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支气管炎

>

雾霾天气谨防支气管炎袭击

雾霾天气谨防支气管炎袭击

  今年冬季,我国许多城市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让整个城市都笼罩在“毒气”之中,给城市空气和环境带来了极大影响。如果吸入空气中大量的有害物质,引起口咽、鼻腔的干燥,可能诱发鼻窦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病症。特别是支气管哮喘患者在这雾霾天气里,稍不留神,病情就会加重。没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也会由于吸入过多的空中悬浮颗粒而出现流鼻涕、流眼泪、咳嗽等刺激症状。所以在雾霾天气,要积极预防支气管炎的袭击。

  支气管炎的生活预防

  1、戒烟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不但要首先戒烟,而且还要避免被动吸烟,因为烟中的化学物质如焦油、尼古丁、氰氢酸等,可作用于植物神经,引起支气管的痉挛,从而增加呼吸道阻力;另外,还可损伤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及其纤毛,使支气管粘膜分泌物增多,降低肺的净化功能,易引起病原菌在肺及支气管内的繁殖,致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

  2、注意保暖

  在气候变冷的季节,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因为寒冷一方面可降低支气管的防御功能,另一方面可反射地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粘膜血液循环障碍和分泌物排出受阻,可发生继发性感染(感染【译】: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

  3、加强锻炼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缓解期要作适当的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和心、肺的贮备能力。但锻炼时要注意不能大口呼吸建议是口鼻交替呼吸。另外,已经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可以和医生学做呼吸操。

  4、预防感冒

  注意个人保护,预防感冒发生,有条件者可做耐寒锻炼,注射流感疫苗,肺炎疫苗以预防感冒。

  5、做好环境保护

  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以免诱发慢性支气管炎。

  6、注意居室通风

  居室要注意通风换气,早晨起来或者白天阳光比较好时较好通风半小时左右,因为室内空气污染也会引发或加重病情。

  7、打疫苗

  打肺炎疫苗、流感疫苗来减少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次数。

  8、避毒消敏

  有害气体和毒物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粉尘等会使病情加重,家庭中的煤炉散发的煤气能诱发咳喘,厨房居室应留意透风或装置脱排油烟机,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寄生虫、花粉、真菌等能引起支气管的特异性过敏反应,应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污物,消灭过敏。

  支气管炎的饮食预防

  1、食物宜清淡:新鲜蔬菜,如白菜、菠菜、油菜、萝卜、胡萝卜、西红柿、黄瓜、冬瓜等,不仅能补充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供给,而且具有清痰、去火、通便等功能;黄豆及豆制品含人体需要的优质蛋白,可补充慢性气管炎对机体造成的营养损耗,又无聚痰化火之弊端。

  2、适量限奶类制品:奶制品易使痰液变稠,使感染加重,应避免食用。因奶制品是钙的主要来源,在不食用奶制品时,应注意每天补充钙1000mg,2.5g碳酸钙即含有1000mg钙。

  3、补充维生素:为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轻呼吸道感染症状,促进支气管粘膜修复,应补充足够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每天供给量为维生素C 100mg,维生素A 5000IU即可满足机体的需要。

  4、忌刺激性食物:过冷、过热,或其他有刺激性的食物,可刺激气管粘膜,引起阵发性咳嗽,应尽量子避免。

  5、忌食海腥油腻之品:因“鱼生火、肉生痰”,故慢性支气管炎小儿,应少吃黄鱼、带鱼、虾、蟹、肥肉等,以免助火生痰。

  求医网温馨提示:如果病人出现咳嗽、咳痰、气喘症状加重,甚至呼吸困难,嘴唇、指甲发紫,下肢浮肿,神志恍惚,嗜睡,要及时送医院治疗。在急性发作期应控制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卧床病人要及时采取排痰措施,以防阻塞气管,引起继发性感染。

  【参考文献:《慢性支气管炎自我防治》《艾叶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实验研究》】

支气管炎在线咨询

更多

宝宝支气管炎症状

婴儿支气管炎一般是由病毒、细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粘膜炎症反应。婴儿支气管炎的症状有:打喷嚏、咳嗽、呼吸急促、喘息、脸色苍白、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哮鸣音,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婴儿支气管炎可用阿...

1个回答

头孢治疗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头孢不一定能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或者是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如果要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那么吃头孢是有效的。但是如果要是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头孢是没有效果的,需...

1个回答

支气管炎反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正常情况下呼吸道具有完善的防御功能,对吸入的空气可发挥过滤、加温和湿化的作用;气道黏膜表面的纤毛运动和咳嗽反射等,卵此可清除气道中的异物和病原微生物。下呼吸道还存在分泌型IgA,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1个回答

治疗小儿支气管炎

孩子有支气管炎可以选择食疗,1、四仁鸡子粥。白果仁、甜杏仁各1份,胡桃仁、花生仁各2份,共研末和匀,每甘取20克,**1只,煮l小碗服下,连服半年。2、生萝卜、鲜藕各。250克,梨2个,切碎绞汁,加蜂...

1个回答

支气管炎引起的喘气怎么办

支气管炎呼吸困难患者首先需要戒烟,及时到医院做检查和治疗,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导致反复发作的喘...

1个回答

支气管炎是支原体感染吗

支原体感染可以是支气管炎,也可以是支原体肺炎。支原体是一种病原体,它通过吸入传染或者感染,支气管和肺组织都可以受累,可以只累积支气管,也可以向下蔓延引起肺炎。支原体感染以后主要表现就是咳嗽咳痰,个别病...

1个回答

什么原因引起孩子支气管炎

引起小孩支气管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感染。常见的感染的原因就是病毒,其次还有细菌、支原体等等,但是病毒大概占90%左右。有时候可能会有病毒感染合并细菌感染,能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都可以引起支气管炎。在...

1个回答

支气管炎由什么引起的

支气管炎是较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好发于寒冷季节或气候变化时,也可以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而致,其病因主要如下:一、病原微生物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为腺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嗜...

1个回答

怎么判断是否得了支气管炎

首先可以通过症状来判定,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患者连续2年或2年以上持续发病3个月,伴有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等症状可判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一般起病缓慢,时间比较长...

1个回答

老人患了支气管炎怎么办

老年人支气管炎在急性发作期间,首先应该给老年患者进行吸氧,缓解呼吸困难,缺氧的症状,同时可以静脉使用一类的抗生素进行抗炎治疗,如果痰液较多的患者可以进行吸痰治疗,也可以选择服用稀释痰液,有助于痰液排出...

1个回答

支气管炎做理疗有效果吗

支气管炎做理疗是有一定缓解作用的,理疗能够有效的起到消炎止咳嗽的作用,出现支气管炎都是由于患者的免疫力低下,导致病毒感染有一定的关系。出现支气管感染的患者可以出门带一个口罩,能够有效的减轻外界对患者的...

1个回答

支气管炎忌口的食物有什么

支气管炎要忌口油炸、油煎食物、过甜、过酸、温补食物、辛辣的食物,还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油炸、油煎的食物不易消化,食用后容易引起咳嗽、咳痰加重,过甜、过咸、辛辣食物都会刺激咽喉使痰液增多、炎症不利于控制...

1个回答

支气管炎咳嗽吃什么食物好得快

支气管炎患者可以吃一点瘦肉、牛肉、鱼、虾、水果、蔬菜的,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少吃刺激性、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另外支气管炎分为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是需要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抗生素药物治疗,也可以采...

1个回答

可能关注

株洲信赖的13家亲子鉴定机构一览(附2025机构地址名单整理) 新余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汇总(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长沙信赖的12家亲子鉴定机构整合(附2025机构地址名单整理) 宣城信赖的11家亲子鉴定机构新发布(附2025机构地址名单整理) 萍乡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汇总(附机构名单合集) 池州专业亲子鉴定机构共11家合集(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景德镇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汇总(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黄山专业亲子鉴定机构共11家合集(附鉴定机构名单合集) 铜陵专业亲子鉴定机构共11家合集(附各鉴定机构详细地址) 赣州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正规鉴定机构汇总表) 淮北专业亲子鉴定机构共11家合集(附全新鉴定机构名单) 吉安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滁州专业亲子鉴定机构共11家合集(附十月具体机构位置合集) 马鞍山专业亲子鉴定机构共11家合集(附2025鉴定中心名单整理) 宜春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全新鉴定机构名录) 淮南专业亲子鉴定机构共11家合集(2025机构地址名单整理) 蚌埠专业亲子鉴定机构共11家合集(附2025完整鉴定机构名单) 抚州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2025鉴定机构名单一览) 芜湖专业亲子鉴定机构共11家合集(附全新鉴定机构名单总览) 上饶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眼底黄斑出血头痛 颈动脉斑块的症状与治疗 为什么白癜风会扩散 呼和浩特市割双眼皮前后对比图 白癜风如何排毒 呼和浩特市眼睑下垂矫正 呼和浩特市如何去除脸上黄褐斑 哪里治视神经萎缩比较好 呼和浩特做双眼皮手术费用是多少 在线咨询心脏病医生 成都白癜风饮食 北京看视神经萎缩在哪儿 白癜风喝了酒皮肤变化 市到哪儿治黄斑出血 呼和浩特市自体丰胸 呼和浩特市乳头乳晕漂红 心脏病的种类 专业治心绞痛的医生 湖南看正规青少年和谐癫痫专病医院 神经性心脏病怎么治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