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和能力丧失的重要原因。因糖尿病足而截肢大大影响患者自身生活质量和寿命,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近几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提高,糖尿病足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发病主要与糖尿病的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三大因素有关,其主要表现为:足部麻木变凉,出现肿胀或紫色,感觉减退、疼痛、溃疡及坏疽,抗感染力下降,伤口愈合缓慢,有时甚至无法愈合而截肢,因此足部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994年来,我科收治糖尿病足5例,治愈4例,死亡1例。5例中,4男1女,年龄64--89岁,平均7⒍5,糖尿病史最短10年,最长25年,平均1⒎5年。本组5例中有不同程度感染,周围神经病变4例,表现为深浅感觉减退,缺血性溃疡4例,坏疽1例,经积极全身及局部抗感染治愈4例,因感染灶扩散败血症死亡1例。
2、讨论 糖尿病足发生是内因(局部缺血,神经病变)和外因(创伤和感染)反复作用的结果。几乎所有糖尿病足均有局部缺血,神经病变和感染,其中最主要是缺血。糖尿病患者全身及局部防御机能减退,容易发生感染。烫伤、擦伤、挤压伤,甚至本身重力作用都可能使局部皮肤损伤造成感染,而感染一旦发生常经久不愈,当感染难以控制时不得不采取截肢手术。因此感染的预防和处理是决定预后的关键,也是护理的难点。
护理
1:积极控制糖尿病: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基本措施。根据患者体重、年龄及活动量算每日饮食量,以达到热量摄入能量消耗间的平衡,指导患者有规律的进食。原则上进食要定时定量,早中晚食量分配各1/3,应避免饱餐。糖尿病足部坏死的患者因感染消耗大,应适当增强热量10%---20%,据患者饮食习惯,使食谱多样化。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调整胰岛素的剂量,将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疾病好转有利于局部病变的恢复。
2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1 观察皮肤表现 每日检查足部。注意足部皮肤是否有水泡、擦伤、裂口、局部皮肤是否有红肿,皮肤色泽及温度,足背动脉的搏动和弹性。如皮肤温度降低肢端变凉,皮肤逐渐变白或由暗红色转为暗紫色,甚至紫黑色,足背动脉搏动逐渐减弱或消矢,提示局部缺血缺氧严重,容易出现溃疡并形成坏疽。
2、2 局部皮肤护理 由于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改变,皮肤微循环障碍使皮肤屏障防御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因此做好糖尿病患者皮肤护理至关重要。保持足部干净干燥。每天用软皂、温水39---40℃泡脚20分钟洗后用柔软毛巾轻轻擦干足部皮肤,不要用力揉搓。脚汗多的人可在足趾间抹些爽身粉;而特别干燥者适当抹护肤品,涂于足部表面皮肤(不能涂于脚趾间)。皮肤瘙痒或脚癣切忌挠抓;足部按摩每日数次,动作轻柔,应从趾尖开始向上按摩,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嘱病人鞋袜应宽松、舒适。由于皮肤微循环障碍,寒冷时注意肢端保暖,但忌用热水袋保暖热敷以防烫伤起泡。足部感染者可用中药泡脚,取温阳益气、活血通脉、解毒的中药文火煮沸20分钟,待温度降至50℃左右时泡脚。
2、3 皮肤水泡的护理 糖尿病性水泡病是诱发肢端坏疽的危险因素,好发于四肢末端及循环不良的部位,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处理不当易合并感染。如有水泡和足癣病人可用1:5000高锰酸钾液泡脚,每日3次,不超过1周。保持水泡部清洁,对紧张性水泡避免切开,在无菌操作下抽取渗液,预防继发感染。对小水泡一般不需抽液给予无菌纱布包扎,微循环改善后可自行吸收,水泡干枯后形成的痂皮,利用其保护作用可预防感染,任其自然脱落,切勿剥脱。
2、4 创面处理 出现感染的创面应每天换药,可根据浓汁培养情况局部选用鸣敏感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双黄连、呋喃坦啶等。创面感染严重有腐肉脓汁时应切开引流或彻底清创。创面常规消毒后用生理盐水或呋喃西林液冲洗,局部用红外线灯照射,距离为30—50㎝,每日两次,每次15分钟,主要是促进血液循环和肉芽生长,也用磺胺银粉、维生素俄E 和氯啡软膏交替涂创面,促进干燥、生肌、活血化淤;也可用略大于创面的无菌纱布浸透丹黄消炎液,湿敷创面,外盖凡是林油纱条包扎,每日两次治疗7--10天。经过以上积极治疗和护理,若患者仍出现全身毒血症状且感染灶明显扩大与健康部位有明显界限,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适当足量广谱抗生素给予全身用药。如感染无法控制应及时截肢。
3 嘱糖尿病患者每日适当作小腿和足部运动30--60分钟,如甩腿运动、提脚跟--脚尖运动、下蹲运动。平时抬高患肢,以利血液回流,可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
4 心理护理 糖尿病患者因足部感染坏疽,伴有恶臭,病人常有自卑心理,另外有些人因住院时间较长易产生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和家属应多安慰、多鼓励病人。适时疏导使病人心态稳定,配合治疗。
5 家庭健康教育
糖尿病教育可以提高患者掌握糖尿病知识的程度及治疗的顺从性,从而降低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致残致死率。患者家属的教育在糖尿病管理与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5例平时生活起居饮食由老伴照顾。在护理中,我们发现具有一定文化基础,能良好接受医护人员指导,坚持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认真监测血糖,使血糖控制平稳的患者,疾病恢复快,而其中一例患者家属配合不好,使患者长期饮食不规律,血糖控制一直不稳,导致糖尿病足长期无法痊愈,最后肢体坏疽、败血症而死亡。所以在糖尿病足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全方位的系统护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从心理技术到家庭社会全方位的护理,对患者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足踝在线咨询
更多
小腿内侧压伤还在肿怎么消肿
小腿肿胀有很多原因。肿胀最常见的原因是腿部外伤,如挤压伤、瘀伤、外伤等。,导致腿部组织之间的代谢紊乱,导致组织之间水肿、疼痛和活动受限。这种情况应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治疗,如轻微擦伤和挤压伤。建议清...
1个回答
走路时不小心脚扭伤左脚外侧该怎么办
脚出现扭伤后,出现局部肿胀疼痛或者是功能障碍的情况下,首先要去医院拍片检查确诊是否骨折。排除骨折的情况下,可以先用冷毛巾或者是冰块冷敷,减轻肿胀和疼痛,症状得到缓解以后用热毛巾热敷,或者是配合理疗推拿...
1个回答
腿受伤擦伤伤口不见好为什么
擦伤伤口不见好建议是就医进行合理消炎治疗,避免疼痛不适的反复或加重。指导意见:在合理治疗的同时应该保持局部的卫生,避免不良的接触和刺激,饮食生活规律有序,调整好心态,养成良好的习惯,积极的调整,逐渐...
1个回答
脚上伤口发臭应该买什么药
伤口发臭就是伤口出现了炎症,出现了细菌感染,典型的表现是红、肿、热、痛,有可能表面皮温会升高,也有可能患者全身体温升高,疼痛指伤口内部非常疼痛,甚至有跳痛。需要及时的进行检查和换药,要把伤口表面的缝线...
1个回答
脚踝受伤拿药敷了什么时候才能好
脚踝受伤了多久能好,这个没有准确的时间,因为损伤的严重程度,治疗的措施不同,恢复的时间肯定是会有所不同的。脚踝受伤了以后建议是先去拍一个x光片检查,看一看踝关节有没有出现骨折的可能性,如果没有骨折的...
1个回答
左右脚不一样长怎么办
在3厘米之内可以用增高鞋垫来矫正。建议,若3厘米以上则可以在矫形师的指导下选用专业的矫形器材矫形。?在平时的时候吃点液体钙之类的药物治疗才是可以的。之前把整个身体的重心都放到左腿上了,现在重心在慢慢转...
1个回答
脚底筋膜炎怎么治疗
脚底筋膜炎也称足底跖腱膜炎,是跖腱膜劳损引起的无菌性炎症。跖腱膜是维持足弓的重要结构,长时间负重行走过站立,就会导致其疲劳,组织缺血缺氧,从而产生无菌性炎症,出现足底的疼痛。建议疼痛时减少负重活动,多...
1个回答
发烧手脚有红点怎么回事
发烧伴有皮疹出现。如果是出血点,应注意排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及再障等。如果是疱疹及丘疹,应注意是否为手足口病。可以去当地正规的医院就诊,进行详细查体及辅助检查,如血常规、凝血试验等,明确诊断后再...
1个回答
脚伤伤口愈合后脚脖剧烈疼痛
想想脚踝受伤的后遗症。据认为,左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病理变化,如关节软骨的退化和退化以及由于寒冷创伤冲击、扭伤等因素造成的创伤引起的继发性软骨增生和骨化,会导致关节肿胀和炎性病变,从而引起关节疼痛等症...
1个回答
我妈妈脚痛不知道该怎么办
出现了脚痛,首先要明确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然后再进行治疗。如果是外伤导致的,需要积极的完善检查,明确病情,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要多注意休息,应用消炎镇痛药物,比如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等等。如果是长时...
1个回答
脚伤到筋了一个月了还有点肿痛怎么办
脚伤到筋,应该及时治疗,肌肉过度疲劳或急性期治疗不当,不良姿势和畸形引起肌肉平衡失调称慢性肌肉劳损。肌肉肌腱损害常见的有急性肌扭伤、慢性肌劳损等。一般症状为局部疼痛、肿胀、压痛,功能减弱或丧失。治疗根...
1个回答
脚崴肿痛怎么办
如果有崴脚的情况,首先要去医院做x线检查,排除骨折的可能性。受伤以后避免继续行走,不要在伤痛局部手法按摩,可以用绷带或者胶布将患侧轻度外翻,包扎固定限制行走,并送医院处理。可以在伤后立即用冷水或者是冷...
1个回答
脚被玻璃割伤多久能好
脚被玻璃割伤,应该及时到医院去处理。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进行局部的X线片检查,进行有效的清创。同时也要小心的将玻璃以及异物取出,同时应用盐水和双氧水冲洗创面三遍以上,如果伤口比较大,应该应该充分的局部麻...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