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痔疮

>

痔疮患者要注意日常护理

痔疮患者要注意日常护理

  目前痔疮的病发率很高,手术治疗是现在很多患者的心仪选择,手术治疗痔疮后的复发率很小。专家介绍,痔疮的形成除了与气候因素的有关外,与饮食习惯更是大大的相关。目前大多数人都会受痔疮的困扰,一期内痔虽然有大便出血的症状,但并不需要手术,局部使用栓剂、外用药物坐浴或口服药物等非手术保守治疗即可。

  1、饮食起居调养法

  生活规律化,每天定时排便保持大便通畅;经常清洗肛门,并要保持干燥;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如西瓜、香蕉、番茄等。在秋季尤其应该多饮盐开水,避免汗液排泄过多。

  2、体育运动

  1)放松呼吸:取仰卧位 ,全身放松,双手重叠于小腹(男人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女人相反),使腹式深呼吸,呼气时腹部鼓起,吸气时腹部凹陷。重复10-20次。

  2)夹腿提肛:仰卧,双腿交叉(男人左腿在上,右腿在下,女人相反),臀部及大腿用力夹紧,肛门逐渐用力向上提,持续5秒钟左右。可逐渐延长提肛的时间,亦重复做10-20次。

  3)深呼吸与提肛配合进行:即将上述两节动作同时进行操练。

  4)仰卧屈腿挺身:仰卧屈膝,两足跟尽量靠近臀部,两足平放体侧,以脚掌和肩部支撑,骨盆抬起,同时收缩肛门,持续5秒钟左右,还原。重复5-10次。

  5)坐立提肛:先坐于床边,双足交叉,然后双手叉腰并起立,同时肛门收缩上提,持续5秒钟,再放松坐下,重复做10-15次。

  6)踮足收肛:取站立位,双手叉腰,两脚交叉,踮起足尖,同时肛门上提,持续5秒钟还原。重复10-15次。

  3、药物调理

  1、白木耳25克炖冰糖,睡前吃,可常服用。

  2、金针菜60克和红砂糖60克,以水煮后食用。

  求医网温馨提示:痔疮患者应该做好日常的护理,即使是已经治愈的患者也应该注意日常的保健,以防止复发。日常生活中还应多吃富含植物纤维的新鲜水果和蔬菜,以保持大便通畅,最好能形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还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以免上火后引发或加剧痔疮。

  【参考文献:《痔疮自我诊疗与全面调养》】

痔疮在线咨询

更多

我有痔疮怎么办

得了痔疮,根据痔疮的症状可以进行对症处理,如果痔疮比较轻微,不严重,可以通过生活饮食注意和按摩配合治疗。不吃辛辣等刺激食品,同时也不要喝酒、抽烟,还有一些阳性火大的食品也不要吃,适量的运动,可以经常打羽毛球、乒乓球等。因为合理的有氧运动可以加快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对痔疮的恢复也很有帮助。

1个回答

两岁宝宝有痔疮

小儿痔疮应称为静脉曲张,一般由便秘引起,宝宝大便干燥引起的,平时排便比较用力,可以服用益生菌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让宝宝顺畅排便,多喝水,多吃水果。如果孩子已经确诊为痔疮而不是洗头或者肛乳头瘤,可以结合痔核大小有无出血,考虑是否要处理,痔疮一般问题不大,可以等孩子大一些在考虑手术或者保守治疗。

1个回答

肛门按摩治疗痔疮

通过按摩方法治疗痔疮只能治疗一些轻微的痔疮,比如静脉曲张型外痔,不伴有严重突出症状的内痔,可以通过按摩方法控制症状,预防其继续加重。患者可以用自身的手指轻轻的按压肛门,往上稍用力顶,自身配合收缩肛门上提,每次5~10秒钟,30次为一组每天做两组,早晚各一组。可以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痔疮局部淤血状态。但如果症状偏重的痔疮,还是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通过用药或者手术控制痔疮的症状。

1个回答

古人怎么治疗痔疮

对于古代痔疮的治疗,症状药物通常与其他物理治疗方法一起使用来缓解症状和治疗它们。但是,特定的药物应该根据每个人的不同原因与不同的药物组合,以达到治疗效果。平时,应该注意合理的饮食,多喝粥,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好习惯。不建议在不明类型的疾病发生前随意服药,也应在医生四诊之后到医院辩证服药。可以用温水坐浴,保证肛门清洁湿润。应该加强体育锻炼,保持愉快的心情。

1个回答

无花果怎么治疗痔疮

无花果治疗痔疮是一种民间的偏方说法,其实无花果是不能够从根本上治疗痔疮的,要想彻底的治疗痔疮,首先要保持饮食习惯的改善,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吃些易消化粗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另外出现血栓性外痔或者是痔核脱出情况,可以应用一些消炎软膏,或者是痔疮栓剂肛门外用,严重者可以行痔核的硬化剂注射,或者是手术切除治疗。

1个回答

痔疮并发症怎么治疗

如果痔疮有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最好做手术治疗,如外剥内扎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等。痔疮的治疗是消除症状,而不是根除痔疮本身,所以平时注意不要吃辛辣的食物,不要喝酒,不要久坐,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痔疮的复发。养成定时排大便的习惯,保持肛门周围清洁卫生还是需要适当活动,强身健体,帮助大便排出。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