉴别的5种疾病
1、非典型孤独症
一种弥漫性发育障碍(弥漫性发育障碍【译】:特点是社会人际交往和沟通模式的性质异常,兴趣与活动内容局限、刻板和重复。),仅在3岁后才出现,并缺少诊断自闭症所需的精神病理学3方面异常(即社会交往异常;沟通异常;局限、刻板,或重复行为)中的1个或2个,但在其他方面有特征性异常。与童年自闭症不同之处在于起病年龄较迟,或不能满足自闭症全部诊断标准。非典型孤独症最常见于严重发育迟滞和严重特定的感受性言语发育障碍患儿。
2、发育性语言障碍
目前病因尚无定论,可能与脑组织的某些感知觉功能,特别是精细的听觉分辨能力损伤有关。更有人提出,可能是由于听觉知觉、听觉记忆、听觉整合、听觉理解及听觉表达等脑功能不足所致。本症有表达性和感受性语言障碍两种,前者能理解语言但不能表达,后者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均受限制。
3、脆性X综合征
脆性X综合征,又叫Martin- Bell综合征,是弱智遗传的最普遍形式。它是一种伴随性遗传障碍,其母亲是该基因的携带者。大约在1000~2000个男性中有1例脆性x综合征患者,女性携带者的比例可能更高。脆性X综合征的男性患者通常有中度或重度的智残现象,而女性患者一般只表现为轻度的智力缺陷。
大约15%—20%的脆性x综合征患者表现出自闭性的行为。例如,视线不能与人对接,不停地拍手或做出古怪的手势动作,咬自己的手指,感知迟钝等。行为问题和语言发展迟缓是脆性X综合征的普遍症状。
4、雷特综合征
雷特综合征的典型特征是:在6个月到1岁半之前发育正常;走路时身体会颤动,膝盖不会打弯;呼吸有困难,常出现换气过度或窒息现象;大约50%的患者有癫痫症;磨牙,嚼咬有困难;发育迟缓,脑袋小,通常有重度或者极重度的智力迟滞现象;行为好动等。Rett综合征的患者终生存在认知、行为、社会和运动方面的障碍。
5、Prader-Willi综合征
Prader-Willi综合征是一种与自闭症相似儿童障碍。该综合征患者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暴饮暴食、身体很结实、第二性征发育迟缓和肌肉韧性差。由于Prader-Willi综合征患者爱吃东西,他们通常都过于肥胖。绝大多数该综合征患者有轻微的弱智现象。
Prader-Willi综合征患者与自闭症患者存在着一些相同的障碍,包括语言和运动能力发育迟缓、学习有困难、婴儿期存在喂食问题、睡眠障碍、脾气急躁和痛觉阈限高等。染色体有一小部分缺失,并且是由于父亲方面的遗传原因所造成的。
温馨提示:面对自闭症带来的陌生状况,家长常会忽视了常规医疗检查的重要性。而等病情严重再要让孩子去做检查,治疗就会变得更困难。因此,在特定年龄段,家长应带孩子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认孩子的发育状况,这一点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精神疾病案例诊疗思路》《精神疾病诊疗手册》】
自闭症在线咨询
更多
三岁宝宝自闭症
3岁左右自闭症宝宝一般在临床表现为,不能说出有意义的词和句子,在与人交流时,无目光对视,也很少使用语言,常以动作和行为为主,同时兴趣狭窄,行为动作刻板重复,如反复跺脚,拍手,转圈等。此外,社交障碍较为...
1个回答
自闭症的宝宝测试题
儿童自闭症测试量表,由Krug于1978年所编制。一共57道题,回答是或者不是,筛查界限为57分,诊断分为67分。每道题的评分是依据该题在量表中的负荷大小分别予以1、2、3、4四个等级评分,每一项都有...
1个回答
什么原因会引起小孩自闭症
小孩自闭症的原因与孩子接触面少,换了新环境,以及缺少安全感和被呵护感都是有相关联系的,如果孩子日常生活中出现了不愿意人说话,很少言语,或者是言语发展严重障碍,家长要引起重视,尽早带孩子去医院进行相关检...
1个回答
自闭症宝宝症状
在临床上自闭症婴儿往往会出现社会交往障碍,特别是与主要的照料者如母亲进行交流时缺乏目光对视,对于父母的拥抱缺乏期待甚至有拒绝拥抱的情况。而且语言发育有障碍,特别是对于两岁的孩子没有言语发育,甚至说不出...
1个回答
孤独症对儿童和家庭的危害严重对吗
首先确认孤独症对儿童和家庭的危害比较严重。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发生在儿童早期,以社会交往和沟通障碍,兴趣范围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发育障碍类疾病。患儿会表现的比较孤僻、退缩,很少跟别人有亲...
1个回答
自闭症宝宝挨打会躲吗
肯定会躲开,不管是不是自闭症都会躲开。自闭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多见于男性,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等。建议给予哌甲酯、托莫西汀等...
1个回答
怎样让自闭症宝宝和人对视
首先和宝宝眼神对视。首先要建立在有需求的基础上,可以是他主动发起需求,也可以是让他产生需求,注意力集中地去观察你的行为,从观察行为到眼神对视。同时要保证1.认知正确。2.动机充足。3.指令明确。4.注...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