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又称渗出性中耳炎或卡他性中耳炎。大多因鼻腔或鼻咽部的急、慢性炎症、肿瘤、变态反应性疾病所导致的咽鼓管堵塞而引起。为了保护您的身体健康,下面为大家介绍分泌性中耳炎的防治措施:
1、加强自身体质锻炼,预防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不发生感冒,咽部、鼻咽部粘膜就减少了水肿、充血的机会,咽鼓管的功能也就会处于良好的状态。
2、如果已经发生了感冒,注重全身用,同时需要在鼻及鼻咽部局部用,这利于感冒的恢复,对咽鼓管的功能也不利。为了防止并发卡他性中耳炎,及时在鼻腔滴,不但有利于鼻腔内泌物的排出,同时也能预防鼻及鼻咽部粘膜的肿胀,使咽鼓管功能良好,这就有预防分泌性(卡他性)中耳炎的作用。
3、对感冒、鼻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的治疗要彻底,不要症状刚一好转就停,因为当感冒刚刚好转的时候,咽及鼻咽部粘膜还处在肿胀状态,过早的停会延缓病愈的时间,形成局部粘膜的肥厚,日后影响功能,容易堵塞咽鼓管。
4、对于任何导致咽鼓管阻塞的因素,都要积极的治疗,及时祛除,就是分泌性中耳炎较好的预防。对10岁以下儿童要定期进行声导抗检测,及早发现。
5、家庭护理时,要积极治疗鼻腔或鼻咽部疾病。用1%的麻黄素滴鼻。滴鼻方法为:使病人仰头,将水缓缓滴入患耳侧鼻孔,并使头向患耳侧略为倾斜,以利液流至鼻咽部及咽鼓管咽口处,促进咽鼓管功能的恢复。
6、也可用1%的酚甘油滴耳,每日3-4次,并行鼓膜按摩术。其方法是用手按压耳屏,随压随放,连续进行,目的使外耳道内的空气压力突高忽低,借以推动鼓膜,平时可作张口及吞咽动作。
7、当鼻腔、鼻咽部炎症控制后,应去医院作咽鼓管吹张术,也可自行捏鼻吹张,其方法为: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两侧鼻孔,紧闭口腔,用力鼓气于鼻咽部,迫使空气进入咽鼓管,借此恢复后者的功能。
8、经上述治疗后如鼓室仍有积液者应及时去医院抽液,以防中耳粘连。上述处理无效、影响听力且转为慢性时,需配戴助听器,必要时可以中耳炎手术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的预防也主要是防止感冒、鼻炎、过敏性鼻炎等鼻咽部急慢性炎症、鼻咽部肿瘤等疾病的发生。
中耳炎在线咨询
更多
慢性中耳炎的治疗
慢性中耳炎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所以各种不同类型的慢性中耳炎治疗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对于单纯性的慢性中耳炎,主要是以局部用药为主,如果耳朵内的脓液比较多,可以应用双氧水将耳朵内的脓液清理干净,然...
1个回答
两个月的宝宝中耳炎怎么办
2个月宝宝中耳炎,首先要排除是不是喂奶姿势不对引起的,因为宝宝咽鼓管比较平,又比较短,如果经常躺着喂奶,就会引起奶汁延着咽鼓管流到耳朵里,诱发中耳炎。所以喂奶的时候一定要把宝宝抱起来,宝宝头部要稍微高...
1个回答
甲硝唑治疗中耳炎
甲硝唑对于治疗非化脓性中耳炎是有一定效果的,可以减轻耳咽管的水肿,减轻耳鸣。而对于化脓性中耳炎,仅通过服用甲硝唑是无法达到治疗目的的,需要单独通过耳部用药来进行治疗。建议如果有条件的话,去医院进行脓液...
1个回答
中耳炎症状治疗
中耳炎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头位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因积液离开蜗传,听力可暂时改善(变位性听力改善)。积液粘稠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小儿常因对声音反应迟钝、...
1个回答
脓性中耳炎怎么治疗
对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应根据其化脓的严重程度选择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对于化脓较轻的患者,可使用消毒棉签清除脓液,清洗外耳道,并在外耳道内擦干脓液后局部涂消炎药。外科治疗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化脓性手术,如果...
1个回答
中耳炎引起的肉芽
宝宝得了肉芽性中耳炎,应该在医生的指导性用抗菌药物治疗,不起效果的情况下,建议手术切除耳朵内的肉芽,防止因为肉芽的刺激,反复产生细菌,中耳炎久治不愈,最后对宝宝的听力造成影响。肉芽性中耳炎建议要手术切...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