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中耳炎

>

手术治疗让她摆脱中耳炎痛苦

手术治疗让她摆脱中耳炎痛苦

  刚刚1岁半的妞妞从6个月起经常发作中耳炎,几乎每月1-2 次,6 个月内共发作了10 次,症状顽固,综合治疗措施暂时有效,全身状态尚可,感冒发热时,中耳炎则加剧。血液化验:嗜酸性粒细胞10% ,血沉30-40 mm/h,其他均在正常范围内。从外表观察妞妞与贫血患者相似,皮肤、黏膜较苍白,舌呈地图状。妞妞经常感冒,每次发热39℃左右,初时体温不高,后来升高,同时伴有急性中耳炎。

  再次发病

  半年前,妞妞再次发病,症状很严重,医生采取抗炎脱敏,支持营养,扶正驱邪,中西医并用的治疗方法。临床缺乏根据证明妞妞是鼓窦炎,但中耳炎症明显,病情严重且反复发作,对各种治疗无效,说明仍存在问题。

  治疗经过

  妞妞的妈妈一再要求进一步查明病因,经与医生商量同意手术探查,决定在妞妞全身麻醉下行双耳鼓窦凿开术。术中肉眼及显微镜下均无特殊发现。两侧鼓室黏膜水肿、增厚,室内积存大量稠黏液,取材涂片检查发现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约占整个视野的1/3。用可的松类和副肾上腺素混合液灌洗妞妞的鼓室和鼓窦,有一部分药液流入咽部,乳白色液从咽侧壁缓缓流下;一部分药液从鼻孔流出。术后又进行脱敏治疗,用组织球蛋白注射液2 ml/支,皮下注射,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间隔1周再行另1次疗程。用药期间停用一切其他抗组胺和可的松类药物。

  妞妞在术后很快自行干耳,全身改善,接下来这6个月未再发病,现在妞妞是个发育正常的漂亮小妞了。 

中耳炎在线咨询

更多

宝宝流脓性中耳炎

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儿童,也是小儿失聪的常见原因。本病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感染疾病,发病率高,易复发,并发症及后遗症较多。中耳炎是指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程超过6~8周,病变侵犯中耳粘膜、骨膜或深部骨质,引起不可逆性损伤。如果在急性期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一旦发展成慢性中耳炎,不仅会引起听力下降,甚至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患有此病的人,应尽早到医院就诊,处理得当可以不影响听力。

1个回答

小孩中耳炎引起头疼

中耳炎严重时会引起头痛。急性中耳炎的发生会导致耳朵出现流脓的症状,脓液多了会刺激到鼓膜使耳朵产生耳鸣甚至刺痛感,刺痛感会放射到头部,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头痛。头痛了一定不要着急,着急容易产生内火,要及时发现病症,从根源上杜绝疾病的发生。建议最近一段时间多注意饮食方面,多吃清淡食物,禁止吃辛辣刺激食物。

1个回答

甲硝唑治疗中耳炎

甲硝唑对于治疗非化脓性中耳炎是有一定效果的,可以减轻耳咽管的水肿,减轻耳鸣。而对于化脓性中耳炎,仅通过服用甲硝唑是无法达到治疗目的的,需要单独通过耳部用药来进行治疗。建议如果有条件的话,去医院进行脓液培养,然后做药物过敏试验,然后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例如青霉素。平时要注意耳部的清洁卫生工作,尽量避免中耳炎恶化。

1个回答

中耳炎症状治疗

中耳炎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头位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因积液离开蜗传,听力可暂时改善(变位性听力改善)。积液粘稠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小儿常因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而由家长领来就医。如一耳患病,另耳听力正常,可长期不被觉察,而于体检时始被发现。  2、耳痛:急性者可有隐隐耳痛,常为患者的第一症状,可为持续性,亦可为抽痛。慢性者耳痛不明显。本病常伴有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  3、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1个回答

中耳炎引起的肉芽

宝宝得了肉芽性中耳炎,应该在医生的指导性用抗菌药物治疗,不起效果的情况下,建议手术切除耳朵内的肉芽,防止因为肉芽的刺激,反复产生细菌,中耳炎久治不愈,最后对宝宝的听力造成影响。肉芽性中耳炎建议要手术切除肉芽,肉芽的刺激会加重中耳炎,使得宝宝听力受损,与此同时一定要让宝宝多吃清淡的,不要食用刺激性食物,多休息,这样宝宝才会恢复的更快,尽可能不要选择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很难彻底痊愈。

1个回答

分泌性中耳炎症状与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是由于耳道内的分泌物过多堵塞耳道,所以患者表现为听力下降,有些人还会有耳朵疼痛以及摇头可以听到咕咚咕咚的声音,这样的情况影响是非常大的,是需要及时治疗的,耳科检查可以看到鼓膜内陷,鼓膜的活动度降低,所以会导致听力下降,这个一般来说是需要治疗原发病的,然后在恢复咽鼓管通气功能可,以使用的药物有很多种,要根据症状来对症用药治疗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